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146325987 于 2016-6-6 10:33 编辑
说起精度管理,各种酸甜苦辣,想起李白大哥的一首诗:
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特别是“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这句,恰到好处,解释为“世间人们见我老是唱高调,听到我的豪言壮语都冷笑。”
现在,不干精度管理三年多了,回想起来当初的经历,真是不由的惋惜、哀叹!不是我们“年少”,也不是我们“恒殊调”,真是被“冷笑”的悲愤!
我是11年底,从设计所调入技术部,从事精度管理工作的。干了一年多的设计,对于天生好动、耐不住寂寞的人,从事设计工作,实在无聊至极,本想从事生产,但阴差阳错的填个表去了技术部。可是,后来想想,我很庆幸也很幸运。
11年,受PSPC影响和坞期过长的压力,国内很多船厂都着手搞精度管理。还依稀记得,刚进入精度管理室的时候,除了部长就三个人,天天看资料,真的很兴奋、长见识,干设计的时候,根本接触不到一线的东西。当时,最感兴趣的一个资料是上海龙禹公司提供的三维测量资料,读了之后,给我第一感觉,我擦,竟然能模拟分析偏差,这要是用好了得省多少钱和时间啊。(说到这里,插一句,当时刚从设计出来,的确没见过世面,别笑话我!)然后,我就不自量力的上网查了一些资料,研究三维测量分析和应用,写了工作生涯第一个建议性的报告《3-D测量系统在我公司精度控制过程中的应用程序》,交给了老领导(再插一句,我很感激我的老领导,教诲我很多东西,为人处世、工作生活,遇到一个好朋友难,遇到一个为人正直、踏实工作、能够育人的好领导更难)。
说正题。报告交上去两个小时,领导就给了我第一份工作,做一个更详细的报告。然后,周会上,领导就布置工作,要求测量班组权利配合我进行三维测量技术的试验和推广应用。肯定得从分段三维测量入手,还好两个测量班组,各负责一条线。大坞线的班长,和我同龄,性格也一样,我们一拍即合。先在大坞线进行首部舷侧分段的测量应用试验,大概现场采集数据用了两个小时,回去导入电脑,分析了一天,结果出乎意料的准确。但一看结果懵了,原来用水平仪、尺、经纬仪、线锤测的数据不全,这次测全了问题真多啊!又测了两个分段,都一样,结果准确、数据全面,但问题真多。我们赶紧把情况汇总一下,报告给了领导。领导态度很坚决,这是好事儿,发现问题了,才能处理问题、分析问题、预防问题。在接下来的周会上,领导要求在曲面分段预制阶段,全面推行焊前焊后的三维测量和三维报告。问题来了,小坞线的测量班长是个老大哥,各种抵触,各种投诉三维测量不方便、不准确。因为我们当主管,是不直接掌握班组的,所以他不用,我们无可奈何,就这样过了几个月,大坞线已经可以熟练的进行曲面分段三维测量分析、以及结果报告,但小坞线还是推不下去!这时候,外协队伍又来找麻烦了。有的队伍在大坞线施工,用三维测量,什么问题都能发现,装配和焊后调整项多、时间长;而小坞线二维测量,控制项少、调整少、时间短。所以,生产部喊出了报验不公平的口号。真没有办法,领导决定测量班组整合,两个班组合并成一个班、若干测量组。到这时候,第一个工作才算完成,那叫一个难啊!后来,又陆续买了一些全站仪和软件,在主船体分段,全面采用三维测量,但三维测量只是检验手段,能够实现数据完整、客观、真是、直观可视,并不能解决分段精度品质好坏问题。
当时的情况,搭载问题超级多、分段建造和小中组水平都不高。想通过技术手段一点一点提升,不太客观,只能推精度标准。标准依据什么来做啊?用国家标准去做精度控制,根本不现实,一个分段可以±15mm的偏差,搭载得多少调整啊,起不到目的;用规范,IACS和国标差不多,AWS啥的都是焊道装配偏差,对大尺寸控制意义不大;厂标,和国标一样。还是参考XX企业的标准吧,适当考虑工艺能力放宽一点量值,做出了一套系统的精度标准,从切割到搭载。生产、设计、技术、质量坐一起一讨论,就这样吧!
推行时候,问题来了!就超差2mm,为啥不接受?这个位置,搭载时候调一调就行了,为啥不接受?这得说,干精度的和干质检不一样,这东西是量化的,有标准就要执行,差1mm也不行,否则时间一长,标准就成摆设了。多亏那班长兄弟,的确好样的,硬是在各种恐吓、诱惑、压力面前,扛下来了!没经历过的人,真不知道那是什么煎熬啊,要是一线的精控班组长没性格,坚持不住,很可能半途而废;那官司从班组长打到主管、到部长、到公司领导。就这样,精度部门的人硬是扛了下来!说实话,我们也清楚,这对公司来说,不一定是好事儿,但有些时候,必须这么做。你比如,胎板的水平度,如果不建立标准观念,谁会调整啊,以前都是铺上就完活,根本没有要铺到±5mm的意识。再比如装壁子,如果没有标准,根本就没有人在乎正不正,立上就算了,有的连线坠角尺都没有,用眼睛看看就算了,关键是用眼睛看都是弯的,怎么做男人?再比如分段下胎,没有标准,根本就是拍脑袋凭经验,“这样差不多,搭载调一调就行了”。搭载调一调就行了,算过账么?分段批建造,每个分段加5天,批次建造总周期加五天,搭载呢?一个加五天,十个就可能是五十天。
标准推下去了,还不行!能够预防偏差,才是精度管理的目的。怎么预防?分析报验通过率、分析偏差分布,就能够找到问题发生的根源。比如曲面分段建造质量差,分析数据就能够发现,根源在于胎架、服胎和划线,那么我们就可以想办法把胎架做好,再优化二次划线的工艺,提高胎架和划线精度。可能部分曲面片体还存在结构角度偏差,通过调查分析,能够发现问题根源在于定位数据不全、不准、使用不当,那么就可以优化定位数据的给出方式和使用方法。听起来很简单,但国有企业TNND做事就是难。想让设计给定位数据,设计说没人,想让生产用,生产说不方便,没必要,当时就一个想法——CTM。这是装配工艺,还有精度技术部分,就是补偿量余量、反变形、基准线布置,这更难,设计说软件没功能、手工放没人,从源头上就否定了。后来又推了一段时间曲面片体,机舱分段最起码得做个外板片体,才能保障精度、提高效率吧,生产有不干了,没胎位、麻烦、报验周期长,我日,改变习惯太难。很多很多这样的事儿,真是没法说,说起来都是眼泪。
总之,别人都觉得我们搞精度的太无聊、太能制造麻烦。我们真是trouble maker么?你现在的开刀率20%是怎么来的?你以为,大家说好的产品是生产出来的,是真话?没人推,靠生产自觉,简直天方夜谈!
现在,我们能看到很多平直分段无切调,怎么来的?哎呀,这种不理解真的让人很心酸。
虽然,不干精度有几年了,也觉得船体是造船一部分、精度又是船体的一部分,所以有时候觉得精度很小,但我从来没有感觉过精度作用低于其他。
借船友的几张照片,show一下精度的作用,没精度不会有这效果,虽然这效果是团队贡献。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