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夏侯
收起左侧

呕心沥血,浅淡船厂在低谷时生存下来的唯一出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24 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老侠客 发表于 2012-8-24 18:58
我之所以对此帖比较关心,发表议论很多,是因为楼主的观点和我一伙伴(推测和楼主一个专业)极为相似,我们 ...

我觉得你们应该是结构专业出身的,不谈为什么,只是感觉。
整个主题我一字不落的全看了,部分贴子还可能看两遍、三遍。很多东西很认同,也有很多东西的确太虚乏了。
其实不管是基设、详设还是生设,简单化一点的办法我觉得就是图纸目录,如果把图纸目录编得尽可能完善,很多东西就自然清楚了:深度、界面、技术含量等等。
至于大范围的管理,我还是觉得不是在这里可以讨论出来的,毕竟出现在这里的人,并不是能够说一不二的人,我们都有点自欺欺人的自认为站得高,看得远。事实上在“权”看来,我们仍然是过家家。
设计只是造船的一个方面,的确,目前很多厂都是生产说了算,从一个侧面可以反映出来,就是相同级别的人,生产的工资比设计的高——个人认为这个是不可持续发展的。
生产总会出错,出错总会有三个方向可以推:设计、采购、动力,于是乎,生产的东西出来了,他们的功劳,生产的东西拖了甚至出不来,别人背黑锅面且背得很牢靠很沉重。
但是这个有多在的错误呢,也不见得,毕竟生产是一块板一块板、一根管子一根管子整出来的,是直接能够见到效率的东西,更重要的是直接能见得效益的东西。所以生产很重要,也没太大的不对。
其实反过来,造船只有一个大方向:从概念设计,到报价设计、详细设计、生产设计,到生产、交船。这个方向是不可逆的,因为屁股决定不了脑袋。我想说的是生产设计,其实很重要,仅次于生产。为什么?有人认为只要仔细、耐心就够了,这些远远不够的,生产设计需要智慧,需要经验,需要创新,需要理论,需要对造船系统的了解,否则放一个斜梯发现撞头、放一个阀发现永远无法操控,放一个肘板形成一个死角等等。因为国内的施工人员普遍技能不高,因为我们的图纸要更细化,要傻瓜式,但真正能做到傻瓜式吗?还差得远呢!
……
不想说了,洗洗睡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龙船学院
发表于 2012-8-24 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夏侯 发表于 2012-8-24 22:48
很搞笑的是,总有人喜欢会去猜测我是哪个渣子船厂或哪个中等船厂的;或有人去猜我的专业。

我可以郑重的 ...

您这个不对了,有点破罐子破摔的感觉,如果如您所说,都是百度得到的话,标题就不应该写成“呕心沥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4 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令狐煜 发表于 2012-8-24 12:48
我也认真一回
我承认黄埔是个好厂,产品线非常丰富
军品、工务船、海工都做的不错

非常支持,八号桥旁边的故事并不是大家简单的看到的那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4 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行情没有办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5 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无论如何,得顶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5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仔细看看大家的评论,时事才是最终答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5 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仔细看看大家的评论,时事才是最终答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5 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台州
大楼偏了,就此打住或另开个贴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5 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江门
亮点(龙穴也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5 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sdgxxtc 发表于 2012-8-24 22:55
mark

我昨天已经说了打住,所以就不参与具体问题的讨论了(互相观点已经明确了)。

这里是向你解释一下,我猜测你专业\职位等等,是因为我喜欢“读帖识人 ”,因为从你的观点,一直没判断准确,所以才想问问你(我觉得不算隐私),如有冒昧,鉴谅!

你刚才说了你是“自由职业者”,这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我百分百判断错了,完全没想到。

最后,我也郑重地说吧:我也是自由职业者(您也是),我的意见大都是我亲历或根据实践观察得来的(您说您是百度的)。
不过,我自由职业时间可能比你长,我仅“自由”的时间就马上够15年了,一直从事设计(或相关)工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5 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刚才回复258楼,好像点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5 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billy 发表于 2012-8-24 22:12
有两点想说一下,
一,92年那会造的不是75000,就是02年,交出的也是74000,75000是后面改进的。
二,U ...



不妨GOOGLE一下,江南巴拿马型散货轮是什么时候杨名的,是什么时候江南巴拿马型散货轮技术图纸转让给沪东船厂;

没有记错的话,92年JNSY 还有两艘汽车滚装船(德国船东),还有4300CBM LPG(半冷半压), 很抱歉在我的上一个回帖中说的不准确。 但当年的生产目标没记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5 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billy 发表于 2012-8-24 22:12
有两点想说一下,
一,92年那会造的不是75000,就是02年,交出的也是74000,75000是后面改进的。
二,U ...



不妨GOOGLE一下,江南巴拿马型散货轮是什么时候杨名的,是什么时候江南巴拿马型散货轮技术图纸转让给沪东船厂;

没有记错的话,92年JNSY 还有两艘汽车滚装船(德国船东),还有4300CBM LPG(半冷半压), 很抱歉在我的上一个回帖中说的不准确。 但当年的生产目标没记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5 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billy 发表于 2012-8-24 22:12
有两点想说一下,
一,92年那会造的不是75000,就是02年,交出的也是74000,75000是后面改进的。
二,U ...



不妨百度一下,江南巴拿马型散货轮是什么时候杨名的,是什么时候江南巴拿马型散货轮技术图纸转让给沪东船厂;

没有记错的话,92年JNSY 还有两艘汽车滚装船(德国船东),还有4300CBM LPG(半冷半压), 很抱歉在我的上一个回帖中说的不准确。 但当年的生产目标没记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5 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billy 发表于 2012-8-24 22:12
有两点想说一下,
一,92年那会造的不是75000,就是02年,交出的也是74000,75000是后面改进的。
二,U ...


请您不妨百度一下,江南巴拿马型散货轮是什么时候杨名的,是什么时候江南巴拿马型散货轮技术图纸转让给沪东船厂;
没有记错的话,92年JNSY 还有两艘汽车滚装船(德国船东),还有4300CBM LPG(半冷半压), 很抱歉在我的上一个回帖中说的不准确。 但当年的生产目标没记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5 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billy 发表于 2012-8-24 22:12
有两点想说一下,
一,92年那会造的不是75000,就是02年,交出的也是74000,75000是后面改进的。
二,U ...

请您不妨百度一下,江南巴拿马型散货轮是什么时候杨名的,是什么时候江南巴拿马型散货轮技术图纸转让给沪东船厂;
没有记错的话,92年JNSY 还有两艘汽车滚装船(德国船东),还有4300CBM LPG(半冷半压), 很抱歉在我的上一个回帖中说的不准确。 但当年的生产目标没记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5 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billy 发表于 2012-8-24 22:12
有两点想说一下,
一,92年那会造的不是75000,就是02年,交出的也是74000,75000是后面改进的。
二,U ...

请您不妨百度一下,江南巴拿马型散货轮是什么时候杨名的,是什么时候江南巴拿马型散货轮技术图纸转让给沪东船厂;
没有记错的话,92年JNSY 还有两艘汽车滚装船(德国船东),还有4300CBM LPG(半冷半压), 很抱歉在我的上一个回帖中说的不准确。 但当年的生产目标没记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5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楼主的帖子确实写的很用心,也说到了重点上了。设计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说上船院等设计所出的图纸也越来越简单,也说明了类似于地方保护政策的东东,其实也从侧门反映了设计部门的不自信,怕被抢了饭碗,这个现象在哪里都一样,人之常情吗。这样的政策怎么去提高国内的造船水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5 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楼主的帖子确实写的很用心,也说到了重点上了。设计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说上船院等设计所出的图纸也越来越简单,也说明了类似于地方保护政策的东东,其实也从侧门反映了设计部门的不自信,怕被抢了饭碗,这个现象在哪里都一样,人之常情吗。这样的政策怎么去提高国内的造船水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5 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请问楼主是学什么专业的,工业工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标签|免责声明|龙船社区

GMT+8, 2024-6-24 20:15

Powered by Imarine

Copyright © 2006, 龙船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