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468|回复: 36
收起左侧

小议泰勒制与标准化(9月26日更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19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浙江台州
1标准化与泰勒制的出现
前段时间挨踢(IT)界曾经流行过这样一段话:NB企业制订标准,SB企业服从标准,DB企业没有标准。原话记不清了,大意如此,请同志们重点领会精神。

实际上,我认为这话更适合于工业界。在工业中,标准就是一切。确实,没有标准也就无工业可言。如果一个单位生产出来的产品中没有一致性,那么它只能称之为一个手艺人,即便它有着成百上千的人员。不,或许连手艺人都算不上,因为一个好的手艺人会让主顾放心地知道自己所买回去的东西能够达到怎样的水准,即使这是一个极为主观粗糙的标准,比如说:陶罐会很光亮(虽然不是说达到St3),罐口和罐底很圆(虽然不是说径向公差小于0.03),等等。标准,让顾客知道自己可以期待怎样的商品;标准,让工厂知道自己应该提供怎样的产品;标准,让供应商知道了应该提供怎样的原材料……标准,是手段,也是目的。符合标准,万事大吉;不符标准,万事皆休。就这么简单。

于是乎,标准化成了工业企业的命,用标准的设备、标准的流程、标准的原材料……来制造出标准的产品,也就是用标准来形成标准。只可惜在这个看似完美的链条背后还有一个巨大的黑影隐现,那就是:操作设备、执行流程、筛检材料、进行制造……的“人”。他,这个如此关键的角色,居然还没有被标准化!

人,居然成为了机械大合奏中的不和谐音。(对此没有直观感性认识的同志,请参看卓别林的《摩登时代》)他所造成的误差,使得对齿轮精度最后2丝的要求、使得对轴承直线度小数点后第四位数字的测算、使得对原材料中个别元素的毫微克计较,简直全都变成了无聊的笑话。难道要让如此多的标准化努力、如此巨大的投入毁于一旦吗?对此弗雷德里克·泰勒挺身而出,提出了响亮的回答,不!且慢,有同志会说,这个泰勒的研究不是关于提高工人工作效率的吗?不错,他的目的确乎如此;但是他的手段呢?标准化!人的标准化。

把人也标准化了,或者说把操作行为标准化了,就把方程式中一个巨大的变量来源消除了。最后一个薄弱环节也被量化了,可测量了,也就是可监控、可调节了,标准终于可以在标准化的链条上畅快滑行了。


不成熟想法,欢迎批评
未完待续

[ 本帖最后由 大将 于 2008-9-26 11:18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3 +1 收起 理由
造传人 + 3 + 1 能主动发帖,挺不错。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龙船学院
发表于 2008-9-19 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先加个标签,等着阅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20 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台州
给我上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2 0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刚从火车上下来,乘着破旧的小城市TAXI,赶到我们在浙江的项目组驻地,就迫不及待地打开了电脑上这里看大将的这个话题,果然没让我失望,有内容了!

今天困困的,竟然提不起精神来思考,可能路上太累了吧。我看到大将说的人的标准化的问题…… 这让我想起了上上周,我为了了解客户工厂的制造流程,去客户工厂参观,竟然看到他们的车间里有1/3以上的配件加工,是由一种日本产的黑色机器人在忙碌地进行着,很惊讶那种快速、精细和动作划一的壮观景象,跟未来世界似的,真是大开眼界。

今天不多写了,脑子转不动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22 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台州

回复 4楼 造传人 的帖子

下面就要讲到机器人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2 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台州
原帖由 造传人 于 2008-9-22 00:40 发表
刚从火车上下来,乘着破旧的小城市TAXI,赶到我们在浙江的项目组驻地,就迫不及待地打开了电脑上这里看大将的这个话题,果然没让我失望,有内容了!

今天困困的,竟然提不起精神来思考,可能路上太累了吧。我看 ...

造传人:是浙江哪个厂?规格那么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2 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大将,继续发挥,机器人也可以,顺便了解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2 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新的时代即将来临

劳动合同法的实施,让我意识到或许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劳动密集性行业即将拉开劳动者与机器设备争夺就业机会的序幕.传人所述让我感觉到了这一刻的逼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2 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要买得起机器人用于生产制造,还是需要资金支撑的,而且先要有一套相对完备的管理体系和标准来支撑。

机器人是很昂贵的,依照目前的人工智能水平,机器人还没到达到《终结者》那样的智慧可以进行自我调整、自我修复,所以现在的机器人在日常维护、维修等方面都是非常费钱的,这跟制造效率、产品价值等方面会有很大的关联性。虽然我们说一条大船的价值也是挺高的,但船毕竟太大,整体工艺太过复杂,施工环境也不利于机器人的健康,要达到在施工现场进行全船作业,是非常不实际的。

目前在造船业,机器人可能只适合当电焊工走走船体的直线、曲线,或者拖带一下配电电缆(听说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26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台州
2泰勒制在管理学上的意义
泰勒制绝对不仅仅是对所谓“账本底线”做出了贡献。

诚然,泰勒制的第一目的和作用是消除无效劳动,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却逐步形成了这样一个思想:操作也是可以标准化的。或者说,人,也是可以按照程序操作的。这一思想为彻底的机械化铺平了道路。从此之后,人可以被看作是又一种机械了,于是管理层对他们的要求和期望也向着机械看齐了。

从此以后,工厂所需要的不再需要一个个熟练掌握司炉、铲土、缝纫等各自不同能力的人;他们只需要一种能力,那就是被“编程”的能力。通过对不同标准程序的学习,同样的人就能进入不同的职位。由于程序是标准的,工人也就具有了可互换性,从而削弱了工人作为“技巧占有者”的谈判地位。同时他们也具有了成为“万能机械”的可能。这或许导致了工人地位和工资的下降,或许导致了就业大门向更多不掌握技巧的工人敞开,又或许是二者兼有,具体情况不是本文重点,在此不展开讨论。至少,泰勒制在当时社会造成了巨大影响,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

对于工人来说,他们的命运想必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一点可能是,他们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专家的摆布。不仅他们的一天下来需要完成多少工作量,就连他们将能够劲松愉快地走回家还是比过去更加腰酸背痛,在很大程度上也要取决于专家的水平和心愿了。当然,这种工人自主权的丧失也是后来泰勒制遭受抨击的原因之一。

可以想见的是,既然工人也变成了机械,那么对他们的“加工方法”必然也就要成为标准化的工作对象。于是乎,大批量的工人供给与流动成为了可能,这必然也对管理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管理更大规模的生产?如何将更多的产品销售出去?如何确保“工人机械”的供给?如何防止他们的流失?这最后一点或许是他们最头痛的问题之一了。因为现在工人可以适应更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种类,只要新地方对他进行“重新编程”。这真是一个很有讽刺意味的现象:因着同一个原因,工人一方面丧失了在岗位内部对于工作方式方法的自主权,另一方面却又有可能获得了不同企业以及不同岗位之间的选择权。

[ 本帖最后由 大将 于 2008-9-27 06:5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6 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插一句:按我目前负责的项目来看(某个非船舶制造的大型制造业),工人的流失还有着其它几个怪异的原因,而这些怪异原因据说已经成了当前的主流,工人的流出已经不是以往所认为的工资待遇问题了。具体我不在这里展开说了,等我忙完,我另开一帖来说这个工人流动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26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台州
拭目以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26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台州
基本上我是认为技能的标准化使工人的大量流动成为了可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27 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宁波
原帖由 大将 于 2008-9-26 20:23 发表
基本上我是认为技能的标准化使工人的大量流动成为了可能


这两天忙死了,事情不做完就不能去旅游啊,所以…… 熬熬就过去了。先在这里跟帖讨论吧。

你的说法是正确的,在一些开发区里面,这种操作工因技能标准化而随意换工作的现象非常多。但造成这种换工作的更深层原因却不是因为待遇。随着制造业标准化体系的建立和推行,很多企业的同类操作工岗位连工资都差不多,这样一来,工人反倒不是因为待遇不等而流动了。

我上次去中山跟客户交流,得知目前操作工换工作有两大比较意外的原因,我还没归纳总结出来,我觉得这个跟80、90后的观念相关,正打算抽空作深入思考。改天再说,节前一点儿都不想动脑筋了。

[ 本帖最后由 造传人 于 2008-9-27 19:4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22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好贴 见识见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6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呵呵 楼主忽略了客户的需求
   我们的时代和泰勒的时代不太一样,在泰勒的时代的生产力水平刚好满足那个时代的需要,可以近似地认为,客户的需求是固定不变的,因此,你完全可以使用标准化作业来完成产品生产的过程,由于生产力有限,客户的喜好影响不了产品的生产.
   但是,在现在客户的喜好绝对是影响产品销售的重要因素,仅仅考虑标准化肯定是行不通的,竞争的压力逼迫你不得不随时更改自己订下的标准.(所以看到了吧,我国大部分船厂生产的时候整天都是改来改去的,因为没有讨价还价的资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0 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台州
很高兴看到yaodao对我的题目感兴趣
我这里主要是探讨人的标准化和物的标准化,至于这些做法是否适合今天的时代,并非讨论的主要焦点
但我还是简要说说我的看法:标准的意义就在于在时间和空间范畴内维持相对稳定。只要是按照同一个规范生产的螺丝母,不论是10年前在德国生产的,还是昨天刚从郑州下的生产线,都应该能够套在同一个螺丝钉上
至于顺应时代变化,则更多的是通过标准的更替来实现的,那会是又一个很有意思的课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22 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这是同一个话题

同意楼主的看法:标准的意义就在于在时间和空间范畴内维持相对稳定.
但偶认为以现在的科学管理技术水平不可能完成对造船之类复杂工业的标准化行为进行规范的,或者说,由于技术更新换代的迅猛性,使得标准的相对稳定在造船之类的重工业里是无法实现的.
毕竟,螺母不是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2 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台州
问问船检,没有标准成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2 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台州
或者说“规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标签|免责声明|龙船社区

GMT+8, 2024-11-15 20:39

Powered by Imarine

Copyright © 2006, 龙船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