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36|回复: 8
收起左侧

中国工业大奖企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7 07: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中国工业大奖获奖企业和项目:江南造船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的下属公司,是我国最大的船舶造修企业之一、国家特大型骨干企业和国家重点军工企业、首批40家国家级技术中心单位之一、全国首批6家技术创新重点单位和16家国外智力引进试点企业之一。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是国内外闻名的江南造船厂,诞生于1865年,在中国近代史上被誉为“中国产业工人的摇篮”。1994年,江南造船厂进入全国百家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试点行列,1996年顺利实现了公司制改造。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拥有船台4座、船坞4座以及主要生产设备近6000多台(套),能设计、建造、修理8万吨级以下具有当代国际先进水平的各类船舶和舰艇,能制造和安装各种大型金属结构件工程以及成套机电和化工备。                               董事长:陈小津   党委书记:龚汉明
    诞生于洋务运动时期,标志着中国现代工业开端的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10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逐渐形成了“爱国奉献,求实创新”的“江南精神”。“江南精神”不仅体现出了中国产业工人的优良品质和特点,也传承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民族精神。尤为值得骄傲的是,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祖国创造了第一艘潜艇、第一台万吨水压机和第一艘万吨轮等许多个“第一”,为我国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一、自强不息研发新品 持续创造中国“第一”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始终引领着中国船舶工业发展的方向,在中国近现代生产力发展的沧桑巨变中几度坎坷几度辉煌,为祖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第一”,并不断为中国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做出新的贡献。
    19世纪中叶,“江南造船”诞生了中国第一台车床,自行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蒸汽推进的军舰“惠吉”号和第一艘铁甲军舰“金瓯”号,研制了中国第一支步枪、第一门钢炮、第一磅无烟火药,炼出了中国第一炉钢……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饱经沧桑的“江南造船”自强不息,依靠自己的力量建造了中国第一艘潜艇、第一艘护卫舰、第一台万吨水压机、第一艘自行研制的国产万吨轮“东风”号。同时,“江南造船”还成功地建造了第一代航天测量船“远望1”、“远望2”号和第一艘大型远洋调查船“向阳红10”号等等。这些“中国第一”成为了不同时期中国先进技术的见证,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
    二、构建技术创新体系 降低不确定性风险
    “江南造船”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人新我变”的错位竞争策略,在产品创新中,按照“构思一批、预研一批、建造一批”的技术开发方针和“高起点、高科技、高附加值”的技术开发原则,很快就具备了年开发2~3型船舶新产品、1型非船产品的总体开发能力。同时,公司不断推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产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赢得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多年来,“江南造船”始终坚持走技术创新之路,已建立起以技术中心为核心,包含“三个层次、四个阶段”的技术创新体系,将研发、设计、生产、市场、售后服务等各个流程整合其中,实现了信息的闭环流动和直接反馈,降低了由技术和市场的不确定性带来的创新风险,使技术创新的成功率达到100%。
    三、率先调整产品结构 走高技术含量之路
    “江南造船”在国内同行中率先进行了由普通散货船向高技术高附加值船的产品结构调整。1999年,“江南造船”成功地完成了三条13700t成品油/化学品船和三条1236TEU高速无舱口盖集装箱船的商品化,并完成了70800t自卸船的首制船和22000立方米半冷半压式LPG首制船的研制。其中,快速无舱口盖集装箱船和大型自卸船是“江南造船”技术创新试点工程以来开发风险最大、技术难点最多、在国际航运界影响较大的产品。
    经过多年来不断的开发创新和技术优化,“江南造船”还完成了16500立方米LPG船的开发设计,并成功实现了市场化,该船型是技术含量最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突出、在国内外船舶市场影响最显著的系列船型。
    四、注重核心技术开发 力推自主创新成果
    “江南造船”不断加大自主开发力度,注重产品的预研开发、设计与建造,优化品牌系列船的核心技术。“江南造船”迄今已申请专利60项,授权专利38项。公司生产的高速无舱口盖集装箱船、汽车滚装船、半冷半压式液化气船、自卸船、成品油/化学品船、火车渡船/客滚船等六大类二十多型船都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高附加值产品。其中,液化气船系列、化学品船系列成为了公司继“中国江南型”巴拿马散货船之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品牌。目前,“江南造船”正以长兴岛为发展新起点,不断提升核心竞争能力,继续走在世界造船业前列。
来源:中国工业报
20110509155437587268.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龙船学院
 楼主| 发表于 2011-6-7 07: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江南造船厂百年“长兴”
在你的记忆中,是否曾有过中国第一台万吨水压机的故事?在你的脑海里,是否还存储过海外华人登上“哈尔滨”
  舰–––当代中国最先进的导弹驱逐舰–––时泪流满面的场景?或许你曾经乘坐过连通海南的粤海铁路的火车,或许你正期望着在2008年置身于北京奥运会的主体育场“鸟巢”之中为健儿喝彩……江南造船厂,一个朴素的名字,将这一件件了不起的故事联系在了一起。
  在水声潺潺的黄浦江畔,江南造船厂–––今天的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就坐落这里。时光荏苒,岁月蹉跎,在它诞生至今一百四十多年的漫漫长路中,它的名字始终与中国工业紧密相关。

  旧江南孕育近现代民族工业
  A、2月的上海,乍暖还寒。在江南造船厂的码头边,一艘代表着当今世界造船最高技术水平的化学品船已经整装待发,不久之后就将交付国外船东。
  站在船头,江南造船厂可一望而尽收。船台上、码头边、船坞旁,工人们穿梭其间异常繁忙。江南造船厂似乎总有造不完的船,一条接着一条,船舶的类型也在不断地变化着。如今的江南造船厂,已经成为享誉世界的知名造船企业,年造船能力达80万吨,出口创汇进入全国进出口总额500强和出口总额200强,拥有船台4座,船坞4座,以及国内最大的新型焊装加工车间,总资产近60亿元,固定资产净值23亿元。
  与江南造船厂强大制造能力相匹配的是它高超的设计能力。若非码头水深有限,江南造船厂可以设计、建造除豪华游轮外几乎所有类型的船舶。
  论企业规模,江南造船厂算不上最大;论经济效益,江南造船厂也不是最好的。但回顾历史,人们就会发现,江南造船厂是为中国国防事业以及经济建设书写最多“第一”的企业之一。越是走近江南造船厂,就越会感到一种莫名的兴奋。在这里,人们不仅会感受到一家现代化企业的蓬勃朝气,同时更会触摸到厚重的历史,体会到一种伴随着苦难与励志的孜孜以求、自强不息的精神。走在江南造船厂里,周遭林立着的为数众多的、不同历史年代的古旧建筑,就是在无言地述说着中国民族工业起落兴衰与发奋进取。
  江南造船厂的名字最初叫做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它的诞生,孕育了近现代中国民族工业,更谱就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历史华章。因为这家于1865年,由时任两江总督、江苏巡抚的李鸿章创办的企业,创立的初衷就是希望借此能够迅速摆脱军事工业对国外的依赖,重树大国尊严。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在感受到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所带来的震惊与屈辱之后,这或许是清朝末期中国发出的最无奈而又最迫切的呼声。
  江南造船厂没有辱没它的历史使命。它的历史大概可以划分为两个时期,即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界,从1865~1949年的84年为第一个时期,称为旧江南,历经清王朝、北洋政府、国民政府统治等几个阶段。
  在旧江南时期,由于当时的中国根本没有完备的工业和科研体系,因此当时的江南造船厂不得不一切从头开始,由此也成就了江南历史上许多的“中国第一”。
  1868年,江南造船厂建造了中国第一艘机动兵轮“恬吉”号;1875年,又建成中国第一艘铁甲军舰“金瓯”号;1920年,江南造船厂为美国政府承造的万吨级运输舰第一艘“官府”(Mandarin)号下水,这是中国制造的首条万吨舰船;而1946年建造的“民铎”号,则是中国第一条全电焊工艺建造的船舶。
  军舰之外,江南造船厂还生产了中国第一门钢炮、第一支后装线膛步枪等超脱了原始痕迹的现代意义上的武器。围绕枪炮制造,工厂先后炼出了中国第一炉钢,生产出了中国第一磅无烟火药,并且以6万余磅年产量,建立了当时规模庞大的近代火药工业。
  值得一提的是,江南造船厂还把目光从陆地和海洋指向蓝天。在上世纪30年代初,江南造船厂建筑厂房,添购机器,专门研究制造飞机,制成“江鹤”号、“江凤”号两架侦察机,这两架侦察机成为了中国最早的舰载飞机。
  江南造船厂的意义,实际上早已不仅仅局限在满足中国军事工业的需要,它的存在与发展拉开了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序幕。

  新江南自主创新成就多项第一
  B、进入新江南时期,江南造船厂的发展更是一飞冲天。新中国成立以来,江南造船厂陆续建造了大量的军舰及民用船舶,为中国国防以及经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江南造船厂在为海军批量建造50吨炮艇的同时,还建造了大批50吨军用运输船和装水船。这是工厂这一时期的主要产品之一,连续生产了14年。这期间,建国后第一艘大型长江客货轮“民众”号、航行于我国北方沿海各港口间的客货船“民主10号”、“民主11号”以及建国后最大的一艘海轮“和平28号”等一大批民用船舶相继下水并航行在国内各条航线上。
  随着时间的推移,江南造船厂成就还在继续。
  上世纪50年代,我国远洋货轮运输业主要依靠向国外租船,因此建造我国自行设计的万吨级远洋货轮显得尤为迫切。这一项目也被国家列入十年发展规划的重点项目。江南造船厂凭借着一种自力更生的精神,为我国建造了第一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远洋万吨轮“东风”轮。
  建造我国自己的万吨轮是时代赋予造船人的光荣使命,也是几代中国造船人的心愿。江南造船厂的工人们围绕“东风”万吨轮的建造,实现了300余项重大技术革新,改进设计和工艺180多项,大大提高了造船的技术水平和质量。特别是在进入船体装配之前,工程技术人员参阅了数百份图纸资料,研究学习新的造船装配方法,创造性地采用三岛式建造法,使得造船装配速度加快了50%,船台实际工作日仅45天。1960年4月15日,在万众瞩目中,江南造船厂建造的中国第一艘自行设计、主要设备由国内配套的万吨级远洋货轮“东风”号胜利下水。“东风”轮的建造成功,是我国造船工业的一次战略突破,它标志着我国造船工业跨上了一个新台阶。
  在林林总总的无数“第一”当中,还有两种产品不能被忘记,也不可能被忘记。那就是出自江南造船厂的中国第一台万吨水压机和“远望”系列科考船。
  位于上海闵行开发区的上海重型机器厂的宽大厂房里,巍然耸立着一个钢铁巨人,它身高23.65米,体重12000吨。不错,它就是闻名全国的中国第一台万吨水压机。由于力大无比,它能轻松地锻造几十吨重的高级合金钢或是两三百吨重的普通钢锭。这台万吨水压机,为中国的电力、冶金、化工、重型机械以及国防工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新中国的成立,让中国工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历史阶段。上世纪50年代,随着中国工业化发展的加快,重工业也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然而,由于缺少大型水压机,当时中国机械工业所需要的大型锻件只能依赖进口,而世界上拥有万吨级水压机的也只有少数几个国家。复杂的国际形势与环境,落后的国内设计和制造能力,使得制造属于中国人自己的万吨水压机,既是改变中国工业落后面貌迫在眉睫的任务,却也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任何有关信息都被外国封锁着,中国的制造者们没有一张图纸或是资料可以依据。一穷二白,是摆在中国制造者面前严酷的现实,但绝不是他们退缩放弃的理由,更没有动摇他们制造出万吨水压机的决心。
  以总设计师沈鸿、副总设计师林宗棠为首的设计技术人员,几乎跑遍了中国所有拥有水压机的企业,在日以继夜的工作之后,在分析解剖了相当数量的中小型水压机之后,他们硬是通过一堆橡皮泥、纸板、木片,勾画出了万吨水压机的设计方案。
  中国制造的万吨水压机,是中国工人和技术人员的智慧奇迹,是他们用聪明才智在世界装备制造业史册中书写的最浓墨重彩的传奇一笔。之所以说万吨水压机在中国重工业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那是因为它成就了一大批掌握了当时世界最先进工业制造技术水平的中国工程师,为中国工业未来发展奠定了一个无比坚实的基础,更意味着中国工业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
  在中国船舶建造史上,“远望”号系列船舶的建造无疑也是极为重要的一页。
  “远望”号系列船舶建造工程代号为718工程,主要是瞄准并争取赶超当时世界先进水平,自主研制以两艘主测量船为首的五型12艘船,其中三型5船由江南造船厂承造。
  “远望”1号、2号航天测量船,“向阳红10号”远洋调查船(后改为“远望4号”)以及“J302”、“J121”打捞救生艇这三型5船的浩大工程,要在同一时间内集中研制、总装,而且要按时交船,这在江南造船厂的造船史上是空前的。
  “远望1”、“远望2”号是以毛泽东手书、叶剑英诗名“远望”为船名,1976年投料开工,1979年12月底完工交船。这是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代综合性海上活动跟踪主测量船,全长190米,型宽22.6米,满载排水量24000吨,平均航速18节。船上使用的电力相当于3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的日常生活用电量。它汇集了当时中国测量、通讯、航海、气象等科学技术领域中的最尖端成就,代表了中国70年代船舶和电子工业的技术水平,被誉为“海上科学城”。
  “向阳红10号”是我国首次研制的大型综合性海洋科学考察兼远洋通讯船,1975年8月正式开工建造,1976年4月下水。该船长156.1米,宽20.6米,型深11.5米,吃水6.8米,最大排水量13700吨,最大航速20节。
  1980年5月18日,“远望”1号、2号和“向阳红10号”远航南太平洋预定海域,圆满完成了配合远程运载火箭的全程试验任务。“向阳红10号”等船还于1985年战胜12级以上的特大风浪、气旋和冰雪,胜利完成了南极长城站的建站任务。这些中国人自行设计研制的现代远洋特种船舶,凝结着现代科学技术的精华,也使江南造船厂这一百年老厂不断地焕发着青春。

  江南“长兴”自强不息塑企业魂魄
  C、历数江南造船厂创造的数项“中国第一”;回首中国经济建设发展之路,葛洲坝2号船闸、宝钢“2030”冷轧机、宝钢200米钢烟囱铁塔、秦皇岛煤码头第三期工程、直径11.3米盾构掘进机、100吨门座式起重机、北京天文台圆顶、上海大剧院钢屋架、上海8万人体育场屋盖钢结构、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航站楼屋架钢结构、北京中国国际贸易中心二期塔楼钢结构、琼州海峡火车渡轮、北京2008年奥运会主体育场的钢结构……无数重大项目中刻印下江南造船厂的铭牌,从船舶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都活跃着江南人的身影。
  在造船行业里,舰船监造是一项非常重要而艰苦的工作。监造师不仅需要了解整条船的建造过程,还要有很强的协调能力,能够迅速协调造船过程中涉及到的每一个环节。胜任这份工作,必须要有超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体力。
  对于船舶监造师戈长来说,几天几夜不睡觉是家常便饭,而厚厚的皮鞋由于磨损过多平均两三月就要更换一双。
  在江南造船厂,像戈长这样的员工还有很多,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地做着贡献。这里曾经诞生了无数个劳动模范,但江南造船厂的每一名员工都不平凡。因为正是有了他们辛勤的工作,江南造船厂才能不断创造一个又一个历史。江南人,你们的动力何在,你们的执着又是为了什么?
  陈金海,江南造船厂监事会主席。在面对这一问题时沉思了片刻。此时的他应该是在脑海中找寻着那一段段难忘的记忆。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江南造船厂的普通干货船开发和建造已经达到了最高峰,为美、德、挪、加等国建造了几十艘,该船型为江南造船厂带来的无论效益还是影响都有目共睹。但江南造船厂并没有满足于此。他们将目光放得更长远,毅然将自己的未来捆绑在了高附加值、高科技船舶的建造上。创新,意味着发展,同时也意味着需要付出更大的勇气,迎接更大的挑战。
  2000年,国际经济大环境波谲云诡,世界造船市场的形势也严峻异常。船市不景气,船东借口质量问题要求推迟交船期的事时有发生。当时,江南造船厂的大型液化气船、自卸船、高速无舱口盖集装箱船、巴拿马型散货船等7型14艘船建造都已分别展开,但是尚有许多技术难关亟待攻克,而且每艘船的交付期日益临近,有的甚至迫在眉睫。
  即使交船推迟一天,那么企业的损失也是巨大的。在时任董事长陈金海的带领下,江南造船厂的员工顶着巨大压力,义无返顾地走进车间,登上了船台。
  这期间,多少人把铺盖搬到了船舱里,日以继夜的工作;多少人撇下自己的家,随船出海试航;又有多少人隐瞒自己的病情,坚守着岗位。全心投入,全力拼搏,江南人在最短的时间内,攻克了所有难题,保障了船舶质量和交付期。此时此刻,无数江南人热血沸腾,泪如雨下,他们收获了幸福,更收获了船东们的敬佩……
  “支撑我们的,应该是一种精神,那种自强不息不服输的精神。”陈金海在短暂的沉思后坚定地说,“这种精神是几代江南人共同积累的财富,共同奋斗的结晶。我想,如果没有这种精神,江南造船厂不会走到今天,如果没有这种精神,江南造船厂也不可能创造无数的成绩。我们的执着也正是为了延续这样一种精神”。
  站在江南造船厂高高的船台上环顾远望,江流滚滚,天云浩荡。不久之后,江南造船厂即将搬迁至位于上海东部的长兴岛。那里,海更阔,水更深,那里将是江南造船厂搏击风云,创造崭新历史的又一片新天地。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江南人就开始谋划21世纪的新江南,描绘着“再造新江南”的宏伟蓝图–––新江南将会成为国内最大、世界一流的造船企业。
  2002年11月,江南造船厂母公司中船集团提出了努力成为世界第一造船集团的“五三一”的奋斗目标,即在2005年、2010年分别进入世界造船集团“五强”、“三强”的基础上,继续努力,加快发展,争取再用5年左右的时间,到2015年,努力成为世界第一造船集团,从而推动我国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
  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2003年7月24日,中船集团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就上海地区船厂布局调整的有关问题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其中明确提出,上海市近期在长兴岛安排8公里岸线,用于中船集团系统内黄浦江沿岸船厂调整搬迁。作为中船集团骨干企业之一,江南造船厂也在搬迁之内。
  见证了江南辉煌业绩的黄浦江,由于它的江面和水深条件所限,已不能满足江南人的胃口和希冀。江南人希望充分利用国家的产业政策、浦江两岸开发和上海申博成功的机遇,按照中船集团的统一部署,冲出黄浦江,走向长江口,以更大的气魄描绘更宏伟的蓝图–––成为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综合竞争力最强的大型造船总装企业。
  在上海长兴岛上规划建设的大型造船基地,具有8000米岸线,将拥有7个大坞,年造船能力可望达到1200万吨。按照“为新厂提供新船型、为新厂规划提高基础数据”的指导思想,可对17.5万吨级好望角型散货船、30万吨级VL鄄CC油轮、9200TEU超大型集装箱船、14700立方级球罐、薄膜型LNG船等超大型、先进型船型进行预研开发和技术储备。这意味着江南造船厂即将成为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造船企业之一。
  今天,长兴造船基地的建设已初具规模。其中造船基地围堤吹填工程已于2004年11月竣工。2004年8月,中船长兴造船基地一期工程建材码头轰然打下第一桩,之后长兴工程9号舾装码头,通道坞内外闸首以及注水坞、浮箱平台等工程相继开工。
  “江南长兴”,这是国家与民族对江南人的殷切期望,更是一种美好的祝愿。江南人的未来在长兴,江南人的希望也在长兴。长兴基地必将成为江南造船厂的“第二起跑线”,新一代江南人要在这里扬帆起航。

  
来源:中国工业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7 07: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中国工业大奖获奖企业和项目:振华港机
上海振华港机(集团)公司(ZPMC)是世界知名起重机和大型钢结构制造商。主要研制产品是集装箱起重机,散货装卸船机,大型桥梁钢构,海洋重型工程船以及起重机备品备件等。ZPMC品牌的产品分布62个国家地区的120多个港口码头。公司拥有1200名从事机、电、液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其中富有经验的高级工程师250名。是世界同行中最强大的一支设计队伍。在长江口长兴岛已建成占岸线3500米,总面积250万平方米的世界规模最大、技术一流的大型港口机械生产基地。连续7年ZPMC 大型集装箱机械的订单居世界同行首位。公司为国有控股,A、B股上市公司。截至2007年11月底,公司净资产达15亿美元,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机械及大型钢结构研发与制造商。
    董事长:周纪昌   总裁:管彤贤
    上海振华港口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ZPMC”)在较短的时间内创造了一个奇迹:使我国从集装箱起重机的进口国转变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他们经过自主创新,创建了世界上规模最大、技术一流的集装箱起重机生产基地,生产的港口集装箱起重机是世界同类产品中起重量最大、外伸距最长、起升高度最高、生产效率最快、全自动化水平最好、节能环保效果最佳、性能价格比最优的设备。ZPMC还是世界同行中唯一一家拥有6万吨级整体运输船的企业。
    一、沐浴改革开放春风,港口机械巨人崛起
    沐浴着改革开放的阳光和雨露,振华港机汲取了丰富的营养,经过15年的成长,现在已经成为全球港口机械的巨人。
    ZPMC成立时只有十几人,全年只生产一台岸桥;迄今已发展成为拥有3.5万名员工、六个制造基地、四个直属分公司,平均1.5天生产1台大型岸桥,且累计已生产岸桥(重达1800吨、高达25层楼的钢铁巨人)近1300台,轮胎式集装箱起重机2100台,近六年产值连续以30%-50%以上的速度增长。近三年来累计出口29.27亿美元,成为我国机械装备行业中出口量最大、占市场份额最高的企业。
    凭借强大的技术力量和生产能力,ZPMC在国际招投标中连连击退长期居于霸主地位的日本三井、三菱,韩国现代、三星,德国克虏伯、诺尔等世界一流品牌的竞争对手,承揽了全球集装箱起重机市场一系列大额订单,使其产品进入62个国家,占世界市场70%份额,其产销量连续8年稳居世界第一。不仅进入了机械制造业强手如林的欧洲国家及被称作起重机故乡的德国,还迈入了对国内市场保护很强的韩国。在美国、加拿大,以及南美洲、欧洲、亚洲、中东、非洲、大洋洲的主要港口,都能看到振华港机生产的集装箱起重机。
    二、铺就自主创新轨道,登上港机世界之颠
    “没有世界领先的技术,就敲不开世界市场的大门”。 ZPMC一成立,就拉响了创新的号角。
    长期以来,ZPMC在不断引进、培养造就技术人才,追赶世界领先技术的过程中,自身水平逐步得到提升。通过与德国西门子、瑞典ABB等世界一流的强手进行技术合作,振华港机基本实现了从全盘引进到消化吸收,再到二次开发,进而通过技术创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跨越。随着ZPMC全球市场的扩张,创新产品也如潮水般涌出。
    从1997年以来,ZPMC生产的起重机有26项产品列为国家重点新产品,其中4项为全国十大重大项目之一,居全国榜首。获上海市重点新产品和科技进步奖17项。2005年“新一代港口集装箱起重机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企业专利达231项,其中发明专利141项。
    ZPMC准确把握了集装箱运输船向大型高速化、自动化发展的市场走向,研发出了一批具有世界首创或领先技术的,高效、节能、环保的集装箱起重机产品。
    ZPMC首创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双40英尺集装箱起重机,安全、快速地一次吊起两个40英尺集装箱,改变了半个世纪以来世界集装箱起重机一次只能吊一个40英尺集装箱的历史,使装卸效率提高了60%以上。上海洋山港使用该设备创下两项最高纪录,船时效率达691自然箱/小时,单机效率97自然箱/小时(常规岸桥每小时只能装卸30-40个标箱),它的高效引起世界港口界的广泛关注。研发成功仅两年,世界各大港口如德国汉堡港,新加坡港、阿联酋迪拜港、韩国釜山港、上海洋山港、深圳盐田、赤湾港、青岛、广州、宁波等港都下了大订单,累计订单已愈200台,创汇达15亿美元。
    ZPMC自主研发的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全自动化双小车集装箱起重机,高技术定位和防摇,实现自动化装卸,并采用一前一后的双小车加快了起重机对船舶和对码头面卡车作业,效率提高了50%。这种产品深受客户欢迎,已经为德国汉堡港提供了13台,法国诺曼底勒阿弗港也订购了5台,创汇2.1亿美元。    ZPMC世界首创的超级电容集装箱起重机可实现柴油发电机组平稳工作,不冒黑烟,降低噪音,减少能耗,被称为绿色环保型起重机。还有ZPMC首创使用市电的集装箱堆场起重机,彻底改变这类起重机半个世纪以来使用燃油的历史,实现高效节能环保。这些产品都受到世界特别是发达国家用户的广泛关注。
    三、振兴民族装备工业,振华港机再展宏图
    ZPMC用15年时间,跨越了世界同行30、40年走过的道路。ZPMC的发展壮大演绎了我国民族装备制造业的又一经典传奇。
    为坚持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我国机械装备业的发展,使整个集装箱起重机械水平得到提高,在国家及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ZPMC在上海的长兴岛建设了世界上规模最大、技术一流的集装箱起重机生产基地。绵延3.5公里的作业岸线,勾画出ZPMC集装箱起重机快速发展融入世界的新蓝图。长兴岛基地拥有自备大型浮吊,可在岸壁边进行起重机的安装,比国际同行用陆上履带吊安装更安全,而且效率提高10倍;有二十二艘整机运输巨轮,可以将产品以整机形态运往全世界。
    如今,ZPMC已拥有数十项科技成果、20多项重大核心技术、30多种新机型,其中有20多项是世界第一,集装箱起重机行业的“世界之最”均由ZPMC首先研发。正如世界权威杂志《Cargo Systems》评论所说,“ZPMC的创造,代表了新一代集装箱起重机发展的方向”。
    ZPMC人––这是一群有着强烈事业心和民族责任心的人。他们敢闯敢干,不畏惧困难,不惧怕压力,不担心失败,为了振兴企业、振兴中华民族装备工业,他们时刻在拼搏。
来源:中国工业报
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7 07: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集装箱起重机之王——振华港机
  从零开始,100万美元起家,13个人下海创业,只用了7年时间,上海振华港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振华港机)的集装箱起重机就打入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销量连续8年全球排名第一,2006年主营业务收入168亿元,市场占有率达到74%以上。2007年上半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2.53亿元,同比增长11%。
  “让ZPMC(即振华港机的英文缩写)耸立在世界所有港口”,16年前,集装箱起重机还是欧美、日韩等国一统天下,振华港机人白手起家,并自信地喊出了这样的豪言壮语。如今,铁幕已被撕破,群雄皆已伏首,预期已成为现实。
  16岁的人也许还只是一个懵懂少年,16岁的国家发展或许才刚刚起步,但16岁的振华港机已称雄世界,成就了王者霸业。难道振华港机先天的基因图谱就不同寻常?难道十几年的时间真的足以创造一个世界第一?!

  把天“捅”了个窟窿,当一切“倾覆”的时候,振华港机这位“少年王者”已成为新的领袖。
  “港口起重机械这个产业是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的产业,这个行业必定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我国有劳动力优势,只要我们抓住机遇,这个市场的未来必定属于我们。”1992年,管彤贤从交通部海洋运输局退休。那一年,他59岁。或许是觉得自己这辈子还应该干点事,在对集装箱起重机械做出上述判断后,他带领10多个人,创建了振华港机,决心在集装箱起重机械领域放手一搏。
  当时,国际集装箱运输已进入成熟期,船舶大型化要求起重机实现快速装卸。我国也开始出现从事集装箱作业的天津港、上海港等港口。但是,国内港口使用的起重机大部分都是从德国、日本和美国进口的,很多还是二手设备,国内企业生产的起重机设备还不如国外淘汰的二手设备。
  企业初期的发展战略常常会避开强敌。按常规思路,振华港机投产后,首先会利用熟悉的国内周边资源推销产品。这样,企业可以积累起步所需的资金和技术,再图谋做大。但振华港机却“偏向虎山行”,他们的第一战,没有选择国内,而是放在了高手如云的国外。
  这样的设想在当时如同异想天开,其难度几乎无法估算。因为,当时国外一些生产港口起重机的企业的实力已经比较强,如日本三菱、三井、石川岛,德国的克虏伯、诺尔,韩国的三星、现代等,这些企业不仅占据了全球95%以上的市场,而且控制了制造核心技术。最关键的是,振华港机连“国内联赛”都没有参加过,通常意义上,他根本就不具备参加“国际大赛”的资格。
  除此之外,当时国内机电领域的产业积累也不足以支撑振华港机在国外作战。自身不强,“配套供给”落后,却偏偏要选择在别人的地盘上打一场“你死我活”的硬仗,在许多人眼里,振华港机当时的选择是没有出路的。
  然而,时年59岁的振华港机总裁管彤贤却充满了非一般的自信。他认为,要么就干不成,要么就做世界最好。既然国内国外都没有经验,干脆先从国际市场干起。与此同时,他认为当时国人大都偏爱“洋货”,尤其是在港口起重机设备产品上,一些国企宁愿花高价买国外的产品,也不愿意尝试国产设备。所以,国内市场未必就比国外市场好。而且市场是可以去攻占的,观念却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改变。因而,他把第一把火烧到了“强敌”的地盘上。现在看来,当时振华港机要在“列强”面前放的一把火,只能算是“心火”,它饱含着创业的豪情与自信,尽管不乏理性,但点燃的希望很小。
  事实上,振华港机海外市场之路十分艰难。1992年,振华港机成立后不久,就利用各种资源造出了集装箱起重机。但在集装箱起重机这样的大型设备领域,世界上没有多少港口愿意冒风险相信几乎没有一点“名号”的“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振华港机的产品一度备受冷落,一些竞争对手还谗言相向。
  面对困局,振华港机从未轻言放弃。经过艰苦卓绝的工作,振华港机的产品终于在温哥华取得了突破。
  “1992年年底,温哥华决定要一台港口起重机产品。当时,阿根廷和南斯拉夫等国的企业都在抢这个订单。由于中国政治经济环境稳定,我们的产品质量也还可以,尤其是价格比较低,机会终于垂青了振华港机。”振华港机总工程师符敦鉴说。
  振华港机特别珍惜来自温哥华的第一单。“公司上下憋足了劲要将第一台产品做到最好,我们像制作工艺品那样来制造起重机,凡自己做不好的关键配套零部件,我们一律采用世界名牌。”管彤贤这样描述当年的第一单。
  在全力以赴的工作了多个日夜之后,第一单成功交货。第一单尽管没有为振华港机带来多少利润,但为振华港机赢得了好名声。第二年,温哥华又从振华港机买走一台设备。1994年,美国迈阿密港一次性从振华港机订下4台产品。对手依然企图用谣言和诽谤甚至官司来封杀振华港机,但眼见为实已使“非难”自动流产。
  随后,凭借不断创新的新技术和低成本优势,振华港机的产品迅速“点亮”美国东西海岸港口。当振华港机接连拿到美国东西海岸港口的第五个合同时,英国专业杂志《CargoSystem》在其头版发出惊呼:“ZPMC席卷美国”。当振华港机进入欧洲六国,该杂志又惊呼:“振华尽收欧洲订单。”
  在以后的岁月里,振华港机相继攻克了德、韩等国市场。如今,振华港机的产品已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绝大多数昔日的强硬对手,尽皆败倒在振华港机脚下,其市场占有率迅速萎缩。振华港机在行业里的名声也变得越来越响:只要振华港机去参加竞标,绝大多数对手都会毫不犹豫地夹起包就走人。
  据统计,从2000年开始,振华港机每年的增长速度达到50%。振华港机的崛起也带动了与港口起重机械相关的国内其他民族工业的发展。振华港机配套产品的国产化率达到了90%。

  在“威”加海外后,国内市场已是不攻自破。
  把天“捅”了个窟窿,一切尽皆“倾覆”。在港口起重机领域,一位新的王者诞生了。
  一出手就拼尽全力,创新上的强力突破,铺就了自主技术轨道,振华港机从而登上世界之巅。
  成功似乎蕴涵着一些相同法则,在振华港机的丰碑上,写满了他成立伊始就拼尽全力创新,铺就自主技术轨道的故事。
  如同在拼夺市场过程中“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一样,在科技创新上,振华港机也流传着管彤贤的两句俗语:“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战争中学会战争”。管彤贤知道,“没有世界领先的技术,就敲不开世界市场的大门”。但是,振华港机作为一个新成立的企业,并没有太多的技术积累。在管彤贤看来,如果要等到技术领先了,再去占领市场,机会也就丧失了。因而,企业要发展,要想在技术领域获得超常规的突破,只有“一边战斗,一边成长”,“置之死地”或许才有生还的希望。同时,他认为,技术的进步与企业的发展是相伴相生的,二者不能隔离。
  可以这样说,振华港机一成立,就拉响了创新的号角。管彤贤反复向员工强调:要将创新视为企业的灵魂。他不停地向员工“咆哮”着两个字:创新。在他的坚持下,早在1992年振华港机刚刚成立时,其董事会成员就通过了每年将2%的产值投入科研的决定。
  为了提升技术水平,振华港机通常的做法是让年轻人迅速学会已有技术,并给予足够的机会,创造环境,逼人创新和成材。振华港机技术开发部副主任兼系统开发二部总经理杨玉清还记得,1993年,振华港机江阴2号基地开工的时候,公司就招收了40名大学生,充实开发队伍,她就是那40名大学生中的一员。说起往事,杨玉清神情令人羡慕:“在振华港机工作的年轻人最大的优势是,公司会在最短的时间里给予我们最好的锻炼和成长机会。我们大学生进公司的第一年,主要是学习。而在第二年,就有机会负责四五百万美元的项目。责任和机会并存,形势往往不允许我们失败。”在这样的环境中,到振华港机工作的年轻人,只能在有限的时间里,迅速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大树”,否则就面临被淘汰。
  振华港机创新的最大特点是紧盯市场。“创新的‘灵感’从市场中来,创新成果也将服务于企业。”杨玉清告诉记者,由于用户指定要用振华港机的产品,振华港机的第一套电子控制系统,在还没有开发出来之前,理论上已经卖出去了,作为技术开发人员,只有成功这一条路可选择了。
  管彤贤喜欢讲这样一句话:“人总是有潜力可挖的。”他还喜欢说这样一句话:“我们的队伍专干别人干不了的活,专打别人打不了的硬仗。”
  1995年,开发办副主任、公司副总裁田洪只有31岁,他被派往美国澳克兰港主持世界上首创的刚性连杆的大梁折臂式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的开发,和他一起赴美的团队平均年龄不足26岁。那是振华港机在国际市场上获得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需要全部由振华港机自行创新设计的新产品。这套产品的设计难点在于,一切都必须按照美国的工业规范来做,而规范又多得不可能一下子熟悉。一家日本公司就因为设计不符合美国规范,被迫返工,损失了7000万美元。同时,这个产品已经成为了世界港口都瞩目的新产品,设计制造不管成功与否都将备受关注,并将直接影响到振华港机的未来。
  “为了节省时间,我们在港口附近租了一套华人别墅,吃住都在里面。我们一睡醒就起来干活,干累了就躺一会再起来干。这样没日没夜地干,最紧张的时候一天只能睡3~4个小时,这帮年轻人累到想哭想叫,但大家最后还是咬牙坚持下来了。”田洪说。这样拼命干的结果是,20多个年轻人完成了七八十人的工作量,并且时间还缩短了将近一半。历经此役,振华港机获得了普遍赞誉,并为以后产品大规模打入美国市场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在推行科技创新上,振华港机倡导的理念是:敢打敢拼,甚至到了“忘我”的地步。而一旦科技创新获得突破,振华港机的奖励也是惊人的。“公司每年在奖励科技创新上的支出,达到了千万元。2003年,我们就设立了4个百万元大奖。”管彤贤告诉记者。
  1992~1999年,振华港机在不断引进、培养造就技术人才,追赶世界领先技术的过程中,自身水平逐步得到提升。通过与德国西门子、瑞典ABB等世界一流强手进行技术合作,振华港机基本实现了从全盘引进到消化吸收,再到二次开发,进而通过技术创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跨越。

  从2001年开始,随着市场份额的扩张,振华港机的创新产品也如潮水般涌出。
  –––2001年,振华港机通过攻克DGPS-磁尺双定位关键技术,结合集装箱起重机的特点,开发出能够让场桥电机和GPS协调运行的控制软件。并且,通过集成应用高新技术DGPS卫星定位与全行程置磁尺定位技术,新产品克服了GPS盲区影响,提高了起重机定位精度一倍(误差只有±15毫米)。从而实现了场桥(简称RTG)精确定位、直线运行、自动纠偏、箱位管理。现在,使用该技术的集装箱起重机已向海内外销售278台,创汇2.8亿美元。
  –––传统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只有一部小车实现装卸船作业。由于作业全过程只由一部小车单独完成,作业路程长,在对地面运输车进行装卸时,由于钢丝绳悬挂达到40~50米,对位困难,效率较低。
  2002年,振华港机设计开发全自动化双小车中转接力方案,创新地布置了两部小车,一个管高,一个管低。前后小车通过中转平台接力,既优化了吊运路径又提高了对位效率。通过攻克两部接力式小车自动对位、自动识别、自动纠偏和双车协调控制等关键技术,实现了两部小车全自动化无人操作,极大提高了起重机作业效率。
  这种新型双小车起重机现已为德国汉堡港供货16台,登陆法国诺曼底港10台、宁波港4台,创汇达2.13亿美元。
  –––堆场起重机工作时燃油消耗大、噪音大、冒黑烟,环境污染严重一直是世界难题。2002年,振华港机将单体容量最大可达10万法拉的超级电容作为储能装置并入RTG电路中,利用超级电容瞬时存储和释放巨大能量的特性,补偿峰值功率,使柴油发电机组平稳工作。起重机实现节能30%左右、消除黑烟污染、降低噪音4db。这种绿色环保型起重机一问世,就被世界,特别是发达国家、欧美用户广泛关注。
  –––世界上的起重机一次只能吊起一个40英尺箱或两个20英尺箱。2003年,ZPMC开发出一次可吊起两个40英尺箱或4个20英尺箱的起重机,可以提高生产率60%以上。阿联酋迪拜港一次订购了10台,创汇6600万美元,并创造了每小时装卸104自然箱的世界纪录(常规起重机每小时装卸30~40自然箱),令国内外同行望ZPMC的高技术产品兴叹莫及。
  –––减少吊具与箱体在吊运中的摇摆是集装箱装卸需要克服的首要技术。2003年,振华港机将传统的起升缠绕系统改为4个完全相同的倒三角形系统,以提高悬吊系统的刚性,实现了小车(或大车)停吊具就停的双向防摇稳定状态和集装箱的自动对位,集装箱最大振幅控制在±25毫米以内,提高了对箱对位效率。避免了常规机械减摇机构因采用较多机电配件而增加故障率的问题,维修工作量和成本大大降低、误工误船等社会成本也大大降低。采用该技术的产品,为振华港机创汇达2.5亿美元。
  –––2004年,振华港机的双40英尺箱双小车起重机综合了双40英尺箱起重机和双小车起重机的优点,是当代最完美最高效的起重机。
  –––2006年5月,振华港机世界首创使用市电的RTG正式交付深圳招商港务有限公司使用,据港方统计,平均以前每做一箱需2.2升柴油,而使用市电的RTG后,只用1.8度电。能耗成本大幅下降,成本比约为1∶6,且消除了黑烟和震动噪音,维修保养工作减少。
  –––2006年,振华港机正在为妈湾码头开发设计制造的3-40’集装箱岸边起重机,可一次装载3个40’集装箱或40’集装箱和2-20’集装箱的组合。其最大起重量可达到120T(三吊具模式下),此岸桥上共配3个吊具,任意单个吊具下的能力为60T。
  –––2006年,为了迎接超巴拿马时代船舶大型化对码头快速装卸的要求,振华港机研发了各种高效的集装箱起重机,同时还在积极研发效率高、投资经济的码头自动化装卸系统。在反复调研世界上各自动化码头和堆场的特点及技术手段后,振华港机提出ZPMC品牌的新一代的高效经济型集装箱自动化码头的技术方案。该自动化码头将取消传统码头用内燃机驱动的水平运输,将码头装卸完全置于轨道上用电驱动来实现,彻底改善了常规集装箱装卸系统,属于革命性创举。
  北京大学路风教授认为,中国企业实现赶超的标志,是走出中国主导的技术轨道。振华港机通过强力自主创新,“掐死”了外企的技术轨道,自己也成功登上了“世界之巅”。
  振华港机用十几年的时间,跨越了世界同行三四十年走过的道路。自振华港机崛起后,中国已从港口起重机进口国发展为出口国。可以说,振华港机在装备行业演绎了一个振兴的“神话”。而这“神话”的缔造者,是一群可爱的振华港机人。
  这是一群有着强烈事业心和民族责任心的人。1994年以前,振华港机的整机运输依赖荷兰一家公司的运输船。由于全世界独此一家,荷兰公司大有“海霸王”之势。这一年,振华港机有4台港口起重机出口迈阿密,荷兰要价每航次150万美元。他们还提出,运输船在世界各地航行,由于海上情况复杂,不能保证准点到岸,耽误交货日期,他们不承担责任。但如果船只到岸,因振华港机的原因影响装船,则振华港机必须赔偿。这是典型的不平等条约。
  交涉许久,荷兰公司丝毫没有让步的意思。产品交货在即,船迟迟不能确定。荷兰公司打好了如意算盘,这种船只有我有,你别无选择!
  岂有此理!管彤贤拍案而起:“振华港机要造自己的运输船,我们决不能受制于人!”
  箭在弦上,说干就干!一条新船造价几千万美元,还不适合大型机械运输,怎么办?振华港机从来没有被困难吓倒过,他们花200万美元买进一条装煤炭的旧船,自己牵头改造,切割组装。没有图纸,就组织技术人员去学习请教。几个月后,新船顺利通过了试航,振华港机人将其命名为“振华二号”。随后,“振华二号”满载货物,扬帆起航,4台起重机也都按时交货。从此,振华有了自己的“腿”,在五大洲四大洋畅行无阻。
  如今的振华港机人,仿佛总被一种精神所召唤。这种精神就是“振华”精神,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他们不知疲倦,斗志高昂;他们倾力而为,正在实现着一个时代的理想!

  
来源:中国工业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7 0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潍柴荣获第二届中国工业大奖
在4月28日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工业大奖颁奖典礼上,凭借执着的创新精神和领跑行业的突出业绩,潍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潍柴”),荣获“中国工业大奖”。
    据从颁奖大会现场获悉,组委会将中国工业大奖的至高荣誉授予潍柴,是为了表彰其坚持不懈的创新发展精神,以及在汽车及装备制造领域做出的卓越成就。特别是在中国工业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由价值链低端向高端迈进突破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潍柴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与引领作用,做出了突出贡献。
    中国工业大奖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我国工业领域最高奖项,被誉为中国工业的“奥斯卡”,旨在表彰坚持科学发展观、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代表我国工业化的方向、道路和精神,代表工业发展最高水平,对增强综合国力、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工业企业和项目,以树立一批优秀标杆企业和项目,并带动形成一大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大奖包括“中国工业大奖”和“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奖”两个层次奖项,每三年评选、表彰一次。
    无可否认,在中国内燃机领域,潍柴引领了“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步伐。近十年来,潍柴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实现了科技自主创新的突破,中国内燃机行业才具备了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的能力,而潍柴的科技“软实力”也成就了其发展的“硬实力”。
    潍柴是国内唯一同时拥有整车、动力总成和汽车零部件三大业务平台的企业,分子公司遍及欧洲、北美、东南亚等地区,在中国山东、陕西、湖南、湖北、上海、重庆、江苏、黑龙江等8省市设立了全资或控股子公司。集团在全球拥有员工45000人,2010年实现营业收入911亿元,同比增长74%。名列2010年中国企业500强第117位,中国制造业500强第49位,中国机械工业百强企业第3位。并先后被评为“中国最具影响力企业”、“自主创新典范企业”、“中国制造业最具成长力的自主品牌企业”、“全国创新型企业”。2007年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荣获全国质量奖。
    潍柴––装备制造业转方式、调结构的先行者。
    潍柴坚持科学发展观,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成为我国发动机行业全系列、全领域最大的提供商,其中10升以上高速大功率发动机产销量连续三年位居全球第一位。
    一直以来,潍柴紧密围绕市场需求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方向,积极进行产品结构、市场结构、资本结构以及人才结构等方面调整,开创了一条科学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从2002年开始,为打破国外知识产权的垄断,潍柴持续加大资源投入。2005年至2007年,公司成功自主研发了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排放标准可以达到欧III至欧IV标准的蓝擎发动机。2008年,公司引进德国MAN公司27/38、32/40系列万匹马力中速船用柴油机技术,进一步完善了中速柴油机产品线。2009年,公司收购法国博杜安发动机公司,一举获得16-32升发动机技术,掌握了16升以上游艇及工业电力发动机技术和产品。2009年底,公司顺利重组扬州柴油机公司,完成了“由重入轻”的产品调整。同时,通过引进VM公司D/RA系列产品,公司实现了多缸小排量高速机升级换代。07-09年,公司利用三年时间自主开发了具备国际领先水平的5升、7升WP5/WP7柴油机,填补了中国动力在该领域的空白。目前,公司已经形成大、中、小功率发动机协同发展,全系列、全领域发展的产品布局。
    在市场层面,2005年,潍柴提出了三个三分之一的市场结构调整目标,即:国内市场三分之一、国际市场三分之一、后市场服务三分之一。现在,潍柴发动机在重型汽车、工程机械、客车、船舶、发电设备等领域,占有率分别达到42%、84%、30%、50%和40%,同时在美国芝加哥、法国马赛、白俄罗斯、南亚、东南亚等地区建立了业务平台。后市场建设稳步推进,形成了以专享服务、专有配件、专用油品、专属设备、专业再制造为核心的“5P服务特色”,初步实现国际、国内、后市场协调发展的市场格局。
    同时,潍柴坚持产品经营与资本运营“双轮驱动”,2004年,潍柴动力在香港上市,成为我国内燃机行业第一家在H股上市的企业。从2005年起,先后收购湘火炬、法国博杜安、扬柴动力等公司,进一步优化资本结构;同时,结构调整又为企业重组并购提供了有力保障,潍柴用资本之手成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在高速发展过程中,潍柴始终坚持人才第一战略,在培养、引进人才上开放思维并加大投入力度,年仅29岁的李士振是潍柴技术中心电控小组副组长。他带着一群年轻的员工,担负着国Ⅲ、国Ⅳ发动机电控系统和后取力系统的研发。31岁的尹晓青是应用工程部船机分部副经理,他主要负责船机和主机厂的技术对接。而与这些年轻人不同的是,有着丰富的国际大公司工作经验的林知伸博士,离开生活了十几年的美国,离开舒适的环境和亲人来到潍柴,成为潍柴动力技术总监。林博士说,他看中的是这里创新的**和潍柴自强不息追求世界先进水平的执着劲头。
    从原本的“人才匮乏”到今天成为吸引各类人才的“人才高地”,潍柴并不是靠令人咋舌的高薪,而是靠技术研发机制的创新,以及人才成长成才的软环境。多年来,潍柴不断深化企业改革,打破传统的技术开发模式,引入市场机制,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了适应市场要求的激励机制,激发调动了广大技术人员技术创新的活力。
    对于调动研发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潍柴集团董事长谭旭光认为,一是要创造一个干事业的平台和环境,二是有一个激励机制,让他们能够真正做事情。近几年,企业每年拨款1000多万元,用于科技创新成果奖励;每年拨款150万元,设立人才培训专项基金;每年投入1000多万元,输送科技人员走出国门参观考察,进行学习深造;同时给予企业人才特殊岗位补贴和职务补贴。这一系列激励措施,为科技人员实现个人价值、展示个人才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也为潍柴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积蓄了力量。
    近10年来,企业研发人员由不足50名,发展到现在的2000人研发队伍。特别是2009年抓住金融危机时期世界500强企业人力资源不稳的机会,先后三次到美国招聘人才,利用市场机制,成功引进47名海归人才回国创业,使企业人才结构进一步优化。目前高管团队成员中,15%以上拥有国际大公司从业背景,为企业带来了全新的理念。
    潍柴––中国内燃机行业由规模优势向技术优势转型的引领者。
    坚持创新驱动,倡导绿色动力、节能减排理念,潍柴在国内率先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蓝擎”国Ⅲ、国Ⅳ、国Ⅴ排放柴油机,各项经济指标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行业内,公司首家设立发动机再制造公司,走出了一条循环经济发展之路。
    近年来,潍柴从欧美引进了世界一流生产线,建成了潍柴高新发动机工业园、潍柴铸造工业园、潍柴重机滨海工业园、潍柴国际物流工业园等现代化生产园区,使企业工艺装备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全面接轨;另一方面,公司集中工艺技术资源,攻关新进装备操作技术,突破初始设计瓶颈,研究全新工艺路线,深挖装备潜力,发挥最大效能,形成了100万台高速大功率发动机年产能力,真正实现“效率最高、产出最大、成本最低”,推动了我国内燃机行业装备工艺水平升级。
    在本行业及相关产业整体技术创新上,潍柴亦做出了积极贡献,先后参与和主持承担12项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 863计划,全力推动中国内燃机行业技术进步,赶超欧美发达国家技术标杆。另外,潍柴先后将55项发明专利和379项其它专利,通过规范行业标准方式,主动与同行分享。2006年以来,公司先后主持或参与制定、修订内燃机标准22项,其中国家标准18项,行业标准4项,主持4项,参与18项,为推动内燃机行业技术进步做出重要贡献。
    另外,潍柴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推动节能减排,万元产值能耗连续3年下降,2010年万元产值能耗仅为全国单位万元能耗的3.2%;公司自主研发的蓝擎国Ⅳ/Ⅴ发动机,燃油消耗率已经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截至目前,潍柴累计向社会提供高品质、低排放发动机260多万台,每年可节约柴油9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2800万吨、一氧化碳200万吨,减少碳氢化合物7.5万吨、氧化氮20万吨。连年被评为山东省节能突出贡献企业。
    潍柴––行业“链合创新”发展的倡导者。
    2007年底,世界第一款对发动机、齿轮箱和车桥进行系统匹配和研发的“动力总成”产品,诞生在潍柴。这就是说,整车厂只要匹配设计自己特色的驾驶室和车厢,一款新型卡车或客车就可以推向市场。“动力总成”的推出,使我国商用车研发效率提升了三分之一。这个“动力总成”就是潍柴 “链合创新”技术开发思路的成果之一。
    潍柴在行业内率先提出“以我为主、链合创新”的创新模式,与清华、天大、浙大等名牌院校和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中国兵器工业第七零研究所、奥地利AVL、美国SWEL、德国FEV等国内外著名科研机构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构筑产学研密切合作的技术研发平台。同时与上游44家具有较强研发实力的供应商建立“潍柴产品研发共同体”,将产业链技术资源为我所用,推动供应商与潍柴协同发展,实现“同心、同行、共赢、共享”。 这个“链合创新”模式的建立,形成了以潍柴为主体,各零部件供应商优势互补共同推进科技创新、培育强大柴油机零部件制造体系的局面。在这个产业链上,企业间形成了合作链条,或取长补短,或强强联合。上下游企业不仅是利益共同体,更成为了研发共同体。这是“链合创新”的内涵,也是潍柴对自主创新更深层次的阐释和探索。
    以“研发共同体”为基础,潍柴主持和参与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和国家标准制定,建立“国家商用汽车动力系统总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起设立“商用汽车与工程机械新能源动力系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动了中国内燃机行业和相关上下游产业的技术进步。
    潍柴––国有企业做强做大发展模式的创新者。
    从潍柴近12年成功的经验看,其打造的产品经营与资本运营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不仅吸收合并湘火炬,打造了商用车、动力系统、汽车电子及零部件三大业务板块;通过对所属子公司实行“战略统一、资源共享、独立运营”的管控原则,实施多品牌运营战略,公司核心竞争力快速提升、产业链协同效应凸显。经过整合,公司发动机销量从2005年11.4万台提高到2010年的70余万台,旗下控股的陕西重汽重卡销量从2005年的1.44万辆飙升至10余万辆,法士特变速箱销量从2005年的14.6万台增加至85余万台,实现了产业整合质的飞跃。
    2009年,通过牵头组建山东重工集团,公司集团层面又增加了推土机、挖掘机、叉车等板块,为打造拥有核心技术、可持续发展的装备制造业产业集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国有企业做强做大探索了一条资本运营与产业经营双轮驱动的创新之路,成为我国用市场手段,实现跨区域、跨省重组的经典案例。
    潍柴发动机在整机市场突飞猛进的背后,资本推手的作用不可忽视。通过对全球资源的整合,潍柴加大了产业链条的合作空间,又反过来对市场起到了利好层面的影响。在整合国内资源的同时,2009年1月23日,潍柴动力以299万欧元竞拍获得法国百年品牌博杜安公司的产品、技术和品牌,不仅扩大了潍柴产品配套范围,而且在通向国际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依托这一平台,潍柴在欧洲建立了自己的研发中心,产品也打开了欧洲市场。
    通过产业经营与资本运营的双轮驱动,潍柴12年时间经济规模增长了100倍。旗下三只股票目前市值超过1000亿元,其中潍柴动力2010年前三季度每股收益5.76元,连续三个季度蝉联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第一位。
    潍柴––伟大时代精神的实践者。
    科学发展观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求。近年来,潍柴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民族工业振兴发展为己任,确立“以集团文化为主导,战略驱动、主动融合、打造特色,推进母子公司产业融合,提升企业软实力”的企业文化建设总体思路,构建企业文化体系,宣贯企业文化理念,打造职业化团队,实现了以文化育人,以文化强企,以文化推动产业整合,助推企业在转型发展的大道上快速奔跑。
    在大力弘扬改革创新、**创业的过程中,潍柴形成了务实创新、诚信共赢、团结公平、高效卓越的核心价值观,打造了“责任、沟通、包容”的文化理念,这一理念,成为企业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
    “公司归根到底是人的组织,在制度和理性之外要想调动人、激励人、凝聚人,唯有文化。”潍柴集团董事长谭旭光认为,只有那些善于汲取先进文化并创造出自己独特新文化的公司,才可能成为时代的佼佼者。
来源:慧聪网
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7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这是个神马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7 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炫耀?? 有意思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7 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济南
中国工业大鼎,金的吗?
不太可能。
照片拍的侧面,看着不大稳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7 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回复 8# kinhy


    呵呵,要怎么看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标签|免责声明|龙船社区

GMT+8, 2024-9-28 17:33

Powered by Imarine

Copyright © 2006, 龙船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