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听中集来福士裁员减薪放假的消息,第一的反应是淡然, 该来的终于来了; 第二反应才是震惊,没有想到来的这么快
作为曾经的来福士一员,见证他伴随他一起成长、发展 ,亲眼见着他从默默无闻的地方小厂,发展到中国海工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的领军者。
这期间来福士的发展速度可以说是飞跃, 可以说是一日千里
直到这一天,2008年中集进入来福士,当然是以主人、以收购方的胜利者姿态进入。。。。
这一天中集麦伯良雄心勃勃的宣称要用十年打造一支世界一流的海工队伍,进入世界前列
言犹在耳,只不过是三年的短短时光,中集来福士进入了为生存而生存的阶段
令人叹息!!!
回头看, 中集的失败是中集企业文化的失败,是整体收购战略的失败!
中集倡导的核心价值观念是诚信为本, 可是在和来福士合作收购的过程中哪里有一点体现出他的诚信.
合作之处, 章立人/来福士和中集双方皆大欢喜,信心满满
章立人出于对中集的信任,收购的款项和实质工作尚没有完成和到位,就允许中集人员以观察员身份全面进入来福士,参与管理了解情况
这一了解, 中集发现这收购远没有想象的好,中集按照收购协议执行,要吃亏
适逢2008金融危机,中集开始运用收购协议中的诸多隐含选择条款,频频变更收购协议条款,章立人无奈只能步步被动选择,最终以中集的全面胜利而告终
这也是中集失败的开始,没有双赢哪里来的什么长远合作, 把合作伙伴的利益都算尽了,双方合作的基础也就没了。。。。。。
中集集团从07开始瞄上海工产业后,之后陆陆续续收购烟台莱佛士,根据中集集团网上披露的信息:
2008年11月3日,中集斥资6.36亿rmb 收购莱佛士17.86%;
2008年11月底,再斥资500万rmb收购莱佛士0.41%;
2010年1月18日和1月21日,中集对莱佛士在册股东以1.41美元一股进行要约收购,斥资8.3亿人民币分别收购莱佛士28。66%,3.08%的股份;
中集到今天,说到底还是一个做小本生意的斤斤计较的思路,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中集总是一心向内看章立人赚了多少钱,老想从对方那里抠出来一点。
双方合作是因为1+1 >2, 没有了章立人的全心合作,中集没有了市场,企业生存都成了困难
中集的优势,本来在流程管理,在成本控制
章立人来福士的优势,本来在国际化的视野, 先进的项目管理制度,在于灵活性
如果单纯以管理角度看, 中集需要向来福士学习的东西太多了,毕竟这是章立人数十年海工制造经验而建立的有效模式
可是这怎么成, 中集是来收购,来接管,来改造来福士的,所以才会有中集派驻各部门的心腹钦差,开初虽然多是副职,名义上是学习, 实质上个个自以为是,觉得了不起了,钦差大臣权力无边,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乖巧的见风使舵,提拔重用;独立坚持主见的,统统发配边疆,永不录用
结果是拿着集装箱的模式来造素以灵活性见长的海工项目
好的传统/管理系统没保留, 新的引进没有建立,流程管理需要一大批勤奋苦干的人踏踏实实去做基础工作,可是你看中集哪里会有人去做? 做秀争风的多, 卑鄙的小人多,即使来自中集的人,彼此也是挖坑陷害,乐此不疲
成功收购的基础是要学会使用和管理来福士的人,不要全靠中集自己的人。可是你看中集做的,把来福士的人赶走,把来福士的系统都改掉,自己作为门外汉,又没有实用的管理层和管理体系来替代。
最坏的管理制度也比没有制度的管理强,而中集恰恰选择了最坏的模式!
中集带给来福士的恰恰是国企最坏的一面,天天在运动,天天在琢磨人,研究人
来福士, 章立人看中的更多是绩效,工作有成绩,章立人就信任谁
中集来福士, 看中的更多是奴才,听话、溜须拍马是基本,派系最重要,跟对了领导,错也不为错;站错了队,对也是错
中集的存亡危机,是中集来福士的管理危机造成的,最差的选择是造成危机的这帮管理团队按照他们旧有的观念和选择,任人唯亲, 大浪淘金,留下的都是垃圾,淘走的都是精英。
看曾经的多少来福士“垃圾”,无奈和被迫离开了来福士后,都在新工作岗位做出突出成绩
作为来福士员工,希望中集少点创新和发明, 多看看自己管理的缺点, vp们多做点好事和实事吧
裁员减薪,请从中集的高管们开始,学学章立人先生吧,运营不好,只拿1元薪水.
没有订单,请中集负责市场的vp自动减薪,绩效0;人员管理混乱,员工不满意, 请中集负责hr的vp减薪,绩效0
可是这帮中集的老爷们养尊处优,指望他们改变也不靠谱!
没有中集的改变,也许明年的今天就是中集来福士破产之时!(备注2011年上半年亏损超过7亿)
但愿来福士一路走好! 兄弟姐妹们好自为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