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8-8-14 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我本意并没有贬低你的意思,对一个新毕业的学生水平一定不会高的,因为这个行业要靠实践积累,我刚毕业的时候水平一定比大家都烂,因为我根本不知道什么叫舱璧,什么是水平桁,但是人如果在一个好的环境中是可以很快提高的,但是我认为北京民船中心那个地方并不应当是想从事船舶技术方面人的首选,因为那里不会给你提供快速成长的沃土。
当然人各有志,有人愿意作行政性的事情,到那里去也没有什么错误,但是我认为北京民船中心根本就没有资格去评判一些事情,就像北京船总中很多人都没有见过大船的样子,却总是提一些改进船舶建造的指导意见。与中国足协是多么像啊。
民船中心成立的前后情况,现在很多年轻人并不是非常清楚,我简单介绍一下,也可以说扒一下它的皮,以前船舶系统称为七院,所以我们的研究所都以7开头,当时各个研究所的分工非常明确,例如701负责什么,702负责什么,703,704,705,706,707,708,709,710,711,713,715,716,719等等,那么这样北京船总负责各研究所的工作协调和任务分配,当然那个时候各研究所对船总的调度部门唯命侍从,因为这里掌握他们经费的生杀大权,船舶总公司解体成立南北两大集团,同时各个研究所自主性极大的提高,直接从市场和国防争取项目,那么当时负责调度的这个部门,肯定是非常郁闷的,一下子从爷爷变成了孙子,但是这个时候这个船总的部门调度功能已经没有了,但还是能够掌握一些科研项目的分配,(在现在科研项目是来钱快又不负责任的事情),有道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干脆成立一个部门算了,所以这个部门就产生了,部门的领导多数是由船厂中的怨士组成,产生之后一直处于非常尴尬的局面,主要是没有有能力人,管理制度僵化,这里我举些事实,民船中心大连分公司总经理当时是张钟林后来辞职了,我听说现任总经理不能决定自己员工的工资(可信性应当比较高),民船中心现在主要是从船厂要一些设计工作,所以大连船厂对其比较感冒,因为本来自己能够作的工作,上面非要把这部分工作拿给民船中心,然后再给船厂要设计费用。再有就是科研费用,去年从大连厂靠上级施压得到18万散货船的结构设计工作,规范计算是白玉刚白总(哈尔滨工程大学毕业)负责,详细设计由于博((哈尔滨工程大学毕业)负责,结构分析由郝金凤(哈尔滨工程大学毕业)负责。
最后祝民船中心蓬勃发展,尤其是大连分公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