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智能专项规划已经筹备了一年多,内容将会覆盖人工智能包括大数据、计算平台(人工智能计算芯片)、算法以及产业应用在内的四大维度。
1969年,当第一波人工智能热潮褪去时,心灰意懒的人工智能热衷者或许不会想到,在47年过后,人工智能会迎来前所未有的关注,这种关注不仅来自于科技界、产业界、投资界,同样还来自于政府。
2017年1月10日,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中,科技部部长万钢透露目前正在编制人工智能的专项规划,同时还在研究论证人工智能重大项目的立项工作。
这一“重大项目”是指“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按照此前相关文件中的表述,被列入其中的项目体现了“国家战略意图”。“人工智能短时间内已经上升到了国家层面。”参与人工智能专项规划编制的相关人士对经济观察报表示。在今年年中已经公布的重大和工程项目涉及了量子计算机、智能电网等多个关键性领域。
科技部相关人士向经济观察报表示,目前前期工作已经开展,专项规划将会提供人工智能的指导性意见,而在重大项目立项后,更多的科研经费也将会进入这一领域。
上述参与人工智能专项规划编制的相关人士对经济观察报表示,这份专项规划已经筹备了一年多,内容将会覆盖人工智能包括大数据、计算平台(如人工智能芯片)、算法以及产业应用在内的四大维度。
并非仅仅只有中国,包括美国、英国等多个国家密集在2016年下半年以政府报告的形式,规划了本国未来的人工智能国家发展战略。2016年10月,美国政府发布了《为人工智能的未来做好准备》和《国家人工智能研发战略规划》两份报告,12月又以白宫的名义发布了《人工智能、自动化与经济》的报告;同样在12月,英国政府发布了《人工智能:未来决策制定的机遇与影响》。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邓志东对经济观察报表示,目前人工智能的高涨主要得益于自2012年以来全球产业界对于人工智能的高强度持续投入,这些投入在2016年产生了一大批人工智能标志性成果,如谷歌的AlphaGo和Master,从而吸引到了政策方的关注。这也是人工智能诞生60年的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与产业层面进行接触。
创新工场CEO李开复判断,眼前人工智能最有可能得到大范围应用的领域将会是金融和医疗两个行业。
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科创项目名单
上述参与规划编制的相关人士向经济观察报表示,2016年短时间内,人工智能在国家政策中的级别出现了明显的提升。
根据经济观察报的梳理,早在2006年公布的《国家“十一五”基础研究发展规划》中就曾经提及到“人工智能”,但仅仅作为与计算科学的分支学科之一。
2016年7月,在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中,人工智能被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中的一项列入规划,“重点发展大数据驱动的类人智能技术方法;突破以人为中心的人机物融合理论方法和关键技术,研制相关设备、工具和平台;在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类人智能方向取得重要突破,实现类人视觉、类人听觉、类人语言和类人思维,支撑智能产业的发展。”在该项《规划》中对人工智能的发展重点做了如此表述。
这份《规划》还公布了15项“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按照科技部在2015年相关文件中的表述,这些项目和工程均体现了“国家战略意图”。
但在当时公布的《规划》中,人工智能尚不在15个重大项目之列,按照万钢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的表述,目前已经开始论证研究人工智能的重大项目立项,这意味着人工智能有可能会进入这一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项目名单。
按照此前科技部部长万钢和副部长李萌在多个场合的表示,“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是我国面向2030年制定的重大科技、工程类项目,目前包括6个重大科技项目和9个重大工程项目,总计15个项目。
这15个项目的立项都经过了相当严格的程序,是上千名高层专家经过4轮论证所确定的。量子通讯与计算机、国家网络空间安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智能电网等项目均在这一名单之列。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朱小燕向经济观察报表示,人工智能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领域,它实际上是一系列技术的集成,与此前人类接触的大部分学科领域都不相同,有着更为广泛的内涵。
政府、企业主导第三次人工智能浪潮
在邓志东看来,今年年初Alpha-Go(一款谷歌研发的围棋人工智能)与韩国李世乭的对弈是人工智能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正是这一事件大大触发了社会舆论和政府对于这一新兴领域的关注。
3月10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中,万钢也曾经公开表示了对于此次“人机大战”的看法,在他看来,人工智能的发展能够使人类劳动往更高级的状态发展。
而这一事件所象征的是2016年人工智能在多个领域取得重要突破的事实。邓志东对经济观察报表示,人工智能在近60年的时间中经历了三次浪潮,前两次分别在60年代和80年代。与此前以学术界为主体不同的是,从2012年开始的第三波人工智能浪潮是由跨国互联网巨头掀起的,大量的企业资金与人才被投入到这一领域,经过了三年的酝酿期,在2016年人工智能的多个领域都出现了非常显著的突破。
“更重要的是,这一波人工智能的热潮一开始就是奔着产业化方向推进的,很多的突破已经可以应用到具体产业中”,邓志东表示。他向经济观察报提供了一个例子,比如今年9月,谷歌将神经机器翻译系统应用在了多语种机器翻译领域,最终的测试数据显示,通过这一系统可以将多种语言间的翻译错误率降低55%-87%。
人工智能取得的突破吸引了世界多个经济体和政府的关注,在2016年10月,美国白宫发布了报告《为人工智能的未来做好准备》,同时还发布了《国家人工智能研发战略规划》,根据外媒报道,这两份政策也均是在2016年年中才开始编制,仅用四个月就完成了编写。同年12月,英国政府也发布了《人工智能:未来决策制定的机遇与影响》,“人工智能有望像19世纪的蒸汽机经济那样,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在这份报告中英国政府如此形容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颇具竞争力。根据此前美国白宫发布的报告显示,从2014年开始,在深度学习领域(目前人工智能的主要进展),论文发表数量和被引用的次数两个标准上,中国均已超过美国。高盛在2016年12月发布的一份有关人工智能的报告中也提及“人工智能的前沿重要参与者可能会继续来自于美国和中国”。
创新工场CEO李开复也对经济观察报表示,数学能力的突出、市场的广阔以及传统行业的薄弱都是中国在人工智能方面天然的优势。同时李开复也认为,在金融领域和医疗领域,人工智能存在的摩擦最少,有可能最快进行大范围的应用。
来源:经济观察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