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割线------------------------
本土团队的妥善衔接
A迅速招揽到了一批非常强干的技术团队,但是三种因素使得刚开始转型的时候员工情绪很不和谐。首先,由于海工是以设计为核心,生产跟着设计走,设计跟着销售走,而销售也需要技术团队的鼎力支持。因此,某种程度上,生产部门的地位被大大地削弱,新加盟的设计团队的地位被大大地提升。其次,公司内部普遍缺乏对海工和船舶建造相关的管理模式的理解。而且大家普遍觉得现在修船市场那么好,有必要搞转型吗?而且一转型就做海洋钻井平台建造,很多技术基础非常雄厚的企业都不能在这个高端市场有所作为,一个做修船的企业怎么可能呢?最后,这种不理解的情绪在整个新加坡团队加入之后更加明显——为了能够吸引新加坡籍技术骨干加盟,A给他们的工资往往高于其他同行一倍以上。
因此,对本土团队做出妥善的安排是必要的,A的做法是以年龄为线索分别做工作,给青年更多的机会,给中年更多空间。
(1)选拔内部优秀青年海外跟班学习
青年员工对于引进人才的心态更为开放,A就倡导“做得越多、学得越多”理念,激励青年在与引进人才的工作中吸取经验学习海工知识。A从优秀青年中选派A技术中心4名年轻技术设计人员赴英国与全球知名的英国海工模块设计企业DPS公司联合开展某型FPSO项目的联合设计,使年轻海工设计人员有机会与国外优秀团队并肩工作,对海工高端模块设计理念、设计项目管理等进行全方位的学习交流,从而有效提升A高端海工模块设计实力,为未来中远海工事业发展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2)选拔内部优秀中青年管理人员参与MBA班
海外人才引进后,中青年管理人员需要更多的培训福利,第一是激发他们再学习的积极性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第二是弥补他们与海外引进人才之间的知识结构差距,第三是“补偿”他们因为引进人才而产生的“失落”,联合办MBA班培训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A和上海海事大学联合举办EMBA、工程硕士培训班,A集团本部及下属企业选派25名干部员工成为上海海事大学EMBA班学员。 为加强海工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和培养力度,提升海工领域核心竞争优势,进一步奠定A在国际海工市场和国内海工装备制造领域的领先地位,A海工专业及项目管理脱产培训班在青岛远洋船员学院隆重开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