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相比欧美日韩船舶工业制造,无论是国营还是民营,要实现追赶和超越的具体目标,还不是一个或者两个台阶所能概括。相较于美国的制造流程创新、德国&日本的协作体系创新、韩国的产业链整合创新,我们的船舶制造工业规模增长源于我们的体系实力,我们以物美价廉的规模性和灵活性保持着自身优势,由此所激发的客户购买和经济效益一时让一部分人看花了眼,甚至产生了中国制造世界一流的幻觉。从商业模式上讲,我们尝到了甜头也找不到对手,当然我们若是不能开放融通,也是在培养对手。从制造品质上讲,我们还欠产品一个火候,目前我们的造船优势是价廉,如果不能做到物美,我们对客户的长久联系和粘性终难保障。不完全统计,自金融危机以来,国内破产关停、兼并收购的船厂达246家,其中2011-2012两年间占比41.5%,并且近年破产船厂的规模和影响力明显提高,比如南通明德、舜天船舶、舟山五洲,大洋造船和欧华造船的倒下,都引起了行业的广泛关注,曾经国人的骄傲打造了不少优秀产品,如今成为了不少船人沉痛的回忆。
近些年船厂破产并购现象概括起来两句话,第一:该倒下的都倒了。第二:没点干货,活着也很不容易。
-->
曾几何时,沿海沿江各地船厂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在08年之前的几年里,随便什么人有点资本的都能造船并从中获利,一时繁花似锦,百家争鸣,而金融危机之后,产能过剩,短板凸显,大船企跑不动了,空间狭小,行业冰封,小船企没机会了。我们假设2022年前后这个冰冻期会过去,市场逐步走出低迷,那么,2018的下半年我们应该干点什么呢?
-->
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的崛起,传统船厂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模式也发生了变化,他们不仅要靠降本增效求得生存,还要通过趋同行业潮流来占领先机。在日韩国家,一些优秀的船企已经形成高效的生产制造工艺流程和管理制度,并且有着成熟的技术更新制度以及智能制造体系。国内的船厂,个人认为南通中远川崎应该是当之无愧的领军船企,1995年成立以来,这个中日合资的佛系造船企业,工厂布局合理,生产设施先进,装备精良,从日本引进了先进的大型数控切割机、全自动埋弧焊等设备,计算机系统广泛应用于设计、生产、企业管理工作,目前智能制造水平处在国内第一梯队,去年还因智能化车间项目入选“中国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顺便啰嗦一句,智能制造,源于人工智能的研究,一般认为智能是知识和智力的总和,前者是智能的基础,后者是指获取和运用知识求解的能力。对于我们造船企业来说,智能制造应当包含智能制造技术和智能制造系统,智能制造系统不仅能够在造船实际生产中不断地充实知识库,而且具有自学习功能,还有搜集与理解生产管理大数据和自身数据库信息,并进行分析判断和规划未来生产经营行为的能力。
国内造船企业在趋同更高水平的转型升级过程中就没有那么顺利了,技术底子薄、产能过剩、盲目乐观、资本投机,用最流行的一句话说就是缺乏核心竞争力。于是在无论是制造、智造还是质造的创新上显得力不从心、运作不顺,单纯的低价竞争已经无法避免部分表面看起来很优秀的企业在如此恶劣的市场环境中入不敷出,这也是大多数造船企业的现实困境,难以生存。 到底问题出在了哪儿?很简单,给位船友在讨论的过程中已经给出了答案,照搬国外先进的运营管理模式,忽视国内市场及企业本身的实际情况,水土不服,产品同质化严重,缺少市场突围的武器,还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缺乏真正的创新。
-->
说到这里给大家讲一个手机品牌的故事。
2017年有一家公司出口了一亿多部手机,不仅出口量超过了老大华为,更是在手机第二大市场非洲硬生生的把苹果、三星这两个国际巨头拉下了马,市场占有率排第一。这个从山寨大本营华强北走出去的品牌只用了十年时间就在非洲称王,这个牌子叫传音。不过,没听说过这个牌子的船友也不要紧张,因为这个传音在国内是没得卖的,2014年当传音的logo出现在巴西世界杯直播画面的时候,许多中国人包括一些业内人士都不清楚这个品牌是个地地道道的中国品牌。
你也许会问这家企业何德何能做出了如此成绩?三个字:抓痛点。
传音手机有超强的开机音乐,巨响的音乐铃声,开个机就能跳一段舞,同时,针对当地网络运营商众多充电条件差,很多人拥有多个SIM卡,传音提供四卡四待且具备火箭充电技术的手机,充电30分钟使用7小时,最大的痛点是拍照,其他美颜手机非洲人拍出来还是一团黑,传音手机开发的手机美颜拍照模式以眼睛和牙齿对焦成像,能把黑人的皮肤拍出巧克力的颜色,俘虏了一大批女性消费者。
-->
今天,行行业业都在说创新,在船舶制造这个领域,大公司大品牌每年投入巨额资金,在技术上创新,在营销上创新,在渠道上创新,在商业模式上创新,在构建生态链整合产业链上创新,但是,看看传音的故事,我们扪心自问,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创新呢?
在资本市场有这样一句话:涨时重势,跌时重质。行情好的时候,不管是国营集团还是民营资本,大家都可以尽情的去享受如潮水般蜂拥而来的盛宴,但是,出来混总是要还的,经历了十年的低迷,很多船企和船人也都尝到了被市场冷落的苦,我们是有必要在黎明前的黑暗中审视一下自己参与的产品,看看身处船企的环境,打量一下自己本身,在这段艰难地行程中把注意力转移到产品品质和市场差异化,养精蓄锐,保持学习,即便是企业倒了,个人不能破产。
巴菲特曾经说过:只有当大潮退去,你才会知道谁一直在裸泳。今天的规模和体量是时候该终结过去粗放式发展的上半场竞赛了,船舶工业制造下半场已经到来,差异化模式加高品质内容,或许就是下半场场比赛的解决方案。
-->
其实对于造船企业和每一位船人来说,哪有那么多的机会给你去发明创造变革创新,更多的是今天在这里做一点改进,明天在那里做一点改良。这些改良改进源于每个船人对自身工作内容的耐心观察,对客户的细心体察,很多时候并不需要高深的理论支撑和大量的资源投入,所谓点滴进步,就是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