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锋在前 勇挑重担
林莉1975年出生于浙江慈溪,1999年从上海交通大学船舶工程系硕士毕业后来到中国船级社。这是一个典型的南方女子,佼小、清秀,纯朴中透着一股子机灵和韧劲。俗话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林莉当年报考上海交通大学船舶工程系,完全是出于对船舶事业的一份热爱。事实证明,正是这种“热爱”,使林莉从走向工作岗位始即虚心好学、勤奋钻研,迅速成长为一名在系统内享有盛名的出色的技术拔尖人才。
2004 年5月,毕业仅仅五年的林莉即负责了中国也是全球首例矿砂船23万吨“河北创新”轮改装审图。当时的背景是,单壳油轮面临淘汰,河北远洋运输有限公司提出将单壳油船改装成矿砂船的大胆构想。所有人都知道,此项目属国际首创,无先例可循。同时,国际上各大船级社都缺乏相应规范。为了抢占市场先机,河北远洋公司要求改装时间要短、审图进度与设计计划保持同步。中国船级社面临的重大问题是:大改装、少规范、快改装。另外一个更严重的问题是:如何保证这首船舶改装后的安全性。
林莉最终成为这个项目的负责人。她知道,船舶史上矿砂船改装没有指南,万一尺寸掌握不好或评估手段不到位,改装后的船舶就会出现内底破损和断裂、舱壁断掉的风险。其次,自已工作时间短经验少,想顺利完成任务有一定难度,不免心里有些不托底。考虑到当时中国船级社内部搞结构方面的专家少,自己应该挑起这副重担。
凭以往的业务经验,她知道一艘船舶安全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结构强度直接计算审图。于是,她先找来国际上各大先进船级社类似的规范,借鉴有限的技术资料,再结合实船仔细研究船舶特点,最后确定了评估加强方案。
“河北创新”轮的改装用了6、7个月的时间,她一个月一次从上海赶赴青岛。当时没有高铁,她需要坐火车到北京,再从北京开车到青岛,很多时候利用的是节假日休息时间。船舶交付使用后,2005年底新加坡Maritime Claims & Services公司进行了实船评估,评价该船整体状况非常优秀。“河北创新”轮改装后安全运营长达8年,引领了国际船舶行业一大批单壳油船的技术改造。为世界航运市场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证明了中国船级社所具备的先进技术实力,有能力为船东和船厂提供高质量的技术服务。
“河北创新”轮改装的成功经验为2006年中远集团委托的30万吨矿砂船入级项目提供了技术储备。林莉带领项目组再接再厉,总结“河北创新”改装船项目中获得的经验,并加以改进提高。五个月后,她完成了对该船舱段及五十多处关键部位的细化分析评估,并以此对多个结构细节的设计提出了改进建议。
无法统计多少次她冒着酷热到船厂和船东进行沟通,为的是使评估过程能够与设计进度保持同步,最大限度地减少设计修改、缩短图纸设计周期。她严谨和辛勤的工作作风得到了船厂船东高度评价。
提升专业技能 追赶最新技术
2006年4月,油船和散货船共同结构规范CSR(OT)和CSR(BC)正式生效。作为当今世界最新结构设计理念和分析技术的GBS规范体系,CSR规范与以往规范体系完全不同,结构尺寸全部基于“净尺寸”和“静、动”载荷模式,结构校核范围广、难度高、任务重。
就在这一年,中国船级社第一艘共同结构规范油船中海集团30.8万吨超大型油船审图项目正式启动。这一次,林莉再次知难而上,首当其冲。
刚接到任务时,用林莉的话说“头都要大了”,但马上她的思维清晰了起来。“遇到困难,我的办法是首先把大问题一个一个分解。一个一个小问题解决了,大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我总认为,办法总比问题多。”
当时,这个项目的最大问题是船舶的计算量极大。小到一块船板,大到一个舱段。一艘船大约有二百根纵骨,都需要逐个计算。因为油船规范不是由中国船级社编写,技术人员对规范的理解难免有时会不到位,加之软件使用时遇到方法问题,所以“计算”起来相当困难。林莉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她充分利用国际技术合作技术专家平台的交流,一步一步不断完善审图地算软件,提高计算精度和速度,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经历这个项目后,中国船级社共同结构规范的计算结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在林莉的工作经历中,有几件大事特别值得关注。2010年,渤海32万吨超大型油船项目采用与挪威船级社背靠背审图机制,林莉在审图过程中秉持认真仔细、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关注图纸审核的方方面面细节,最终实现校核结果与挪威船级社结果一致。2011年,北海11.5万吨阿法拉型油船项目启动,船厂要求“18个月内从无到有,完成船舶设计、审图、建造”。林莉带领项目组提前介入预审环节,对图纸提出改进建议,提高送审图纸质量;图纸正式送审后,她带头多次加班加点并任劳任怨,保证图纸退审进度满足订料、开工等各分段节点要求,最终使得设计、审图在7个月内全部完成,确保了船厂的施工进程,获得了船厂、设计方和现场检验的大力赞扬。对这个项目,她清楚地记得9月30日那天因设计方有不同的看法,她和一个年轻的同事必须加班。此时,正值单位大楼因改造实行爆破,她和同事二人顾不上清场,直到1日凌晨两点把活干完。2013年,作为中国船级社首次独立承担的30.8万吨超大型油船审图项目组组长,正赶上她的先生不慎骨折。林莉一边医院,一边单位。她没有为此影响一点工作,仍然精心策划项目方案、编制技术要点、提供专业的优化建议,与设计方和建造方共同打造了代表中国实力、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的安全、经济、环保型优秀船型。
就这样,从2006~2013年,林莉通过多个审图项目的实践积累,为中国船级社超大型油船独立审图能力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帮助同志 乐于分享
随着中国船级社技术人才队伍的持续壮大,不断有年轻同志加入到审图队伍中,林莉处处以身作则,发扬先锋模范作用,在工作中对年轻同志悉心加以专业指导,毫无保留,帮助他们尽快地熟悉业务、提高水平。在她的认真精心地指导下,新进人员较快适应了岗位要求,为中国船级社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梯队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2009年,中国船级社审图中心开展审图须知编写工作。审图须知作为审图指导性文件,是中国船级社内部监控审图质量不可缺少的重要技术文本。林莉以其丰富的审图经验,承担了船体结构评估和CSR油船部分的编写工作。她结合自身对船体结构理论的深入理解,以及长期的审图实践积累,精心编制了系列须知。须知的正式运行,对提高中国船级社审图整体水平,指导年轻同志的审图有着重在的标杆意义。
林莉的刻苦钻研、不畏艰难的优秀品质,在员工中起到了标杆作用和示范效应,由此铸就了一支勇于实践创新、敢啃硬骨头的青年团队。由于她为人热情、乐于助人,在技术上对其他同事毫无保留,那些年轻的同事们都亲切叫她“林姐姐”。林莉说,“我喜欢分享。我把自己知道的说出来教给大家,教别人同时也更能理清自己的思路。”
林莉同志所在的部门曾获得2006年度“中国船级社双文明建设先进集体”、2006至2007年度“全国交通行业文明示范窗口”、2007年度全国“青年文明号”、2008和2011年度“全国交通建设系统工人先锋号”等多项荣誉称号。林莉本人也获得了许多荣誉。那么,林莉是如何对待荣誉的呢?
中国船级社审图中心主任陈实说,林莉作为奋斗在一线的审图工作者,不仅熟练规范、公约、规则等技术要求,具有丰富的审图经验并能正确处理审图中的各种技术问题,而且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刻苦钻研,在工作中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以事业为重, 创造了优异的工作业绩。可是她面对荣誉,从来不争不要。每次给她奖项时,她最爱说的一句话是:我已有许多荣誉了,给其他的同志吧。
陈实说,林莉的工作从“河北创新”轮闪亮开始。伴随中国造船大型化的进程,她忠实而严谨地执行标准和技术把关,用科学的手段一个一个解决技术难题,得到了船东船厂的信任。中国造船实现大型化的艰难过程中用了十年的时间,而林莉正是在这十年间受到历练,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