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中国网》报道,社科院:去年100万高校毕业生仍未就业。1月3日上午,社科院举行“2008年《社会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社会形势报告会”,著名社会社会学家陆学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李培林等出席会议,详细介绍和分析当前中国社会形势。
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李培林:在就业方面来看,也就是从民生问题的第二个指标,现在总体的形势有所缓解,应当说中国就业最困难的阶段已经度过。所以说,现在初级劳动力市场上和前几年的就业形势有了很大的改变。一个是有限的短缺情况变得越来越突出,另外就是技术工人的缺口越来越大。但是另一方面,就业市场的紧张更多地表现在高级劳动力市场上,也就是说主要由大学生以上的城镇就业人员竞争的劳动力市场的紧张局面进一步加剧。2007年,全国近500万高校毕业生中,至今仍然有100万高校毕业生没有找到工作。这种情况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因为中国现在整个高校的毛入学率仍然只有20%多,经过多年扩招以后只有20%多,这种比例比起一些发达国家,比起周边的一些新兴的工业国家和地区还有很大的差距。所以说,我们不能够停止高校发展的步伐,因为这种停止会造成大量的教育资金向海外流失。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如何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将是继我们逐步解决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之后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难题。
读大学干什么?不就是想谋取一个理想的职业么,“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龙也好,风也罢,都只不过是为了让孩子有一个稳定的高工新的职业,让他们幸福的生活。老一辈人受苦受怕了,期望下一代都过上好日子,自己苦点为啥,勤扒苦做积攒一点钱,都搞了子女的教育投资,以致倾家荡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大学毕业就等于失业,这叫家长们怎么想呢?特别是贫困的农村地区的家长,几乎借债让孩子上学读书。有人说国家有救济呀,社会有资助呀,这些救助到底能够解决多大的问题呢?大家不言而喻。家长和学生都指望毕业后有份好工作来改变当前的拮据状态,怎么会想到毕业就意味着失业呢?
至今仍然有100万高校毕业生没有找到工作意味着什么?震撼着谁?现在农村流行读书无用的说法,宁可让孩子去打工也不愿意读书,有的义务教育没有读完就外出打工了,做童工,说是当徒弟,实际上就是不愿意读书。城市的孩子没有多大的出路,只好读书,现在虽说有职业技术学校分流,而大多是农村孩子为了谋职业兑现,城市里的孩子只要有条件的还是在坚持读书,但是读了什么用呢?有门路的自谋职业,没有门路就干望着,在家养着,这是长远之计么?特别是那些手持普通大学学历的大学生的出路就更难了。
中国应该选择“以就业为中心”的经济增长模式。单纯地把经济增长作为政府追求的目标,势必压制就业目标的实现,并造成得不偿失的后果。
“到底发出去多少份简历我自己也记不清了,但现在一点消息都没有。”2007年11月27日,坐在电脑前的张文(化名)的眼神里透出些许疲惫。
作为华东师范大学2005级中文专业的博士毕业生,张文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具体慎重的打算。他希望进入高校做一名教师。
张文对记者说:“我去过一次招聘会,就是在农展馆举办的那场,然而从此决定再也不去了,因为那种地方根本没有机会。”谈起招聘会现场人山人海的盛况,他还心有余悸:“不仅如此,那些参展的单位感觉也没有太多诚意,要求高得不合理,待遇却少得可怜。偶尔有几家好一点的,但只招几个人。”面对并不乐观的现状,张文依然沉着自信:“我不赞同现在社会和媒体都在宣传的‘先就业再择业’的观点,因为跳槽的成本太高。我清楚自己的实力和目标,也有信心可以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就业真难
毋庸置疑,火热的就业潮已然成为2007年冬天一个最显著的特征。
数据显示,2006年的高校毕业生达413万人,比2005年增加75万人,按70%的初次就业率计算,年内有124万人无法实现当期就业。而在2007年,高校毕业生达到了495万人。
有位应届毕业生提供了一副对联,上联是:“博士生,研究生,本科生,生生不息!”下联是:“上一届,这一届,下一届,届届失业!”横批“愿读服输”。
对联的内容虽然夸张,但在一定层面上,却反映了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据央视的调查,在接受访问的5296名大学生中,69.2%的人都表示:“如果暂时找不到工作,愿意在一家相对理想的单位零工资就业。”另一份调查结果显示,有1200家企业提供的信息是,34%的大学生求职只要求月薪1000元。
谈到今年的就业形势,扩招背景不能不提。4年扩招使中国高等教育总规模从1998年的643万人,增加到2002年的1400万人,已接近1998年美国1420多万人的高等教育规模,毛入学率由9.1%提高到15%,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而这样的发展,西方国家用了10年以上的时间才完成。
有专家认为,这个举措其实主要还是出于经济上的考虑,认为高等教育是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最有潜力的市场,是开拓新的消费领域的有力手段。从一定角度看,政府已把教育扩招作为解决经济困境的措施之一。
但是,国家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中国大学生就业课题组做过一个有趣的计算,假设平均每个大学生一年交费6000元,1000万个在校学生每年就可以“扩大内需”600亿元。但如果考虑到社会预期因此而发生的变化,全国初中在校生约6000万,若其中1/2准备考大学,就是3000万;加上高中在校生1200万,一共4200万人。如果为上大学作准备,每个家庭每年为每个学生平均增加储蓄2000元,加起来就是840亿元。二者相抵,内需反而减少了240亿元。
社会逐渐固化
随着社会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精英集团把所有的权力都控制在自己手里,把所有可以用来捞钱的机会也掌握在自己手里。
北京大学教授孙立平指出,中国的精英集团成了一个封闭的圈子。也就是说,你如果已经成为其中的一员,你就有机会继续瓜分经济发展中产生的种种机会和利益;如果你还没能进去,这个门对你基本上已经关上了。所以他把这一现象称为精英集团的封闭性。很多人以为,上了大学,受了好的教育,以后就有机会一步一步沿着社会阶梯往上升,这是任何正常国家的通例,但这个通例在中国已经不适用了。如果你不是精英集团的成员以及他们的子女,你再怎么样努力,受过再好的教育,也没有办法进入这个圈子。你不进这个圈子,你就无法分享这个圈子垄断的资源和权力,就无法通过他们这种特殊的夺取公共财富和他人财富的方法来快速致富。
今天中国的大学毕业生包括研究生的出路越来越窄,2002年,大学毕业生毕业后6到8个月内能找到工作的大概是70%,有30%找不到工作,他们基本上第二年也没法找到工作,因为第二年有更多新出炉的毕业生。以后每年大学毕业生的失业比例都在上升,2005年已经上升到60%,于是高校毕业生的即期就业率从此成为国家机密,不许公布,任何媒体不得报道。在很多地方,本科毕业生即便能找到一个就业机会,工资水平也是一年不如一年。现在在中部省份已经降到1000块左右,在西部省份像陕西有的地方已经降到800块,和东部地区的农民工工资差不多。
为什么中国的经济增长这么快,居然就吸纳不了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学毕业生?名牌工科院校毕业的,受过良好工程教育,本来应该是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最需要的搞技术研发的工程师,竟然也找不到工作。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的经济本身处于扭曲畸形的状态。所谓的畸形,就是说,为了维持高增长的需要,为了维护高增长的形象,政府创造了一系列支撑高增长的机会,但经济增长并未改善多数民众的生活状况,也未增加很多就业机会,同时还严重污染环境。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