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船代发
关水康司个人履历
关水康司1952年出生于横滨,先后在1975年和1977年获得大阪大学工程学院工程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
1977年4月,进入日本国土交通省,在船舶厅安全计划处负责IMO法规,起草过多项IMO技术分委员的提案。
1980年7月,调往日本造船研究协会(2005年4月与日本船舶标准协会和日本拆船振兴协会合并为日本船舶技术研究协会,JSTRA),专门负责参加IMO委员会和分委员会会议。
1984年4月,临时调往日本外务省,担任经济事务局厅第二国际组织处副处长,负责OECD的相关问题。
1986年9月,调回国土交通省,担任海事技术与安全厅安全标准处副处长。
19***7月2日,正式进入IMO工作,担任IMO海上安全部(MSD)技术分部技术官员。
1992年,晋升为技术分部主席,并工作至1997年10月。
在上述期间,关水康司还履行过秘书职能,曾任过海上安全委员会(MSC)工作组的秘书,参与SOLAS公约关于客船防火措施的修订;担任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散装运输危险化学品船舶构造和设备规则》(MEPC/BCH)工作组的秘书,参与防止船舶造成大气污染的工作(MARPOL公约附则VI的框架雏形)。
1997年10月,晋升为海上环境保护部(MED)的副主席,并于2000年8月担任MED主席。
在其担任MED主席期间,领导MED履行相应职责支撑MEPC开展单壳油船淘汰计划,并围绕船舶防污涂料、压载水管理、特别敏感区域和船舶温室气体减排等多项新的环境议题开展讨论工作。
2004年1月,担任MSD主席,为IMO制定、采纳和实施下述国际规则和标准做出了相应的贡献:
•ISPS规则的实施
•LRIT系统的制定
•GBS的制定
•1978 STCW公约的综合审查
2011年6月28日,IMO第106届理事会选举关水康司为新一任秘书长。经第27届大会批准后,关水康司于2011年12月1日由第107届理事会正式任命为IMO第七届秘书长,任期为2012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
日本的国际海事话语权现状
自十九世纪日本思想家福泽谕吉提出“脱亚入欧”的战略思想后,日本一直以“西方”国家自居,全面学习欧美的政治、经济、法律和社会制度。经历了二战惨痛失败后,日本逐渐意识到国际话语权在参与全球治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随后,除政府积极作为外,日本开始效仿发达国家,充分发挥行业和民间组织(NGO)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通过日本政府的“幕后垂帘”实现其政治意图,例如Nippon Foundation。
国际海事方面,日本通过积极追随、主动发挥和多渠道攻关等策略,积极谋取国际海事技术法规制修订的主导权。根据中船信息中心海事处的数据统计,2010年-2013年,日本作为IMO A类理事国提案数量分别为74、99、82和70项,居所有A类理事国首位。除担任IMO秘书长外,日本还是国际船级社协会(IACS)重要组成成员,承担着国际标准化组织船舶与海上技术标准化委员会海洋环境保护分委员会(ISO/TC8/SC2)、国际造船特别问题专家委员会(CESS)的主席等职务,全面介入国际海事技术法规制修订的各个环节。
日本的国际化人才策略
关水康司的成功离不开日本政府、行业和民间团体对国际海事话语权的高度重视。日本着眼国际海事话语权背后持续的政治效益和经济效益,不惜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培养国际化人才队伍。例如,JSTRA作为政府性质组织,在伦敦设立日本船舶中心,并在中国香港、首尔、新加坡设有分支机构,在跟踪国际海事议题和搜集船舶技术情报的同时,联合行业不断培养深入了解国际海事公约、规范和标准的国际化人才,日本造船协会(SAJ)便通过JSTRA派员驻伦敦长期学习和工作。此外,日本还充分利用各类国际会议不断提升相应人员的个人影响力。
从进入IMO工作到最终担任IMO秘书长,关水康司历经22个岁月,花费日本数千万美元的投入,而这种模式依然在持续。我国作为造船大国,同样需要在国际海事界的话语权,从而平衡与欧洲船东之间的利益,巩固自己的大国地位。因此,日本的运作模式值得我国工业界进行借鉴。
中国船舶信息中心 国际海事处 范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