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629|回复: 10
收起左侧

中国造船会一直有竞争力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8-11 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新加坡
1992年,美国人研究过一个问题
问题:“Can U.S. Shipbuilders becomecompetitive in the International Merchant Market ?
引言插了一句话:“God must have been a shipowner.He placed the raw material far from where they were needed and covered twothirds of the earth with water.
经过与日韩欧比较,答案是:可能,但要把人工时消耗平均降低7个百分点,225米的散货船建造周期九个月……
时间才能检验真理,现实是:遇到了程咬金~中国……
那么问题来了,中国造船会一直有竞争力么?
IMG_989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龙船学院
 楼主| 发表于 2017-8-11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新加坡
附上报告,供参考,收费的哦

The National Shipbuilding Research Program.pdf

4.8 MB, 下载次数: 19

售价: 2 金币  [记录]

报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11 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
对于这个问题的解答,我想首先必须搞清楚中国造船现在为什么会具有竞争力?相对于其他国家,中国造船最大的优势就是成本低廉,主要体现在人力成本上。第二,在未来人力成本优势是否会发生变化?会。中国目前的人力成本已经大幅上升。在设计和工艺水平、管理水平等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中国造船的竞争力显然会下降。第三,其他因素的变化是否能够抵消人力成本上升的消极因素?中国与他国的设计水平相差不大,这方面的书有很多。欠缺的就是工艺水平和管理水平。工艺技术可以提高,但是有技术还不行,还必须要有一支掌握技术的工人队伍来将其转化成现实生产力,现在的船厂工人主力外包工,多数是忙时务农,闲时打工的农民工,甚至还有少数民族,他们懂个屁。如果提高管理水平可以缩短工时,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提高效率,但是,中国早就开始学习日本的精益化管理了,有毛用吗?该用多长时间就用多长时间。这里面牵扯的因素太多,不仅仅你就有一套管理理论就行了。你说要搞智能化工厂,那是放屁,你以为这是汽车?批量化生产。如果船舶要自动化生产,首先得建立一个硕大的厂房,然后装N多个传感器,然后再N多个控制系统。。。。。你知道这一套搞下来要多少钱吗?没数。第四,那如何提高竞争力?搞高技术船舶。
补充一点:你提的这个问题本身就有问题。中国目前是在船舶中低端市场有竞争力。在高端市场,西欧是老大,在稍次一点的,是日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11 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是唯有人掌握了科学技术才能转化为生产力,所以归根结底,人才是最终的决定性因素。大部分情况下,我们在讨论问题时往往只关注技术工艺管理等一些客观因素,而忽略了对人的因素的分析。
目前在中国,不仅仅局限于造船业,就整个制造业而言,工程师工资很一般,还不如有编制的幼儿园老师高,在面对居高不下的住房、教育、医疗费用时,捉襟见肘,还要是不是面临下岗失业,你说他怎么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技术工作?搞技术那是得深耕的,在这种情况下,深耕个毛。而企业里面的工人,那比工程师还矮一个档次。现在一提起工人,社会都对之嗤之以鼻,这是比较low的工作了。他们一月就挣那俩钱,白天上班,晚上开滴滴,孩子上学,父母医疗,早已经让他们焦头烂额,还不知道干多久公司就倒闭了,你说让他们精益求精,那是做梦。
大家都爱当官,于是乎,要是有人一个职位干一辈子,那很丢人,因为没有升上去。正是在这种思想下,投机钻营,溜须拍马,真正搞技术的有几个,无非就是不出错就行了。
中国的各行各业差别太大太明显。大家都争着去考机关事业单位。没考上的,工作了继续考。你这么搞,中国梦只是梦。
哎呀,人微言轻,不管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11 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
如果劳动都不平等,那你搞什么都搞不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4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新加坡
abcnhh 发表于 2017-8-11 19:07
如果劳动都不平等,那你搞什么都搞不成。

兄弟, 才看到你的回复! 谢谢~
你说的没错,可是我想不通,你为什么这么没有信心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14 16: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
这不是不自信,是基于已有事实对未来的判断。这种判断因人而异,当然可能对也可能错,需要时间来检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5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新加坡
abcnhh 发表于 2017-8-14 16:49
这不是不自信,是基于已有事实对未来的判断。这种判断因人而异,当然可能对也可能错,需要时间来检验。

兄弟,的确因人而异。我们谈三大主流船型的建造,不谈包括特种船、工程船在内的其他船型。
个人见解,我们有优势也有不足。从成本角度考虑,质量是虚的和难以评价的,所以不做赘述,请谅解!对不起,我不是搞学术研究的,所以拿不出很多数据,也请谅解!
  • 优势
1. 原材料优势。毕竟三大主流船型,不同于其他船型, 钢材在总成本中,所占比例很高。而我国的钢材,板尺种类齐全,价格低,运输便利。
2. 人才优势。我国每年毕业的船海专业、轮机专业的毕业生数量,可能达到上万人,相关的机械与自动化、电气工程等专业就更多了。培养造船人才的院校可能达到七八个,算上培养高级技术工人的院校,就数不过来了。
3.  硬件优势。通过近十几年的大跃进,国内船厂,在造船专业化设备、设施方面,可以说不输于日韩,甚至更强。可能比不上德国在室内造超大型邮轮的设施和全自动的流水线。但我们在大力发展智能制造(还不如叫自动化流水线好听)。
4.  工艺优势。我在国外待了很多年了,对于国内外造船技术的比较,一直都是和同事间茶余饭后的谈资。可以说,我们造船流程/造船模式,超大型总段建造移位技术,串并联造船/半船漂浮,并行工程/预舾装/模块建造,精度控制技术,管系加工等现场施工工艺,不输于别人,而且可以站在前排。
5.  政策优势。很庆幸我们有一个伟大的祖国,能够集中力量做大事。国家把船舶工业定位支柱产业之一和军民融合的基础工业,在政策上各种倾向。韩国做过一个报告,对中国造船竞争力的评价,第一句话就是“With strong government support”,如下图。而且,我们国家社会稳定,政治基础牢固!
Untitled.jpg -->
6.  成本优势。综合讲,我们的单位工时单价还是很低的,只不过我们的Overhead 太多了!造成一平均,建造成本就上去了。但我们从中,可以看到,我们的工人薪资并不高,按一个月8000,每天工作8小时算,才7美金每小时。下图是20年前,国外的每小时单价。

Untitled.jpg -->
7.社会配套优势。造船需要各种社会配套,也就是第三方和分包商、供应商。简单说,国内买东西、运输、技术支持、分包各种方便。

  • 不足
  • 成本控制。我觉得这是最大的不足。但我认为这是制度造成的,而不是领导没能力。如果领导没能力,中国造船不会发展这么快。根本原因,是发展国有造船企业目的性与企业领导考核知道不挂钩。在全民GDP的年代,船厂讲的是产能,我记得我大学毕业的时候,来招聘的企业,不会和我们说公司效益,更多的讲几百万产能,一年造几十条船。久而久之,我发现我在刚出来的时候,也和别人吹牛,我们一年造几百万、多少条、多大的船。后来,被屌的很严重,理由很简单——我们造船是为了赚钱,请我来这里,不是要造的多,是要赚得多!彻底颠覆我的三观,那段时间特别痛苦,从一个讲计划、讲技术的状态,转变到讲吨工时和计划上来,真的很难!
  • 设计和信息技术。综合比较,我们搞设计的人不少,但设计深度和广度还是不够!活干的多,不如干的对!和坐地铁一样,做对了,一个小时就能到站,做错了,很辛苦还很久!我觉得国家提倡智能制造,是正确的方向。因为在信息化领域,造船业真的很弱!有人说,我们和造汽车不一样,因为我们的产品不确定性很差,不适合批量生产!但我觉得这个理解片面,因为我们有成组技术,但需要更深入的设计技术做支持。成组技术的核心就是相似构件分类、批量生产再组合。问题是构件标准化不足,以及模块化造船设计技术不完善,我们成组技术不能应用于造船全过程。相信,这是时间问题,而不是不可逾越的鸿沟!一旦我们的流水线和成组技术深入匹配,我们会看到自动化和智能化生产线的!现在已经存在一部分雏形了,比如型材流水线、平面分段流水线,正在发展的曲面分段流水线......
  • 管理水平1。我们的船厂,真不愧于全民所有制。但全民所有制,并不代表全民进厂吧!怎么感觉船厂人都多成旅游景点了。干活的时候看不见几个,一下班出不去大门。用的了这么多人么?说说我的经历,我们公司也经历几轮裁员了,管理人员从几百人降到二十几个人(包括生产计划、生产管理、生产保障及配套,不包括设计),发现我们反而干的更扎实了!工人从3000多,降到1000,活还是那么多,单位人工时降了最少50%,还比以前提前两个月交船了!拿我们建造组来说,整个建造流程、建造技术、生产准备、包括每天得生产组织,就一个生产部长总管,一个建造经理、两个建造工程师、加上生产部各车间和质保、安全、生产保障而已!当然还有项目组进行更大范围的设计、采购、供货商等各方面协调。而且多少个项目,都是我们这些人。反而我觉得,这样更利于设计、生产、管理、配套一体化。更方便统一思想啊!再看看我们伟大的祖国,哪个部门不少说几十人啊~~有的的确需要,但没有多余的?我不信没有多余的。
  • 管理水平2.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光有压力没有刺激也不行!这方面,国内的基本战术就是不行的人靠边站,我再招新的,反正又不是我发工资.......

个人愚见。特别支持发展智能化造船,和职业经理人管理。放宽用人制度,没有铁饭碗,也没有人员流动约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15 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青岛
146325987 发表于 2017-8-15 11:53
兄弟,的确因人而异。我们谈三大主流船型的建造,不谈包括特种船、工程船在内的其他船型。
个人见解,我 ...

认真读了一遍。你对这个问题显然也是做过调查研究的。可能我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所以得出不同的结论。我上学时,那个时候经常讲日本人的精明,从中国进口煤炭用于填海,为子孙后代使用。但是,现在再来看这个问题,这些煤炭可能永远都用不了了,因为利用新能源就可能达到自给的目的。
我们现在所做的就是预判,到底未来是什么样子的还得那天来到才能知道,因为未来包含太多不确定性因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18 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
潜力已经用尽,不可能再有上升,原因很简单,改革的深层次矛盾在于如何分饼,到了现在劳动者也不像以前那么好忽悠,既得利益集团更不或出让利益。饼分不好,就意味着上层建筑已经严重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这就是国企为啥干不过外企的原因。
管理者不要太“聪明”,聪明到不给“劳动者”一点好处,就好比你做生意不是怎么想着扩大人脉,合作共赢,而是怎么想着吃独食,你能在市场中生存下去吗?另外,管理者的素质,不客气一点说的话,他们基本没啥素质,他们的“素质”对中国造船的发展不仅没有一丁点的助力而且必定成为最大的阻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18 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中低端造船不会一直有竞争力,因为我们的人口红利用的快差不多了,这种优势会逐渐弱化。
中国造船业目前正在经历转型的阵痛,以后的战略规划、顶层设计,很关键!我们会逐渐向中高端转型,但不容易,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造船业其实跟我们的国家战略有很大关系的,影响也是最大的。就看我们能不能在面临以美国为首的一帮龟孙子围堵的时候,能不能突围了。一带一路若能成功,还有我们不能山寨的吗?还有我们不能超越的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标签|免责声明|龙船社区

GMT+8, 2024-11-14 18:16

Powered by Imarine

Copyright © 2006, 龙船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