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士敬:乙型病毒性肝炎是可怕的传染病吗? 解放军三○二医院中西医结合肝病科主任、主任医师 刘士敬博士
在国人心目中,乙肝是一种可怕的传染病,基于这种错误的认识,乙肝患者在就业、上学等方面受到许多限制,在许多人际交往活动中,受到歧视和冷遇,这实在是不公正的,也是欠科学的,彻底扭转和纠正长期以来社会对于乙肝认识的种种误区是十分必要的,也是还乙肝患者以清白的第一步。从大量的社会和临床调查中,我们发现我国乙肝发病的重要特点是家族聚集性,乙肝高发的主要原因是按照血缘关系进行的“代代相传”,医学上称之为“垂直传播”,乙肝的传播具有明显的种族和种系特征,一般或密切接触(握手、共餐、接吻、性接触等等)都有感染乙肝病毒的机会和可能,但是引起乙肝显性发病的几率很小,感染者如果早就接种过乙肝疫苗,并有相应的保护性抗体形成,乙肝病毒对机体无任何威胁;如果未接种过乙肝疫苗,一旦感染乙肝病毒,绝大多数感染者机体表现为一过性的亚临床过程,感染者没有任何特殊不适,只是在日后的偶然查体时发现乙肝病毒指标中抗体项目呈阳性,表现为既往感染者形式,成为现症感染者(乙肝患者)的例数极少。基于以上诸多原因,最近国内外医学界将乙肝划归为感染性疾病,如果不再沿用传染性疾病这一称谓,可以明显减轻乙肝患者的精神压力和纠正社会上对乙肝患者的种种戒律和歧视。
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和调查,我们发现了许多重要的现象,这些现象和事实向以往一些定论和概念提出了质疑和挑战,乙肝是传染病吗?乙肝到底传不传染?
现象1:随机调查了门诊和住院的已婚乙肝患者及其配偶,共计263对,条件是结婚5年以上,生育有子女,患者配偶及子女均未注射过乙肝疫苗,调查结果发现乙肝配偶同为乙肝患者(现症感染者)的只有13例,占5%,对这13例同为乙肝的夫妇进一步调查,发现其中7例,夫妇双方的家庭也有乙肝家族聚集特点。但是263位被调查对象的子女中患有乙肝几率较高,达到45%(118位),这一调查结果和其他外地同行所做的类似调查结果大致相同,具有代表性。根据调查结果,人们不禁要问:乙肝如果是传染病,为什么乙肝患者的配偶几乎都不得乙肝呢?乙肝患者和其配偶朝夕相伴多年,甚至于几十年,夫妻亲密无间,血液接触、体液接触、性接触再所难免,可乙肝患者的配偶怎么就总也不得乙肝呢?这说明各种接触不是导致乙肝发病的主要原因,可是乙肝患者的子女们却较易得上乙肝,这提示乙肝传播有可能存在有种系及遗传因素参与。
现象2:随机调查门诊和住院的125位乙肝患者,发现乙肝患者的家族聚集现象及其普遍,聚集现象有明显的血缘特点,即祖父(祖母)或外祖父(外祖母)—父(母)—儿女—孙子(孙女);兄—弟—姐—妹;伯(叔)或姑—侄儿女;舅(姨)—外甥(外甥女)。125位乙肝患者可直接提供明确的家族聚集现象者达到68%(85位),对于不能直接提供或否认有家族乙肝聚集现象的其余40位乙肝患者进行进一步调查(即二次确认:深入患者家族内部,首次或重新对其家族成员进行乙肝病毒指标普查),又发现了17位乙肝患者有家族聚集现象,这样,在125位被调查的乙肝患者中具有明确家族聚集特点者占81%。具有明确乙肝家族聚集倾向的家系中,100%的患者都有血缘关系,而家庭成员中的非血缘关系者,如患者的配偶,尚无发现有乙肝者。
现象3:随机调查住院乙肝病例378例,真正的急性乙肝病例只占7%(24例),如果接触乙肝患者容易得上乙肝的话,怎么只有极少数的人,表现为急性乙肝,并且这些急性乙肝病例几乎都能彻底自愈。慢性乙肝病例高达93%,能够彻底痊愈几乎没有,绝大多数病例自幼感染了乙肝病毒,由于免疫耐受常无任何肝炎表现,至成年后开始发病,中间相隔多年,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早已发生多处基因整合。成年人接触乙肝病毒的机会极多(就餐、共事、公共用具等等),但是极少有人得乙肝,这一事实生动说明乙肝传染的问题主要应追溯到年幼之时。
现象4:在被调查的乙肝家系中,我们发现了4例不同的乙肝患者家系,由于种种原因(妻子或丈夫无法生育等),领养了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子女(共计6人,有两个家庭分别领养2个孩子),领养时,小孩的年龄为15天~2月,现小孩逐渐成长,年龄6~12岁不等,6个孩子无一患有乙肝。乙肝养父(养母)亲手将养子女带大,接触之密切程度无需言表,为何小孩没有得上乙肝?
现象5:随机调查3~14岁乙肝患儿58名,对其父母进行乙肝病毒指标检测,其中属于现症感染者父亲或母亲有31名(占53%),属于既往感染者父亲或母亲有24名(占41%),可见乙肝患儿有相当一部分可以明确来源于母或父的垂直感染。
现象6:科研表明乙肝孕妇所育胎儿发生宫内感染的几率较高,对引产的胎儿肝脏组织进行分子杂交检测,发现宫内感染的几率大于60%,过去认为乙肝“小三阳”的孕妇一般不会发生宫内感染,现在使用聚合酶联反应方法检测胎肝,发现宫内感染的几率高达40%,宫内感染乙肝病毒的机制可能是:胎盘渗露和胎盘感染。另有科研表明乙肝父亲的精液中含有乙肝病毒,并对父亲是乙肝,母亲正常并怀孕,由于某些原因而引产的共计8例胎儿肝脏组织、淋巴组织等进行检测,发现胎儿肝脏等组织都可检测到乙肝病毒,该病毒与其父亲所携带的病毒有同源性,说明乙肝不仅可以通过母婴形式垂直传播,也可以通过父婴形式垂直传播。
我国乙肝人数约占总人口数的10%,多来源于年幼时(包括一部分宫内感染者),年幼时一旦感染乙肝病毒,容易慢性化,长期携带乙肝病毒,主要由于年幼之时,机体免疫器官发育不完善、免疫机制尚不健全,无法识别和清除体内的乙肝病毒,乙肝病毒极易潜入肝组织,并与肝细胞发生基因整合,一旦多处发生基因整合,很难彻底将病毒清除。乙肝发生存在的家族聚集性及家族内部依照血缘关系沿袭的乙肝病毒感染发病,说明乙肝病毒感染发病与遗传基因有一定关系,有相当一部分人群基因有缺陷,对乙肝病毒易感。乙肝病毒威胁的最主要对象是小孩(新生儿、胎儿等),乙肝病毒对于成人威胁不大,成人一般都有相对健全的免疫体系,乙肝病毒一旦入侵,可以通过体内免疫调动,将病毒清除,这就是为什么乙肝配偶几乎不得乙肝的原因,在我国感染过乙肝病毒,自然形成表面抗体或核心抗体阳性者高达60%左右。
如此说来,乙肝的家族聚集性十分突出,家族中依据血缘关系代代相传,那不是也十分可怕吗?这不是意味着乙肝患者不能结婚生育吗?其实这种担忧是不必要的,因为乙肝患者生育的子女,及时按计划免疫方案进行免疫预防,所生育的子女几乎都可以免受乙肝之苦。具体做法是:新生儿出生后及时给予乙肝疫苗接种(按0、1、6方案实施)并注射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在这里,值得特别强调的是免疫预防乙肝,不仅仅是乙肝患者家族成员的事,这是一件涉及到子孙万代、利国利民的大事,我国计划免疫规定,所有的孕妇都要检查乙肝病毒指标,都要根据相关规定,对新生儿进行乙肝疫苗接种,这是彻底杜绝和根除乙肝的唯一有效途径,所以任何单位和个人,尤其是妇幼保健和医院产科,必须严格、全面、认真实施乙肝疫苗的接种工作,接种工作必须遍及祖国大地的每一个角落,如果这一免疫计划得到不折不扣的实施,再过50年,我国可以彻底摆乙肝大国的处境。
现在把乙肝归入感染性疾病的范畴是及其重要和有意义的工作,感染性疾病相对传染病来说,范围更广泛,另一方面,避免反复使用“传染病”这样一个容易引起民众恐慌的词语,可以缓解和纠正乙肝患者的心理压力和社会误解。乙肝并不是象人们想象的那种可怕的传染病,它是与遗传基因易感性相关的、主要威胁免疫机制不健全年幼者的感染性疾病,现在存在的绝大多数患者都是慢性病例,自幼感染,潜伏伺机而动,少部分病例可能向肝硬化、肝癌方向演化。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主要原因就是有基因等因素参与乙肝整个过程,现基因治疗已开始起步,预计在不久的将来,乙肝这一顽疾终将被攻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