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659|回复: 2
收起左侧

马贵川:推动海员教育培训教学模式改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13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荷兰
【中国海事服务网讯】7月11日是我国第10个航海日,今天,中国航海学会、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与山东省日照市人民政府在日照市共同举办“大航海•新丝路”2014年中国航海日论坛。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院长马贵川在2014年航海日海员服务与发展论坛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内容如下: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很荣幸也很高兴受到论坛组委会的邀请,在此发表演讲。2014年6月25日是第4个“世界海员日”,7月11日是第10个中国“航海日”,在此,我也谨向海员朋友们和即将走上海员岗位的朋友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没有你们,一半的地球人将会挨饿,另一半的地球人将会受冻。
        船员教育培训是我国从海洋大国走向海洋强国、从船员大国走向船员强国的基础性工作,其基础性、源头性地位不言而喻。近年来,随着我国对船员教育培训的重视,船员数量逐年增长,至2013年已达165万人,居世界首位,其中,海员达65万人,占世界的三分之一。我国的船员数量已经基本满足了中国自有船队发展的需要,但是我国外派船员的数量年均只达到10万人次,还不是真正意义上船员劳务输出大国,我国缺少能够适应国际竞争的高素质船员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改变。同时,随着国内普通船员海陆待遇差别的缩小,普通船员短缺的苗头将开始出现,我预计,3-5年内普通船员短缺的现象将会逐步显现,普通船员也许会复制上个世纪海员劳务从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向东欧、中国和东南亚转移的现象,从中国大陆向缅甸、越南这些国家转移的现象。因此,海员教育培训仍大有可为,关键是要提高海员教育培训的质量。
        建校38年来,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始终坚持质量立校,记得我在上一次担任船员学院的党委书记时,就提出“企业的需求就是我们的任务,教学工作是学院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学工作的永恒主题”,这些已成为我院的办学方针;办学过程中我们提炼出“敬业精神好,英语水平高,实践技能强”,这些已成为我院的人才培养特色。现在看,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思路必须继续坚持,实现方式还需不断创新。
        我们现在正面临着这样的发展机遇:一是职业教育的春天已经来临,发展职业教育,建立国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已经进入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报告。二是航海教育培训又到了新的发展期,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和2006年MLC公约已经生效,我国进入全面履约时期。面对机遇,我和我的同事们也做了认真的思考,我们需要怎样的思路才能跟得上形势的发展?我们需要通过怎样的途径才能保持我院在质量上的优势?我们要通过哪些方法才能培养出适应国际竞争的毕业生?
        我院是职业院校,航海教育的本质是一种职业教育,因此我们觉得必须通过职业教育的思维来推动海员教育培训的发展,在尊重职业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创新培养模式。为此,我提出了四句话,也得到了同事们的认同,即:“教学做一体化”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专业和专题培训的根本目的是为企业和职工创造价值;科研和开发必须根植于企业需求的肥沃土壤;校企联合是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
        下面,我结合我院的实践,分享一下我对船员教育培训中一些问题的思考。
        通过“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改革,强化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育
        “教学做一体化”不是新事物,上世纪30年代,黄炎培先生就曾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我认为:对于职业教育而言,教是为了学,让学生能够学进去;学是为了做,让学生会做,做是真正的目的,否则学生就没有竞争力。
        对海员教育而言,最好的“教学做一体化”,就是在真实的船舶上开展“学徒制”式的教学,但是现在很难实现,有实习船的教育培训机构凤毛麟角。校园内的 “教学做一体化”首先要有“教、学、做”三位一体的教学场所和实训室,将专业课教学从课堂移入一体化实训室,这是硬件保障。其次,要能创设真实或仿真的工作氛围或教学情境,要能强化学生的职业思维能力和行为能力,使学生有对职业环境的敬畏感。第三,课程设计要注重教学过程和工作过程的结合,要融合航海文化、企业文化、船舶管理和技能训练,做到技能与素养的结合。第四,要建立一体化教学效果的测评标准和教师一体化教学能力的测评标准。
        我院已经把“教学做一体化”作为山东省名校工程建设的核心内容进行推广,师资培养、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训室建设都是围绕“教学做一体化”而展开的。我认为,“教学做一体化”能够做到知识、技能和职业态度的有机结合,能够实现融素质教育于专业教育的目标。在海员教育中,这种教学模式会有无限的生命力。
        通过专业和专题培训,提升海员的适任能力、适岗能力和航运企业的综合管理能力
        培训是职业院校提供社会服务的途径之一。职业院校通过培训服务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获得了社会效益,提高了办学活力和办学水平;企业通过培训获得迫切需要的可用、能用、好用的各类人才,满足了企业人力资源发展的需求。培训以最经济的方式支持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彰显了价值。
        我院是一所航海职业院校,海员教育与培训是学院的特色和传统。我院有一批跟踪研究国际公约和国内法规的老师和研究人员,并且能够迅速的把公约要求与企业需求结合,转化为企业需要的各类培训。如在马尼拉修正案履约过程中,我院是国家海事局指定的第一家开展过渡期履约师资培训的学校,是山东省第一家开展过渡期适任培训的学校。我院把海员培训的链条延伸至船员适岗培训和船舶管理人员培训,与企业合作,定制开发了各类资源管理培训、特定型号电子海图培训、轮机员补电培训、克令吊维修培训、Nabatesco主机遥控系统培训等专题培训,开发了针对船舶管理人员的MLC履约培训、船员心理健康培训、船员劳动安全保护培训等。在适岗和管理培训中,我们更多的采用适合于成人学习的培训方法,如案例式、体验式、研讨式的培训,增强了培训效果,受到了企业的欢迎。
        我认为,针对在职船员的培训如果只是为了获得一张培训证明,那就弱化了培训的价值,我们应该做的是将适任培训、适岗培训和管理培训有机结合,实现培训价值的最大化。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企业的青睐,促进新的培训项目的开发,形成海员继续培训的良性循环。
        通过科研和开发,引领新技术和新方法在企业的应用
        职业教育具有服务于企业技术创新的社会功能。学校通过科研服务,促进了新技术、新方法在企业和院校之间的转换,企业实现技术升级、管理更新,老师的研究和学术水平得到提升,教学和培训内容得以不断更新。
        我院是中远集团技术研发中心的分中心,学院立足“科研工作为企业和教学服务”的宗旨,承担了大量的教育部、交通部、山东省、青岛市、中远集团以及港行企业的应用型研究课题和科研开发,学院坚持科研工作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为企业发展服务,为企业员工和管理人才的培训服务的“三服务”理念,成立了海事公约研究所、航海英语研究所、船舶节能减排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开发的船舶AIS模拟器和液化天然气船液货操作训练仿真器分别荣获中国航海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和二等奖,直接用于海员教育和培训;开发的驾驶台和机舱资源管理、轮机员补电项目、航海英语等级考试直接用于企业培训和考试,为企业创造了价值。
        我认为,科研开发是职业院校引领企业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的一种桥梁。通过研究开发,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在船舶上的应用会及时转化为海员教育和培训的内容,促进航行安全、环境保护和船舶营运效率的提高。
        通过校企联合,促进校企资源共享,培养高素质的企业员工
        海员教育的职业属性决定了其与行业、企业的不可分割性,决定了校企联合的必然性。去年,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对我院办学调研报告批示道:“企业在发展职业教育中的作用不可替代。”校企联合有多种形式和内容,可以有集团化办学、订单式培养、校企师资互培互聘、共建实训实习基地、合作培训、合作科研等。
        我院是中远集团投资兴办的航海职业院校,具有校企联合的先天性优势,学院这些年的建设和发展得益于校企联合。例如,通过订单式培养,我们和中散等航运企业一起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招生,共同施教,共同传承企业文化,共同促进学生就业。在教学内容上,不仅覆盖公约法规所要求的适任内容,还有企业要求的针对特种船型的适岗内容。随着深圳远洋和学院共建的两艘实习船的下水运营,订单班学生将优先到船上进行认识实习,学生不知不觉中就受到了企业文化的熏陶,这样的毕业生必然“上手快、用得上、留得住”。
        我院已于去年12月成立校企合作理事会,今年5月我们又成立了校企合作理事会秘书处,目前,有45家企业和行业协会成为理事单位,其中有7家中远外企业,我们将发挥理事会的平台作用,提高与行业协会和企业开展各类合作的能力和水平,使校企联合的形式和内容向更深层次迈进。在此,我也热忱的欢迎各位企业家加入到我院的理事会中来,共同为中国航海教育的发展献计献策,实现合作共赢。
        通过云教学,促进自主学习,延伸学习空间
        我还要简单推介一下一种新的学习模式——云学习,我觉得这种模式会导致学习的变革,会冲击传统的海员教育与培训模式。
        为促进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我院从2013年下半年起引进和推广云空间教学,借助网络和现代先进的通讯设备,将部分课堂教学和实训室转移到网络空间。学生学习、作业、研讨和实训可以通过网络的形式得以实现。如在海员教育培训中,我院航海系魏伟教授在云空间上实现了船舶通信设备操作过程仿真和通信过程的全仿真,创造性的建立了可以“在线”运行的船舶通信系统模拟器,供学习者在任何时间和地点模拟和训练。目前,魏伟教授正在开发设备操作的“微视频”以及集文字、声音、视频于一体的多维课件。
        我认为,基于网络和通信技术的教学可以实现全天候、全时空的学习,拓宽了课堂和实训室,可以很好的解决海员流动性大的矛盾,满足海员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我坚信,只要有好的课程,好的课件,这种学习方式一定可以受到海员朋友们的欢迎,我们也愿意跟大家分享我们的云教学空间。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对海员教育培训的发展我充满信心,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员我院自感责无旁贷。我认为,要提高国际竞争力,我们不能输在海员基础教育与培训的起点上,不能输在海员继续教育与培训的过程中。为此,我提出以下建议:
        1. 发挥行业协会、区域性航海教育联盟在海员基础教育中的引领和指导作用。行业协会是最贴近企业生产和社会服务实际的组织,在航海方面有航海学会,有船东协会,有交通教育研究会等,希望能有一个较为综合的行业机构,协调与教育部门、交通运输部门、劳动与人力资源部门等的关系,在船员供需预测、岗位质量标准、培训机构准入与规模控制等方面进行研究,促进航海教育与培训有序发展。同时,山东省是一个船员大省,有丰富的海员教育培训资源,可以按照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成立区域性航海教育联盟,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提高整体教育培训质量。
        2. 积极开展海员教育与培训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海员是国际性职业,提高中国海员在国际劳务中的份额,就要首先让国际社会了解中国海员,而海员教育与培训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就是一个可以先行先试的窗口。去年年底,我院加强了与英国南泰恩学院的交流,今年2月底-4月初,我院两名教师到该学校进行教学交流,在英国航运界引起了较大的反响。5月份,南泰恩学院的两名教师又到我院进行了交流。通过这样的交流,必然会让国外航运企业更加了解和认可我国的海员教育与培训。我们还可以通过引进国外经过专门机构认证的培训课程,提高我国船员在国际社会的认可度,希望能有这样一个机构能在这方面进行协调。
        3. 关注信息技术在海员继续教育与培训中的作用。开放式和个性化的学习势在必行,基于信息技术的海员教育培训对传统的教学必然会带来挑战。我觉得从发展的角度看,这种学习模式会逐渐被国际公约和国内法规所接受,我呼吁从国家层面对这种新的学习模式进行分析、研究、规划和指导,形成各类标准,完善课程评价和学习评价机制。
        4. 鼓励和促进校企联合,按照国际市场的需求培养人才。校企联合的关键是构建校企利益共同体,企业的最大利益是获得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运人才。校企联合需要政府、行业、企业和社会的支持,要通过校企联合解决一些影响教育培训质量的瓶颈问题,如实习船的问题。我们曾经多次呼吁建立国家实习船队,在2012年国家教育部和交通运输部的联合发文中,也提及这个问题,但是一直得不到解决。我觉得可以通过校企联合建立实习船基金的模式予以解决,政府拨付一部分,企业出一部分,学校出一部分,“谁出钱,谁受益”,用人单位可以采取购买公共服务的模式购买实习服务。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航海教育的发展时不我待,让我们趁着职业教育大发展的东风,遵循航海职业教育的规律,不断创新海员教育培训的模式,深层次推动校企联合,从基础和源头做起,为打造一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员队伍贡献我们的力量。
        谢谢大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龙船学院
发表于 2014-10-8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中国的教育积重难返谈何容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8 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
说来惭愧,我竟然对马贵川木有印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标签|免责声明|龙船社区

GMT+8, 2024-11-14 23:00

Powered by Imarine

Copyright © 2006, 龙船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