查看: 2756|回复: 4
收起左侧

中日韩造船业竞争力差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19 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得益于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欧洲、日本本土造船业因发展放缓愿意向中国等国输出技术与管理经验、中国政府无法保护国有造船企业反而促进了其成长、中国外向型经济快速增长等因素,中国造船业近年来取得迅猛发展。2007年一季度,中国承接的新船载重量占世界份额的51.28%,同比增长170.52%,首次超过日韩。
但在创新、配套产业和人才素质等方面,中国造船业与日韩还有较大的差距。
相对日韩的优势
劳动力成本低
造船属于劳动、资金、技术三要素都密集的行业,劳动力成本很重要。造船业需要大量低技术含量的工人,高收入国家的居民不大愿意作造船厂的工人,日本、韩国都出现了造船工人来源不足的问题。中国劳动力数量众多,成本远低于欧洲、日本、韩国等造船业大国。日本、韩国的人均工资成本大约是中国的7-8倍,中国造船企业工资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一般都低于10%,而日本造船企业的该比例约为30%,这削弱了日本造船企业的竞争力。
中国造船业当前拥有的综合劳动成本优势,可保持相当长时间。造船业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同时考虑人力成本和生产率而计算出的综合劳动成本在成本控制中起到关键作用。未来5-10年内,中国造船业综合劳动成本仍将远低于韩国企业。
产能优势
中国造船场地资源丰富,容易形成产能优势。与日韩等国相比,中国拥有很长的海岸线,比较容易地扩建造船基地。由于本国场地限制,大宇在中国的烟台、三星重工在宁波建设船体分段制造厂。日韩船厂的产能接近饱和,无法顾及常规船的生产,使得很多订单流入中国船厂。
中国造船企业的劳动力优势、产能优势集中体现在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常规船舶的建造上,这是中国造船厂的三大主力船型,大部分用于出口,在国际市场上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中国造船企业通过低价获得了大量散货船等常规船舶的订单。业内人士表示,同样的好望角型散货船,中国和韩国分别是6800万美元、8300万美元。目前,大连船舶重工的手持订单任务已排至2011年,2007年一季度手持订单283.8万修正总吨,再次跻身世界五强。
劣势明显
上游配套产业发展滞后
但是,长期以来中国在船用设备领域的研发投入严重不足,中国船舶配套业总体技术水平低。中国远洋船舶的导航、通信、舱室、自动化设备,以及电机、电器等关键部件还大多需要进口。目前,中国国产设备装船率不足40%,远低于日韩的85%以上。进口船用低速机、中速机、船用发电机组占中国市场的比例(按马力计)分别为50%,50%和70%。而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部分船用设备产品,主要只能为沿海小型船舶和内河船舶配套。
建造高端船舶缺乏竞争力
另外,中国造船企业在技术与设计上与日韩企业差距明显。韩国造船业非常注重技术的进步,在高技术和高附加值的船舶市场上占有很明显的优势。中国最大的造船企业只有大约200名船舶设计人员,而三星重工拥有1500多名设计人员。
不仅如此,中国造船企业在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上与日韩企业仍有较大的差距。中国部分造船厂存在造船周期较长、交船拖期等问题,使中国造船企业信誉度受损。在2000年6月,中机海川国际船舶公司和芜湖造船厂签订建造6艘2.7万吨级散货船,当第4艘船交付时已经拖延近10个月。此外,中国造船企业存在产品质量把关不严的问题,中国某些造船厂建造的船舶中使用了未经船级社检验的部件导致主机出现问题。
企业信息化水平低也是中国船舶企业与日韩的主要差距之一。机电产品的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水平短时期内难以达到日韩水平,也无法利用国家电子商务平台,建立完善的配套产品网上采购信息系统和技术服务信息网络。
目前,在LNG等高附加值船舶市场上,韩国拥有绝对优势,中国还缺乏相应的设计、技术与生产能力。韩造船厂在最近3年里承揽了全球14艘钻探船1的全部订单。目前,韩国造船企业的LNG船手持订单占据了全球订单的74%。
而中国2007年新增订单激增主要是由于日韩重点生产高端船舶,常规船产能暂时饱和。2007年一季度,中国承接新船订单中,散货船、集装箱船、油船占总量比例分别为71%、14%、10%。预计2007年韩国所造散货船在全球所占份额仅为8%,而LNG船却将高达67%。
中国造船业将模仿韩国当年成功的发展战略,首先大幅扩能,然后通过技术进步和效率提升进一步降低成本,最后进军高附加值船舶制造领域,实现产业升级。
短期内仍无法赶超韩国
韩国造船企业在高附加值船舶建造方面优势显著,预计在未来3-5年内,中国造船企业还无法赶超。高附加值船舶对于造船设计水平、生产周期、质量控制等有较高要求,韩国造船企业信誉良好,使其获得了大量订单。2007年上半年,全球所有新增LNG船的订单都由韩国造船企业获得。2011年前,国际船东的高附加值船舶订单大都已经交给日韩的造船企业。
中国造船业未来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政府已经制定政策积极推动中国造船业的发展,中国金融市场的改革也将为造船工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融资环境和资金支持。当然,全球的产业转移与行业景气将加快中国造船业的发展。
但与此同时,中国造船业未来也面临产能过剩、汇率升值、高素质人才资源短缺等挑战。全球造船企业的生产能力扩张将可能使2010年后整个造船行业出现产能过剩。2010年,世界船舶需求量为6000~7000万载重吨,全球的造船能力可达1.1亿载重吨以上,两者之间存在4000~5000万载重吨的巨大供需差。目前仅中国的规划生产能力就将达到4000万载重吨以上,目前全球手持订单3亿多载重吨,今后陆续交船后,造船能力过剩问题将会突出。2010年以后,中国船舶企业的低价战略将有可能使大多数造船企业难以获利。
同时,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汇率风险不断增大。据测算,人民币每升值1个百分点,中国造船业将蒙受近20亿元的汇率损失。预计人民币将继续升值,对船舶工业生产经营和经济效益将产生冲击。从2007年初至2007年7月16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升值幅度达到3%左右。
当然,高素质人力资源短缺将成为影响中国造船业发展的瓶颈。许多船厂的工人都是以新员工为主,由于收入相对较低,企业无法留住人才,有技能的工人大量流失。中国船舶专业本科毕业生每年不足1000名,大约有1/3-1/2毕业后不再在船舶行业工作,同时学校教学与实践有较大脱节,学生毕业后不能很快参与实际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龙船学院
发表于 2009-9-19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
谢谢楼主,这份报告应该出自2007年.从目前看有些数据不怎么准确:比如船厂的设计人员,其实国内很多大船厂已经有400人以上了;关于人工费占船舶成本的比重,其实中国的没10%那么低,因为在国内船厂外包工的费用比重比较大,且一般不计狭义的工资费用,另外在新的财务准则颁布前,国内核算人工费,仅仅是工资,事实上国际一直沿用职工薪酬的概念,远比我们的范围要广,这是核算口径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2 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有些数据确实不准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6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舟山
很现实的问题 这造船就好比工业革命
人家发展了多少年了  中国是在几几年才起步的
这样的差距不是一年两年所造成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7 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好见解,顶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标签|免责声明|龙船社区

GMT+8, 2024-11-15 11:17

Powered by Imarine

Copyright © 2006, 龙船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