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905|回复: 20
收起左侧

全球十大潜艇(转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1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德国VII型U型潜艇
德国VII型潜艇的首艇于1936年6月下水,其改进型艇在整个战争期间都得到了广泛使用,从未有哪个国家能象德国VII型潜艇那样被建造如此之多。
    它最初的艇型发展成为VIIB型潜艇,其航程与操纵性能得到了很大改进, 在鱼雷射程内的攻击也显得相当有效。在此基础上做的进一步改进使得后来的VIIC型潜艇成为德国海军最具攻击力的潜艇。最后的VIIC/41型潜艇的下潜深度在战后很长时间内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潜艇可以匹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龙船学院
 楼主| 发表于 2011-6-1 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战后复原的VIIC型U型潜艇
20090507105129447297.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VII型U型潜艇中最著名的要数VIIC型,VIIC型潜艇自1941年以来就是二战中德国潜艇部队的主力,在整个大战期间它的建造工作就一直没有终止过。第一艘服役的VIIC型潜艇是1940年的U-69号。VIIC型潜艇是一种威力巨大的战斗机器,几乎在所有有德国潜艇活动的海域都能见到它的身影。VIIC型潜艇投入使用时正是“快乐日”即将结束的时候,1943年底到1944年,它不得不面临盟军即将发动的反潜总攻势。也许最为成功的VIIC型潜艇是U-96号,它在许多有关德国潜艇的影片中都出现过,还有一些防空潜艇。
VIIC型潜艇是由极为成功的VIIB型潜艇改进而来,两者具有相同的引擎设计和马力,但比后者更大的体积和排水量使得VIIC型艇的航速不及VIIB型。除了几艘后来的潜艇以外所有的VIIC型艇都装备有5个鱼雷发射管(4个位于艇首,1个位于艇尾),而诸如U-72、U78、U-80、U-554和U-555号都只在艇首装有2具鱼雷发射管,U-203、U-331、U-351、U-401、U-431、U-651号则没有艇尾鱼雷发射管。VIIC/41型潜艇甚至做了更大改进,而大型布雷潜艇VIID则是由VIIC直接改装而来。
    VIIC型U型潜艇线图 [资料图片]
    VIIC型U型潜艇
    乘员:44—52人
    艇长:67.1米
    水上排水量:769吨,水下排水量:871吨
    水面最高航速:17.7节,水下最高航速:7.6节
    水上航程:8500海里/10节,水下航程:80海里/4节;设计下潜深度:220 米
    鱼雷发射管5具(艇首4具/艇尾1具),鱼雷总数14枚;1门105毫米甲板炮,1挺20毫米机枪。



第二位 美国"海狼"级核潜艇
“海狼”是美国在冷战尚未结束之时开始研制的一级多用途攻击核潜艇,它的设计初衷是为了在深海大洋中与前苏联核潜艇进行全面对抗,全球争霸,因此美国不惜代价,不遗余力,将其打造得具有绝对领先的性能和非同寻常的作战威力,可执行反潜、反舰、对陆、布雷、护航等多种任务,被世人誉为“21世纪的核潜艇”。然而,“海狼”生不逢时,前苏联的崩溃使它失去了角逐对手,高达十几亿美元的惊人“身价”让“黄金之国”也难以承担,于是,在建造了3艘“海狼”之后,美国便放弃了建造30艘的计划,把兴趣转向了更适合其新战略的“弗吉尼亚”级身上。
“海狼”级共建3艘:
  SSN21“海狼”号,1989年10月25日开工,1995年6月24日下水,1997年7月19日服役;
  SSN22“康涅狄格”号,1998年12月11日服役;
  SSN23“吉米·卡特”号,预计2003年服役。
★总体性能:
  长99.4米,宽12.9米,水上航行时吃水10.9米,水上排水量7460吨,水下排水量9150吨,水下最大航速35节,最大潜度600米,全艇编制133人,其中12名军官。其动力装置为1座通用电气公司S6W压水反应堆,2台蒸汽轮机,功率38.8MW,约52000马力,单轴,泵喷射推进器。
  “海狼”级外形一改美国核潜艇传统的较大长宽比,而重新采用了“大青花鱼”号试验潜艇的小长宽比水滴线型,与“洛杉矶”级相比,“海狼”级的长宽比从10.88下降到7.7,这种艇型有诸多优点,如提高航速、改善机动性、有利于舱室布置和增加隐身性能等。经过反复论证和权衡利弊,“海狼”沿用了美国海军单壳体形式,采用了既抗震又抗海水压力的HY-100高强度钢,其屈服压力为82公斤/平方毫米。它所选择的S6W型加压水冷式反应堆原为水面舰艇使用,这是首次安装在潜艇上,具有结构紧凑、输出功率大等优点。
  “海狼”级的第一使命是反潜,降低噪声对它来说至关重要。该级艇的降噪措施主要有:核动力装置采用自然循环反应堆以降低一回路噪声;采用蒸汽轮机电力推进方式,取消噪声大的减速齿轮箱;首次使用新型的“泵喷射推进器”,彻底消除了螺旋桨噪声;艇体外表敷设一层阻尼吸声橡胶,使艇体表面形成一个良好的无回声层;艇体外形光滑,开囗少,突出物少;艇上所有运动机械都经过降噪设计,并且都安装在高效减振基座、弹性支座和弹性减振器上;为降低舱室内部噪声,在美国潜艇上首次使用了“有源消声技术”,也就是在噪声处发出与噪声振幅相同但相位相反的音响,来抵消该处原有噪声,实践证明效果明显。在综合运用了以上措施后,“海狼”级的噪声达到了90-100分贝,这一量级已经低于海洋背景噪声,这使它成为一级真正的“安静型”潜艇。
  ★武器装备:
  “海狼”级首部安装有8具660mm发射管;由于这8具发射管已具有快速发射能力和首部尺寸有限,艇上没有安装垂直发射装置,所有导弹、鱼雷都从这8具发射管中发射。该级艇共可携载50枚各型导弹和鱼雷。
  ·“战斧”巡航导弹:该弹既可对陆又可反舰,具有战略战术两种作战能力。全重1224公斤,飞行高度15-100米,速度0.7马赫。反舰导弹射程460公里,战斗部装药454公斤;对陆型射程2500公里,战斗部装药454公斤或20万吨当量核弹头,其制导方式为惯性或地形匹配加GPS,圆概率误差为10米。
  ·“捕鲸叉”反舰导弹:是美国核潜艇的标准反舰导弹,重667公斤,速度0.85马赫,巡航高度15米,末段攻击高度2-5米,射程110-130公里,惯性制导加主动雷达末制导。
  ·MK48-5(ADCAP)重型鱼雷:该雷既能反潜又能反舰,重量1582公斤,航速60节,航程46公里,潜深1200米,战斗部装药100-150公斤,线导加主/被动声自导,自导系统具有智能处理能力

  ★电子装备:
  ·电子设备:作战指挥为AN/BSY-2系统,它采用分布式计算机系统、声学系统、控制系统和电子/水声对抗系统,将探测、识别、跟踪、分析、传递、决策、执行等多项功能融为一体,通过总线与分布式计算机系统相连,核心为UYK-44计算机;水面搜索/导航雷达为BPS-15A;电子支援/对抗有BLD-1、WLQ-4(V)1、WLR-8(V);另有WLY-1拖曳式诱饵系统。
  ·声呐:主要为AN/BQQ5D主/被动综合声呐,TB-16被动拖曳声呐、TB-23细线基阵拖曳声呐、被动保角阵声呐、探雷声呐等。

正在船坞中修建的VII型U型潜艇

正在船坞中修建的VII型U型潜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第三位 美国"小鲨鱼"级潜艇
美军"小鲨鱼"级潜艇是二战太平洋战场上得到最广泛使用的一种潜艇,成为美国海军潜艇部队的中坚力量。
性能参数
    排水量:1526/2424吨
    艇长:312英尺
    艇员:60人(6名军官)
    武备:1门3英寸甲板炮,2挺12.7毫米口径机枪,2挺7.62毫米机枪,10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艇首6具/艇尾4具,24枚鱼雷)
    最大航速:20.25节/水面,8.75节/水下
    动力:柴/电推进,双轴
    马力:5400/水面,2740马力/水下
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第四位 英国T级潜艇
英国T级潜艇第一批(Triton Class)共建造15艘,二战期间共有9艘战沉;第二批(Tempest Class)共建造7艘,主要于地中海地区服役;第三批又称图坦卡蒙级(Tutankhamen Class),该级艇建造于二战后期,战争期间仅有两艘损毁,部分潜艇一直服役到60年代末70年代初。  

前面的是英国T级潜艇第一批(Triton Class)Thistle号,后面是英国T级潜艇第一批(Triton Class)Torbay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英国T级潜艇第一批

英国T级潜艇第一批(Triton Class)Thistle号

英国T级潜艇第一批(Triton Class)Thistle号
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第五位 开创新纪元的第一艘核潜艇:"鹦鹉螺"号
鹦鹉螺"(Nautilus)号
    "鹦鹉螺"号问世的意义在于,它首开应用核动力之先河,潜艇由此进入了又一个新纪元。最先考虑将原子能用作潜艇动力的,是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机电处主任、著名物理学家罗斯.冈恩。如果说冈恩等人是核潜艇构想的提出者,那么将这一设想最终变为现实的,就是"核潜艇之父"——海曼·乔治·里科弗(Hyman G.Rickover)。
1946年,美国海军部决定成立原子能研究机构,并挑选一名上校军官来主持这项工作。早就对原子动力情有独钟的里科弗主动提出了申请,并以其深厚的舰艇工程知识和娴熟的动手能力获得了批准,从此他便与核动力结下了不解之缘。经过反复研究,里科弗提出美国海军核动力计划的第一步应该放在潜艇上。因为核动力的最大优势首先体现在潜艇上,只有"航程无限"的核能与"隐蔽出击"的潜艇相结合,才能导致战略作用极为重大的威慑性武器的出现。最终,里科弗的计划被采纳。
    1948年5月1日,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和美国海军联合宣布了建造核潜艇的决定;1949年,里科弗被任命为国防部研究发展委员会动力发展部海军处负责人,并兼任原子能委员会、海军船舶局两个核动力部门的主管和核潜艇工程总工程师,从此里科弗的名字便与核潜艇连在了一起。1952年6月14日,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潜艇"鹦鹉螺"号在美国格罗顿举行铺设龙骨的仪式。1953年3月30日美国当地时间11时17分,陆上模拟堆热中子反应堆达到了临界状态。6月25日,核动力装置达到了满功率,并完成了持续4天4夜的满功率运转试验,这标志着这艘核潜艇已经具备了以不间断的全速横渡大西洋的能力。
  l954年1月21日,人类第一艘核动力潜艇"鹦鹉螺"号在上万名观众的欢呼声中下水。经过努力,"鹦鹉螺"号在这年底全部竣工。从理论上讲,它可以以最大航速在水下连续航行50天、航程3万海里而无需添加任何燃料。艇上还装备了自导鱼雷。
    1955年1月17日,"鹦鹉螺"号进行了首次试航,人类历史上第一艘核潜艇正式开始遨游大洋。它的首任艇长为威尔金森(Eugene P.Wilkinson)海军中校。5月份,"鹦鹉螺"号又进行了90多个小时的水下远航试验,航程为1 3 8 l海里,是当时常规动力潜艇水下最大航程的9倍。它还以20节的平均时速,完成了从佛罗里达基韦斯特到新伦敦之间1397海里的航行。
    从l954年1月2 1日下水到1957年4月第一次更换燃料棒时为止,"鹦鹉螺"号总航程达62526海里,仅消耗了几公斤铀。而常规潜艇要是以同样速度航行同样的距离,将会消耗大约8000吨燃油。"鹦鹉螺"号还以首次水下航行抵达北极点而闻名于世。"鹦鹉螺"号所展现的核潜艇的巨大魅力还不仅于此。据美国披露,自其服役后,美国用它多次进行了潜-舰对抗以及反潜演习。l955年7-8月份,在"鹦鹉螺"号首次进行的作战演习中,它轻而易举地战胜了包括一艘反潜航母在内的反潜编队,在这次对抗演习中,"鹦鹉螺"号共"击沉"了7艘"敌舰"。随后在北约所组织的名为"反击"的演习中,受到"鹦鹉螺"号攻击的水面舰艇数量达到l 6艘,其中包括航母2艘、重巡洋舰l艘以及驱逐舰9艘,其余的4艘为油轮与货轮。
    据美国统计,"鹦鹉螺"号在历次演习中共遭受了5000余次攻击。据保守估计,若是常规动力潜艇,它将被击沉300次,而"鹦鹉螺"号仅为3次,"鹦鹉螺"号展示了核潜艇确实具有无坚不摧的作战成力。
    今天当我们回首冷战可以看到,面对以航母编队为核心的、强大的美国海军,在自身经济、技术实力不及美国,政治地缘环境不佳的情况下,苏联之所以大力发展核潜艇,就不能不提到"鹦鹉螺"号给对手的何益启示,而这种启示的意义,即使是现在看来仍不可低估。
    "鹦鹉螺"号的问世具有不可估量的巨大价值,它的政治与军事意义是深远的。但由于该艇主要供试验之用,因此没有建造后继艇。该艇于l 980年退役,在其诞生地格罗顿作为纪念艇被永久保存。

鹦鹅螺号(Nautilus)SSN-571
    1954年9月30日竣工,1980年3月30日退役。
    排水量:3533吨(水上)/4092吨(水下)
    全长:98.7米
    艇宽:8.4米
    吃水:6.6米
    动力:S2W型压水型核反应堆1座,蒸汽轮机2台,双轴
    功率:15000马力
    航速:22节(水上)/23.3节(水下)
    武器:553毫米鱼雷发射管6门(艏),鱼雷22枚。
    下潜深度:213米
    艇员:105名
a.jpg

鹦鹅螺号(Nautilus)核潜艇

鹦鹅螺号(Nautilus)核潜艇
b.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第六位 X型潜艇
1943年9月,为了击沉"俾斯麦"级"提尔皮茨"号战列舰,英国皇家海军派出三艘X型袖珍潜艇,执行偷袭任务。
1943年9月,三艘袖珍潜艇“X-5”号、“X-6”号、“X-7”号分别由三艘潜艇拖曳着,悄悄地驶出海军基地,在预定海域,三艘袖珍潜艇驶向目标区,而潜艇则留在原处,准备随时援救、接应袖珍潜艇。
    “X-6”号袖珍潜艇首先到达“提尔皮茨”号战列舰停泊的卡亚峡湾入口处。艇长卡梅伦瞧准机会,尾随一艘德国巡逻艇顺利通过了防潜网,进入了港口。随后,“X-6”号袖珍潜艇径直向“提尔皮茨”号战列舰驶去,不料途中搁浅,被“提尔皮茨”号战列舰上的哨兵发现。德军的一艘摩托艇驶来,将卡梅伦等四人擒获。
    “X-7”号袖珍潜艇也顺利地通过了卡亚湾入口处的防潜网。可是,在通过湾中的防雷网时,陷入了网障中。“X-7”号袖珍潜艇经过一番折腾,终于挣脱开来,越过了防雷网。它悄悄地潜到“提尔皮茨”号战列舰下,在“B”炮塔的下方挂上一个炸药筒。然后,又在近舰尾处挂了一个炸药筒,两个炸药筒定时都是一小时。
    当“x-7号袖珍潜艇撤离时,不料撞上了防雷网,被敌人发现,德军向“X-7”号袖珍潜艇发射深水炸弹,将这艘袖珍潜艇炸沉。艇长普莱斯与另一军官艾特肯逃生时,不幸被俘。
    不久,“X-5”号袖珍潜艇也在港中被德军发现,“提尔皮茨”号战列舰上的炮火一阵猛射,“X-5”号袖珍潜艇被击沉。
    三艘袖珍潜艇虽然相继被击沉,然而“提尔皮茨”号战列舰也没能逃脱厄运。随着两声惊天动地的爆炸声,“提尔皮茨”号战列舰被震得跃出水面,轮机舱和发电机舱进水,失去了战斗力。
    后来,“提尔皮茨”号战列舰又遭到英国飞机的轮番轰炸,终于沉入了海底。
a.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 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第七位 伊-400型潜艇


    伊-400型潜艇长293英尺,水上排水量3550吨,水下排水量6560吨,是二战期间建造的最大潜艇。设计最高航速水上20节,水下7节,航程33000海里/16节,可持续作战四个月以上,作战半径可达到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
    搭载于伊-400型潜艇上的M6A1"晴岚"特种水上战斗/轰炸机长35英尺,翼展40英尺,航程654英里,有效载荷1800磅。如果丢弃浮筒,"晴岚"还可以搭载附加油箱和炸弹,执行敢死任务。  
    伊-400型潜艇,内有一座长115英尺,直径12英尺的机库,可容纳三架折叠的M6A1"晴岚"特种水上战斗/轰炸机 [资料图片]
    将飞机装到潜艇里,并实施作战任务的只有二战期间的日本海军。二战初期,日本海军就在伊-51潜艇上进行了搭载飞机的试验。随后,日本海军又在伊-21和伊-5潜艇上进行了试验,并最终取得成功。
    由于有了二战初期的一系列胜利,以及潜艇搭载飞机的成功实践,日本于1942年4月正式决定研制潜水航母。
    随着6月初在中途岛海战中惨败,日本又制定了新的“改五计划”,决定加快新舰艇的研制,建造18艘潜水航母。

   

M6A1"晴岚"特种水上战斗/轰炸机


    从潜艇装小型飞机到潜水航母有质的变化。前者只能装小型飞机,而潜水航母——无论是大型潜艇,还是较大型舰载机——都需要重新设计。要解决潜艇长期隐蔽水下航行、指挥通信、将舰载机装入潜艇内、舰载机的起飞和降落等一系列技术难题。
    “改五计划”要求潜水航母是一种超大型潜艇,能搭载具有强大攻击力的舰载机2—3架,具有超远的续航能力,要以16节航速航行33000海里,或以14节航速航行40000海里。除能攻击巴拿马运河外,若能秘密前出到大西洋,还可以直接攻击纽约。由于此时日本已经研制出“彗星”舰载轰炸机,故计划要求要在“彗星”机基础上,研制出能装到潜艇里的较大型舰载机。
    至此,一个空前绝后的潜水航母设计工作,便在爱知航空厂极其秘密地正式开张……研制代号为“特型潜水艇”,简称“潜特”,舰载机代号为“十七试特殊攻击机”,即十七式试验型特殊攻击机。
    建成后正式名称分别为伊-400型潜艇和M6A1“晴岚”攻击机。

    伊-400型潜艇性能诸元
    排水量:3550吨(水上)/6560吨(水下);航速:20节(水上)/7节(水下);艇员:设计145人,实际220人
    1座140毫米主炮(艇尾);8具鱼雷发射管(艇首);3座三连装25毫米高炮(机库),1座单装25毫米高炮(舰桥)
    艇载3架M6A1"晴岚"特种水上战斗/轰炸机;机载武器:800公斤炸弹一枚,或450毫米空投鱼雷一枚



第八位 "台风"级核潜艇
“台风”级(Typhoon)核潜艇是前苏联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为了充实战略核力量、抗衡美国“俄亥俄”级潜艇而发展起来的,编号941型,是前苏联/俄罗斯的第四代弹道导弹核潜艇。因其排水量达到2万多吨,远远超过美国的“俄亥俄”级,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级核潜艇,堪称世界级“水下巨无霸”。该级首艇于1977年开工建造,1981年服役。当时计划共建造12艘,但后因经费紧张,至1989年只建造了6艘便中止了建造计划。
    苏联解体后,“台风”级中的一艘进厂进行维修和现代化改装,迄今仍在进行各种试验;另2艘在美国资助下被拆解。目前,仅有3艘“台风”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在服现役,全部部署在俄罗斯北方舰队。

   

苏联/俄罗斯“台风”级(Typhoon)战略导弹核潜艇


    苏联/俄罗斯“台风”级(Typhoon)战略导弹核潜艇全长171.5米,宽24.6米,水面航行时吃水13米,水上航速19节,水下航速26节,水上排水量21500吨,水下排水量26500吨,全艇编制150人,其中军官50人。它采用2台压水堆,2台蒸汽轮机,总功率81600马力。



第九位 31型U型潜艇
31型潜艇是德军一战中的主力






第十位 "华盛顿"级核潜艇

  20世纪50年代,为了在与苏联的竞争中领先,美国等不到专门设计一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将正在船台上建造的“蝎子”号攻击核潜艇从指挥台围壳后面拦腰斩断,在中间插入了一段39.6米长的分段,并在其中安排了16枚“北极星”战略导弹及其指控系统。1959年,这艘被改名为“乔治•华盛顿”号的战略核潜艇终于如期服役了,这也是世界上第一艘战略核潜艇。  


    “乔治·华盛顿”号战略核潜艇是世界上第一艘战略核潜艇 [资料图片]
    “乔治·华盛顿”级弹道导弹核潜艇总共建造了5艘,分别是:SSBN-602-598“乔治·华盛顿”号、SSBN-602-599“帕特里克·亨利”号、SSBN-602-600“西奥多·罗斯福”号、SSBN-602-601“罗伯特·E·李”号、SSBN-602“亚伯拉罕·林肯”号,都编人到第14潜艇中队,以苏格兰的霍利湾为基地执行在北大西洋方面的非战时巡逻任务。

    技术参数
    外形尺寸:长116.3米,宽10.1米,吃水8.8米;排水量:水上5900吨,水下6880吨。
    航速:水上15节,水下24节;潜深:213米;自持力:60昼夜;人员编制:132名。
    动力装置:一座由威斯汀豪斯电气公司制造的s5w型压水反应堆,主机是通用电气公司制造的齿轮减速汽轮机,功率为15000轴马力。
    武器装备:6具533毫米水压式鱼雷发射管;16个“北极星”弹道导弹发射筒,分为两排垂直布置,每排8个。
    电子设备:半球形的上部布置着an/bqs-4型主动声呐基阵,下部布置着an/bqr-2b型被动声呐基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第一位依阿华级战列舰
依阿华级战列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建成的吨位最大的一级战列舰,也是世界上最后一级退出现役的战列舰。
    依阿华级战列舰计划建造6艘,首舰依阿华号1940年始建,共建成4艘,分别是依阿华号(Iowa 舷号BB-61),1940年6月27日在纽约海军工厂正式动工,1943年2月22日正式服役;新泽西号(New Jersey 舷号BB-62),1943年5月23日加入现役;密苏里号(Missouri 舷号BB-63),1944年6月11日正式服役;威斯康星号(Wisconsin 舷号BB-64),1944年4月16日加入现役。伊利诺斯号(Illinois)1945年8月停工;肯塔基号(Kentucky)1950年1月下水后停建,均未建成。  
    1938年美国海军提出新型高速战列舰––依阿华级的设计方案。在保持南达科他级防护水平的基础上依阿华级战列舰重点提高航速,大幅度提高主机功率,依阿华级的动力装置的主机功率是当时输出功率最大的舰船动力装置,设计航速高达33节。以能通过巴拿马运河船闸的极限为准,依阿华级船体最大宽度被限制为33米,重新设计舰体,采用了加大舰体长度和吃水的设计措施,舰体的长宽比达到7.9,而其细长的舰艏,有利提高航速,但影响了适航性。
    依阿华级的主炮采用了轻量化的406毫米50倍口径主炮。装备3座三联装主炮塔,每座炮塔旋转部分重1730吨,舰艏方向呈背负式布置两座,舰艉方向布置一座。装甲防护方面,依阿华级整体防护设计与南达科他级相当,舷侧主装甲带与主防雷装甲拼接为一体,并结合多重水密隔舱构成水下防鱼雷系统。依阿华级舰艉两舷各安装一台弹射器,搭载三架水上观测飞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依阿华级战列舰服役后主要参加太平洋海区的作战活动,为航空母舰护航和支援两栖作战。其高速性以及强大的高射火力为航空母舰特遣舰队提供防空火力。先后参加了进攻马绍尔群岛作战、马里亚那海战、莱特湾海战、硫磺岛战役、冲绳岛战役。
    密苏里号战列舰是依阿华级战列舰中建成的第三艘,该舰服役后不久,即因1945年9月2日作为日本无条件投降的签字地点而非常出名。
    二战战争结束后,除“密苏里”号留作训练舰外,其余3艘舰在船厂封存备用。朝鲜战争爆发后,1951年4艘依阿华级舰再次服役。战争结束后,1958年4艘舰编入预备役,又一次全部封存。1968年,新泽西号第三次“从军”,赶赴越南参战。因其作战能力有限,消耗费用过大,1969年该舰又退出现役。
    80年代初,美国决定对依阿华级战列舰进行现代化改装。改装共花费了7年半时间,每艘舰改装费用约3亿–4亿美元。改装的重点是加强对地对舰攻击能力,增强反潜防空能力,提高通信和电子设备的现代化水平和改善舰员的生活条件。舰上增设了四联装“战斧”巡航导弹8座、四联装“鱼叉”舰舰导弹4座、“密集阵”近程防御系统,及直升飞机起降平台;并设有无人驾驶飞机弹射器,装备5架“先锋”型无人驾驶飞机。
    这次现代化的改装尽管给“衣阿华”级战列舰的前途带来了一丝曙光,但重新复出的战列舰仍未摆脱衰亡的下场。1990年,第四次服役刚刚8年的新泽西号和刚服役6年的衣阿华号便再次封存。1991年1月的海湾战争中,密苏里号和威斯康星号分别组成战列舰编队驻泊波斯湾。1月17日凌晨,威斯康星号向伊拉克发射了战争中的第一枚战斧巡航导弹,两艘舰共向伊拉克的战略目标发射了数十枚战斧巡航导弹;2月17日,战列舰还用406毫米主炮轰击了科威特南部的伊军炮兵阵地。然而,战争胜利的辉煌也没有延长战列舰的生命。战后不久,威斯康星号就退出现役。1992年3月31日密苏里号也退出了现役。从而这个一度逞威于海上的“霸主”终于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大舰巨炮的背影”美国依阿华级战列舰  
    依阿华级战列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建成的吨位最大的一级战列舰,也是世界上最后一级退出现役的战列舰。
    建造背景
    20世纪30年代中期限制建造新战列舰的华盛顿海军条约期满。1936年美、英、法三国签订了第二次伦敦海军条约,规定战列舰标准排水量不得超过35000吨,主炮口径不得超过356毫米。由于日本、意大利未签订该条约,1938年6月美、英、法三国将对战列舰的限制条款修改为标准排水量增加到45000吨,火炮口径增大到406毫米。
    概貌
    1938年美国海军提出新型高速战列舰––依阿华级的设计方案。美国海军对之前建造的南达科他级战列舰的性能并不满意,主要是排水量偏小,限制了性能的提高。在保持南达科他级防护水平的基础上依阿华级战列舰重点提高航速,大幅度提高主机功率,依阿华级的动力装置的主机功率是当时输出功率最大的舰船动力装置,设计航速高达33节。以能通过巴拿马运河船闸的极限为准,依阿华级船体最大宽度被限制为33米,重新设计舰体,采用了加大舰体长度和吃水的设计措施,舰体的长宽比达到7.9,而其细长的舰艏,有利提高航速,但影响了适航性。“依阿华”号在进行高速试航时,曾发现船艉有振动现象,经过水池试验后,依阿华级改用了两种不同螺旋桨,消除乐振动现象。依阿华级的主炮采用了轻量化的406毫米50倍口径主炮。装备3座三联装主炮塔,每座炮塔旋转部分重1730吨,舰艏方向呈背负式布置两座,舰艉方向布置一座。依阿华级的副炮没有采用两种口径舰炮分别用于对海、对空的方案,双联装127毫米口径高平两用炮炮塔布置在舰体中部侧舷。装甲防护方面,依阿华级整体防护设计与南达科他级相当,舷侧主装甲带与主防雷装甲拼接为一体,并结合多重水密隔舱构成水下防鱼雷系统。在建造过程中特别增强了水平装甲防御能力。依阿华级舰艉两舷各安装一台弹射器,搭载三架水上观测飞机。
    该级舰计划建造6艘,首舰衣阿华号1940年始建,共建成4艘,分别是依阿华号(Iowa,舷号BB-61),1940年6月27日在纽约海军工厂正式动工,1943年2月22日正式服役;新泽西号(New Jersey,舷号BB-62),1943年5月23日加入现役;密苏里号(Missouri,舷号BB-63),1944年6月11日正式服役;威斯康星号(Wisconsin,舷号BB-64),1944年4月16日加入现役。伊利诺斯号(Illinois)1945年8月停工;肯塔基号(Kentucky)1950年1月下水后停建,均未建成。
    服役经历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依阿华级战列舰服役后主要参加太平洋海区的作战活动,为航空母舰护航和支援两栖作战。其高速性以及强大的高射火力为航空母舰特遣舰队提供防空火力。先后参加了进攻马绍尔群岛作战、马里亚那海战、莱特湾海战、硫磺岛战役、冲绳岛登陆战
    密苏里号战列舰是依阿华级战列舰中建成的第三艘,该舰服役后不久,即因1945年9月2日作为日本无条件投降的签字地点而非常出名。按照惯例投降仪式应当在旗舰举行。当时“密苏里”号是第3舰队旗舰。另一个决定性因素是,当时的美国总统杜鲁门是一位来自密苏里州的平民总统。他当然乐于让代表家乡的军舰赢得这个至高无尚的荣誉。
    战争结束后,除“密苏里”号留作训练舰外,其余3艘舰在船厂封存备用。朝鲜战争爆发后,1951年4艘依阿华级舰再次服役。战争结束后,1958年4艘舰编入预备役,又一次全部封存。1968年,“新泽西”号第三次“从军”,赶赴越南参战。因其作战能力有限,消耗费用过大,1969年该舰又退出现役。
    1980年代初,美国决定对依阿华级战列舰进行现代化改装。从1981年10月“新泽西”号进入长滩海军船厂开始,到最后一艘“威斯康星”号1989年2月改装完毕,共花费了7年半时间,每艘舰改装费用约3亿--4亿美元。此次改装的重点是加强对地对舰攻击能力,增强反潜防空能力,提高通信和电子设备的现代化水平和改善舰员的生活条件。舰上增设了四联装“战斧”巡航导弹8座、四联装“鱼叉”舰舰导弹4座、“密集阵”近程防御系统,及直升飞机起降平台;并设有无人驾驶飞机弹射器,装备5架“先锋”型无人驾驶飞机。    这次现代化的改装尽管给“衣阿华”级战列舰的前途带来了一丝曙光,但重新复出的战列舰仍未摆脱衰亡的下场。1990年,第四次服役刚刚8年的“新泽西”号和刚服役6年的“衣阿华”号便再次封存。1991年1月的海湾战争中,“密苏里”号和“威斯康星”号分别组成战列舰编队驻泊波斯湾。1月17日凌晨,“威斯康星”号向伊拉克发射了战争中的第一枚“战斧”巡航导弹,两艘舰共向伊拉克的战略目标发射了数十枚“战斧”巡航导弹;2月17日,战列舰还用406毫米主炮轰击了科威特南部的伊军炮兵阵地。然而,战争胜利的辉煌也没有延长战列舰的生命。战后不久,“威斯康星”号就退出现役。1992年3月31日“密苏里”号也退出了现役。从而这个一度逞威于海上的“霸主”终于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性能数据
    排水量: 标准45,000吨、满载59,300吨(1981年-1989年满载57,256吨)
    舰长:270.4米,舰宽:33米,吃水:11米
    动力:8台锅炉,4台蒸汽涡轮机,主机设计功率:212,000马力;4轴 双舵
    航速:33节;载油9,520吨,续航力:20150海里/15节,15900海里/17节
    武备:9门三联装406毫米/50倍口径主炮;20门双联装127毫米高平两用炮;40毫米高射炮60-80门,20毫米高射炮50-60门
    装甲:水线307毫米;横向287毫米;炮塔正面495毫米,顶部184毫米,侧面229毫米,炮座439毫米;司令塔439毫米;装甲甲板121-147毫米。装甲总重18466吨,舰体结构总重10252吨。
    舰员:设计编制1851人(其中:军官91人,士兵1760人)
第二位尼米兹级航空母舰
尼米兹级是目前世界上排水量最大、载机最多、现代化程度最高的航空母舰,也是继“企业”号核动力航母之后,美国第二代核动力航母。
    首舰“尼米兹”号于1975年服役。该级舰的舰体和甲板采用高强度钢,可抵御半穿甲弹的攻击,弹药库和机舱装有63.5毫米厚的凯夫拉装甲,舰内设有23道水密横舱壁和10道防火隔壁,消防、损管和抗冲击等防护措施完备。能够承受3倍于埃塞克斯级航母受到的打击。它能够进行远洋作战夺取制空和制海权,攻击敌海上或陆上目标,支援登陆作战及反潜等。  
    尼米兹级航空母舰是目前世界上吨位最大、在役数量最多的一级核动力航空母舰,其首制舰于1975年服役。该级航空母舰满载排水量在91000吨以上,从第5艘起由于加装了几千吨重的装甲防护板,使其满载排水量增至102000吨,成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舰船。     基本性能
    舰长:332.9米,舰宽:40.8米,飞行甲板最宽76.8米,吃水:11.3米(CVN-71为11.8米,自CVN-72以后为11.9米)。     动力装置:核动力,2座压水堆,4台蒸汽轮机,4台应急柴油机,4轴推进;功率:194兆瓦(26万马力);航速:30节以上,续航力:80万–100万海里 。     武器装备
    主要武器装备:3座“海麻雀”防空导弹系统;4座“密集阵”近战武器系统(CVN-68和CVN-69为3座);3座324毫米3联装鱼雷发射系统
    搭载飞机:固定翼飞机约80架,直升机6架。     人员:舰员3184人,航空人员2800人。    尼米兹号是美国海军中最大的一艘核动力航空母舰,是一座浮动的机场和海上城市。它的舰上的甲板面积相当于3个足球场,舰身高达30层楼。它携带的核燃可用13年。舰上还有广播站、电影厅和邮电所、百货商店、服装店、理发店、冷饮店,仅照明灯就有29184盏。参观过这艘军舰的人,都用“海上巨兽”来形容它。名称:尼米兹号核动力航空母舰
    尼米兹级是目前世界上排水量最大、载机最多、现代化程度最高的航空母舰,也是继“企业”号核动力航母之后,美国第二代核动力航母。
    首舰“尼米兹”号于1975年服役。该级舰的舰体和甲板采用高强度钢,可抵御半穿甲弹的攻击,弹药库和机舱装有63.5毫米厚的“凯夫拉”装甲,舰内设有23道水密横舱壁和10道防火隔壁,消防、损管和抗冲击等防护措施完备。能够承受3倍于埃塞克斯级航母受到的打击。它能够进行远洋作战夺取制空和制海权,攻击敌海上或陆上目标,支援登陆作战及反潜等。
    该级舰现有9艘在役,1艘在建,是美国海军现役航空母舰的中坚。      
    所属国家:美国
    武器分类:航空母舰
    军种分类:海军
    舷号:CVN68;
    满载排水量:91487t;
    轻载排水量:72916t;
    总长:332.9m; 两柱间长317m;舰宽40.8m;
    吃水:11.3m;
    飞行甲板长:332.9m,宽76.8m;
    斜角甲板长:237.7m;航速30kn(节);
    人员编制:船员3184人,其中203名军官;航空联队2800人,其中266名军官;编队司令部70人,其中25名军官;
    动力装置:核动力,2座通用动力公司的A4W/AIG压水堆,4台汽轮机;每座反应堆驱动2台主汽轮机,与2桨2轴组成1个单元,总功率为194MW;4台应急柴油机,功率为8MW,4轴;
    导弹:3座雷声公司的GML5 MK29型八联装北约海麻雀舰对空导弹发射装置;
    舰炮:3座通用电气/通用动力公司的MK15型20mm6密集阵火炮;
    电子对抗设施:4座洛拉尔·海考公司MK36型RBOC6管诱饵弹发射装置,发射红外曳光弹和箔条弹,SLQ36队“水精”鱼雷诱饵系统, SLQ29(WLQ8雷达预警和SLQ17AV干扰机和欺骗系统),改装时由SLQ32(V)4型电子战系统代替;
    火控系统:(属NSSMS MK57船舰队对空导弹系统的一部分);
    作战数据系统:海军战术数据系统及先进作战指挥系统(NTDS/ACDS),4A、11、14号和16号数据链JOTS、POST、CVIC、TESS UMM-1 (V)1、SSQ-82、SQQ-1、WSC-3(UHF)、WSC-6(SHF)、USC-38(EHF)卫星通信系统;
    雷达:对空搜索ITT公司SPS48E三坐标雷达,雷声公司SPS49(V)5型雷达休斯公司MK23目标获取系统(TAS);
    对海搜索:诺登公司的SPS67V型雷达;空中管制SPN41、2部SPN42、SPN43B、SPN44航母控制飞机进场雷达;
    导航:雷声公司的SPS64(V)9雷达,富鲁诺公司的900型雷达,URN25型塔康飞机战术引导系统火控;6部MK95型导弹火控雷达;
    载机:标准航空联队20架F-14"雄猫”战斗机,20架F/A-18攻击机,4架EA-6B"徘徊者"电子战飞机,16架A-6E"入侵者”攻击机(含KA–6D空中加油机),4架E-2C"鹰眼" 空中早期预警机,6架S–3A/B“北欧海盗”反潜飞机直升机,8架SH–3G/H“海王”(已经退役,由HH-60取代)或HH-60"海鹰"直升机;飞机起落辅助设施,飞机升降机共4部,1、2号飞机升降机位于岛前,3号飞机升降机于岛后,4号飞机位于左舷侧斜角甲板的尾部,每台升降机的尺寸均为25.91m(海湾战争时编制,现在A-6E和F-14已经退役,由F/A-18E/F取代,最近EA-6B也即将退役,由F/A-18G取代)。 第三位伊丽莎白女王战列舰 英国于1912年预算批准建造4艘配备新式15英寸火炮的“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至次年再建1艘,以巩固皇家海军在攻击力方面的领先地位。该级舰体以“铁公爵”级为原形,但由于装备威力巨大的15英寸主炮而相应放大,且主炮塔重量较大导致主炮数量减为8门,采用艏艉对称布置。中部炮塔的拆除节省了宝贵的舰体空间的装甲重量,利于整体防护的改善,同时得以安装总数达24台的燃油型锅炉,使其最高航速超过25节,几乎与战列巡洋舰相当。  
    战列舰采用燃油锅炉为该级舰首创,其效率和空间利用北上都超过以往燃煤型锅炉,并且更加安全可靠,是为战舰动力系统的又一次革命。“伊丽莎白女王”级的装甲总重也因此提高到8100吨,舰体舯部重新安装了2英寸厚的水密舱纵向隔板,水落石出平装甲加厚了1英寸,主装甲带增为13英寸,燃油舱位于舰体两侧,结构防护能力得以提高。新技术的应用使其在突出传统火力和机动能力的前提下,在防护上大幅跃进,成为英国无畏舰的经典之作,综合作战能力全面压倒德国的所有现役战列舰。第四位提康德罗加级巡  美国海军的"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可谓名震天下。它头上戴有多顶"桂冠":诸如"当代最先进的巡洋舰"、"具有划时代的战斗力和生命力"等等。而这些美称的得来是因为该级舰装备了极为先进的"宙斯盾"防空系统。众所周知,美国巡洋舰的首要任务是为它庞大的航母编队提供有效的空中保护。但是,在冷战时期,面对前苏联大量反舰导弹的"饱和攻击",各种传统的防空装备已有利不从心之感。于是,美国海军开始发展革命性的"宙斯盾"防空系统,该系统可以对从潜艇、飞机和水面战舰上各个方向袭来的大批导弹进行及时探测并有效地应对。这是当代巡洋舰乃至当代水面舰艇的防空能力飞跃般提高的一个划时代的标志。  
    该级首舰"提康德罗加"号于1980年1月动工兴建,1981年4月下水,1983年1月正式服役。至1994年7月最后一艘"皇家港"号入役为止,该级27艘的建造计划全部完成。该级舰前五艘使用2座MK-26-5型双联导弹发射装置。从第六艘"邦克山"号起,该级舰全部装备先进的MK-41型导弹垂直发射系统,该系统可使"宙斯盾"的威力得到充分发挥。两者的有机结合,便构成了一道令人生畏的"空中盾牌"。
 
  ★ 基本性能 
  该级舰的舰体实际上与美国海军"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相同,只是没有稳定鳍,在重要部位加装了"凯芙拉"装甲。舰长172.8米,宽16.8米,吃水9.5米;轻载排水量7015吨,满载排水量9500吨。它采用4座LM-2500燃气轮机,总功率86000马力,续航力6000海里/20节。全舰舰员358人,其中军官24名。  ★ 武器装备
  ·防空:MK-41VLS系统共可混装"标准"和"战斧"导弹122枚,视所执行的具体任务而定,一般情况下以"标准SM-2MR"为主。该弹为指令加惯性制导,半主动雷达寻的,2马赫时射程73千米。现正准备用该装置发射改进型"海麻雀"舰空导弹,以提高该级舰的近程防空能力。2座美舰标准的MK-15型20mm六管"密集阵"炮用于末端反导。不过,从2001年起,拟由更先进的"拉姆"导弹取代"密集阵"系统。另外,它还装有2座25mm炮和4挺12.7mm机枪用于日常警戒。   
  ·对陆:自从"战斧"舰射巡航导弹上舰后,打击陆上目标便成为该级舰的重要作战使命。"战斧"导弹射程分为1300公里(C型和D型)与1853公里(C型BLOCK3),速度0.7马赫,战斗部质量为454千克,或347千克聚能装药。首尾各有127mm火炮一座,射程27公里,其改进型拟于2002年上舰,采用ERGM远程GPS制导炮弹,射程140公里,命中精度10米。
  ·反舰:2座四联装"捕鲸叉"反舰导弹发射装置,主动雷达寻的,0.9马赫时射程130公里,战斗部质量227千克,是西方海军通用的反舰导弹。
  ·反潜:中远程主要依靠2架SH-60"海鹰"LAMPSⅢ型反潜直升机。自身防御则为2座3联装MK-32型324mm鱼雷发射管,备有36枚MK46-5(射程11千米/40节,战雷头44千克)反潜鱼雷;或新一代MK-50反潜鱼雷(15千米/50节,战斗部45千克聚能装药)。    ★  电子装备
  ·作战控制系统:1996年至2007年将装备CEC集中电子控制系统和NTDS海军战术数据系统(带4A、11、14号数据链);其它有JMCIS和16号数据链及计划安装的22号数据链。
  ·雷达:除SPY-1A/B相控阵雷达外,还有SPS-49(V)7/8远程对空雷达(C/D波段,探测距离457公里)、SPS-55对海雷达和SPQ-9A、SPG-62火控雷达等。
  ·电子战装备:SLQ-32V(3),用于电子干扰和电子欺骗。另有8座MK-36(2)型6管干扰弹发射装置,发射红外和箔条弹,射程4千米。对付鱼雷,则有SLQ-25"水精"拖曳式鱼雷诱饵。
  ·声呐:SQQ-89(V)3系统,包括SQS-53B/主动式舰壳声呐和SQR-19被动式拖曳声呐。  美国海军的"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可谓名震天下。它头上戴有多顶"桂冠":诸如"当代最先进的巡洋舰"、"具有划时代的战斗力和生命力"等等。而这些美称的得来是因为该级舰装备了极为先进的"宙斯盾"防空系统。众所周知,美国巡洋舰的首要任务是为它庞大的航母编队提供有效的空中保护。但是,在冷战时期,面对前苏联大量反舰导弹的"饱和攻击",各种传统的防空装备已有利不从心之感。于是,美国海军开始发展革命性的"宙斯盾"防空系统,该系统可以对从潜艇、飞机和水面战舰上各个方向袭来的大批导弹进行及时探测并有效地应对。这是当代巡洋舰乃至当代水面舰艇的防空能力飞跃般提高的一个划时代的标志。   该级首舰"提康德罗加"号于1980年1月动工兴建,1981年4月下水,1983年1月正式服役。至1994年7月最后一艘"皇家港"号入役为止,该级27艘的建造计划全部完成。该级舰前五艘使用2座MK-26-5型双联导弹发射装置。从第六艘"邦克山"号起,该级舰全部装备先进的MK-41型导弹垂直发射系统,该系统可使"宙斯盾"的威力得到充分发挥。两者的有机结合,便构成了一道令人生畏的"空中盾牌"
  
  如前所述,该级舰的最引人注目之处就是"宙斯盾"系统。它由六大部分组成:相控阵雷达、指挥决策系统、武器控制系统、导弹火控系统、导弹发射系统及战备检查系统。相控阵雷达天线与传统的雷达天线迥异,它不需要机械转动,而是由 4块平面天线阵组成。每个天线阵面可覆盖 90度以上的方位角和高低角。每个天线阵面像蜻蜒的复眼那样,由 4480个辐射单元组成,并通过计算机对各辐射单元进行相位控制,定时发射出雷达波束以搜索目标。即使其中一个天线阵面瘫痪,搜索区也只是减少四分之一,整个雷达系统仍可继续工作。一旦探测到目标,计算机会立即指令实施跟踪,同时把目标数据送入指挥决策系统进行敌我识别、威胁评估等,并将结果输入火力控制系统;火控系统自动编制拦截程序,迅速将参数传给导弹。该系统能识别和跟踪数百个空中目标,并计算出其飞行轨迹,同时进行舰空导弹的中继制导。
 
  "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是当今美国海军最具效能的武器系统之一,它具有全面而均衡的作战能力:"宙斯盾"为它提供了严密的防空天网,"战斧"又使它成为一柄犀利的进攻之剑。随着新世纪的到来,这个在世界海军中令人瞩目的"天之骄子",将做为美国海军的中坚,继续在蓝色的大洋中纵横驰骋。
  按服役顺序,该级舰依次为:"提康德罗加"、"约克城"、"文森斯"、"福吉谷"、"托马斯.S.盖茨"、"邦克山"、"莫比尔湾"、"安提坦"、"莱特湾"、"圣贾辛托"、"张伯伦湖"、"菲律宾海"、"普林斯顿"、"诺曼底"、"蒙特里"、"钱瑟罗第五位弗莱彻级驱逐舰斯维尔"、"考佩斯"、"葛底斯堡"、"乔辛"、"休城"、"西罗"、"安齐奥"、"维克斯堡"、"伊利湖"、"圣乔治角"、"维拉湾"和"皇家港"。 第五位弗莱彻级驱逐舰
“弗莱彻”级驱逐舰是美国二战中最著名的驱逐舰,它组成了二战中后期美国海军驱逐舰队的主力。总共175艘的“弗莱彻”级在短短两年间赶造出来,并参加了战争中后期的各次重要海上战役。值得注意的是美国驱逐舰的设计从“弗莱彻”级开始又回到了平甲板型的路子上来。二战后,幸存的“弗莱彻”级进行了改装,70年代全部退役。有一部分移交其他国家海军。      性能数据
    排水量2050吨(标准)/2500吨(满载);舰长114.76米,宽12.04米,吃水3.81米;航速 37节;舰员353人
    武器装备:5座单管127毫米高平两用炮;5联装533毫米鱼雷发射管1—2具;双联40毫米“博福斯”机关炮3座;单管20毫米“厄利孔”机关炮7—10座  第六位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20世纪30年代中期,美国海军考虑到其在亚洲和欧洲的潜在敌国日本和德国正在积极扩军备战,于是根据英、美、法三国签订的第二次伦敦海军条约,在1937年开始建造2艘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
    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建造了两艘:北卡罗来纳号(North Carolina BB55)、华盛顿号(Washington BB56)。1937年10月27日北卡罗来纳号战列舰在纽约海军船厂开工,1941年4月服役。同型舰华盛顿号战列舰1938年6月14日开工,1941年5月服役。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942年,“北卡罗来纳”号与“华盛顿”号相继加入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
    1942年8月,美军在瓜达尔卡纳尔岛登陆,“北卡罗来纳”号成为当时为航空母舰护航的唯一的一艘快速战列舰。在这次战斗中卓有成效的表现,为美国海军的快速战列舰奠定了它们的主要任务:为航空母舰编队提供对空掩护。1942年11月14日“华盛顿”号在瓜达尔卡纳尔岛海域的夜战中,利用雷达的引导击沉日本海军“雾岛”号战列舰。1944年“华盛顿”号在一次碰撞事故中舰艏撞毁并更换了新舰艏。在太平洋战争期间北卡罗来纳级两舰参加了大部分重大战斗活动,主要为航空母舰提供掩护与支援两栖登陆作战,参加了进攻吉尔贝特群岛、马绍尔群岛、马里亚纳群岛、关岛、硫磺岛、日本本土诸岛的战役。
    “北卡罗来纳”号战列舰1947年退役。1961年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费尔角河作为一艘战争纪念舰供人参观。“华盛顿”号于1960年拆毁。    性能数据
    标准排水量:36600吨(1942年);满载排水量:46700吨(1945年)
    舰长222米;最大舰宽33米;平均吃水9.6米,最大吃水10.8米
    动力:8台锅炉,4台复式减速齿轮传动蒸汽轮机,主机输出功率:121000轴马力
    最大航速:28节;续航力:17450海里/15节,6740海里/25节
    武备:9门3座三联装406毫米/45倍径主炮,10座双联装127毫米高平两用炮(每舷5座),1942年该级舰开始改装40毫米博福斯机关炮60门和20毫米厄利孔机关炮40–60门
    舰员:设计编制1885人(其中:军官108人,士兵1777人)第七位俾斯麦级战列舰  1940年8月24日,“俾斯麦”号正式服役,同年9月15日,驶离汉堡前往基尔湾进行首次试航,然后返回布隆–富斯造船厂完成最后装配。
    1941年5月19日,“俾斯麦”号在“欧根亲王”号重型巡洋舰的伴随下,驶出格丁尼亚港,前往大西洋,企图截杀盟军的商船。然而,它的企图被英国皇家海军发现,并遭到了英国皇家海军的舰只的围追堵截。但它还取得了击沉“胡德”号战列巡洋舰,重创“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的战绩,但最终还是寡不敌众,于5月27日被英国皇家海军击沉在距法国布勒斯特港大约400海里的水域。  
    俾斯麦级战列舰是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建成的最大战列舰。它们的建成和服役,在海军界曾引起极大反响,就连当时的英国首相丘吉尔也称赞其为造舰史上的一大杰作。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败的德国为了重温大日耳曼帝国的美梦,一直想摆脱《凡尔赛和约》的限制。早在1932年,德国海军就开始对建造3.5万吨的战列舰进行了理论性研究,并对其武备、装甲和航速进行了可行性论证。1934年,德国海军建造局便准备建造2艘战列舰,以用来替代已过时的“汉诺威”号和“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号前无畏舰型。1935年英德海军协定签订后,德国就捉住可以建造标准排水量为3.5万吨、主炮为406毫米的战列舰的机会决定开始建造两艘战列舰的合同图纸和设计任务书。
    在合同设计期间,德国海军决定增加俾斯麦级战列舰的续航力、马力和装甲保护,使其排水量大大超过了3.5万吨的限制。不久,德国德国政府先后正式订购2艘俾斯麦级战列舰的合同书。1936年,日本和意大利拒绝在伦敦海军条约上签字,德国海军便趁此机会,名正言顺地建造起更大排水量和主炮的战列舰。
    俾斯麦级舰体受穿越基尔运河水深限制,适度加宽舰体减少吃水,长宽比为6.67∶1,上层建筑比较紧凑,提高了舰体的稳定性。由于是德国自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以后首次建造纯正的战列舰,为了降低风险,保证研制进度,尽量采用现成的技术,决定采用双联装380毫米口径舰炮,主炮塔采用前后对称呈背负式布局各布置两座(搭载8门主炮)。其主炮理论射速很高,达到同期战列舰的最高水平,主炮穿甲弹采用“高初速轻型弹”,在中近交战距离拥有很好的威力,但远距离着靶存速性能相应降低。其装甲防护与当时流行的被称为“重点防护”装甲防护设计有所不同,沿用了“全面防护”的设计模式,拥有同期战列舰中的最大防护尺度,其主装甲侧壁覆盖了70%的水线长度和56%的舷侧高度,装甲总重量达到同期战列舰中的最大比重,占标准排水量的41.85%。第八位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 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是美国海军史上建造数量最多的一级攻击型航空母舰,原计划建造32艘,实际完成24艘,其中数艘未参加二战。
    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是美国强大国力的集中体现,舰型为约克城级的扩大改进型,水下水平防护和对空火力都有所加强,同时也留有改进余地,以便搭载先进飞机,而在二战后,该级舰分批进行了现代化改装。  
    “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海军建造的主要舰只,在对日作战中立下了赫赫战功,给日军以致命的打击和重创。
    “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的设计排水量为2700O吨左右,满载排水量约为32000吨;飞行甲板为平直型,呈长方形状。该级舰建成之后,其舰长267.2米,宽28.4米,吃水7米;飞行甲板长246米;标准排水量27100吨,满载排水量 33000吨;最大航速33节。
    该级舰飞行甲板采用木质结构,其上覆有非常轻的装甲。舰桥等上层建筑设置在舰的右舷;舰上另设有长174米、宽21米、高5.4米的机库。
    “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原计划建造32艘,但实际竣工的只有24艘。而且其中7艘由于建成时间太晚,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以致没能参战。
    “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的舰体外型主要可分为两种:长舰体型和短舰体型。前者为 14艘,后者为10艘。该级舰的装甲厚度十分可观,水线装甲带厚为63毫米–101毫米,机库甲板装甲厚76毫米,回转炮塔装甲厚127毫米,炮塔底座装甲厚约 28毫米,飞行甲板的护层厚 38毫米,主甲板装甲厚为38毫米。
    该级航空母舰的主要作战兵力是舰载机,舰上机库有近百架各型飞机。此外,还可在飞行甲板上停放飞机。这样当时全舰共可搭载飞机100多架。
    “埃塞克斯”级各航空母舰上均装有数量众多、口径各异的火炮。如该级“勇猛”号航空母舰,为了二战当时反舰和防空的需要,共装设了12门127毫米高平两用火炮、72门40毫米火炮和52门20毫米火炮。
    “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在二次大战后期,共有14艘(次)遭受日本的鱼雷、炸弹和“神风”自杀飞机的攻击。庆幸的是绝大部分都保存了生存能力,没有一艘被日军击沉。
    战后,美国海军对除受损严重的“富兰克林”号和“邦克山”号外的22艘“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进行现代化改装,使它们能够搭载喷气式飞机。
    1991年,最后一艘“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列克星敦”号退出现役。第九位德意志级战列舰德意志级装甲舰是德国海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设计、建造的一种万吨级作战舰艇,由于主炮口径超出当时《华盛顿海军条约》对巡洋舰的定义,被其他国家海军称其为“袖珍战列舰”(Pocket Battleship)。因为其很难归类所以在当时被各国海军称作“装甲舰”(德语:Panzerschiffe)。德意志级战舰被德国人称为“装甲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海军将其重新划分为巡洋舰。  
    德国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战败国,其海军受到《凡尔赛和约》严格限制。德国海军针对条约限制,结合巡洋作战的需求,于1929年动工建造德意志级袖珍战列舰。
    德国在条约的限制下设计建造了3艘“德意志”级,即"德意志"号(后更名为"吕佐夫"号)、"舍尔海军上将"号和"格拉夫·斯佩海军上将"号。
    德意志级采用了高干舷平甲板型舰型,广泛使用焊接技术,动力选用柴油机,续航力明显高于英、美海军同期的重巡洋舰。德意志级突出的优势是在6门283毫米口径主炮,安装3联装主炮塔,主炮炮塔舰体首尾各配置一座。在尽可能小的舰体尺度上集中最大的火力。德意志级受到排水量限制与追求重火力的情况下,装甲防护水平与当时的重巡洋舰相当,装甲总重量只占标准排水量20%左右。比较华盛顿海军条约中,限定巡洋舰主炮口径不得超过八英寸,德意志级战舰目的非常明确:简单地讲,该级舰的火力比当时的任何一艘装备203毫米炮、只有轻装甲防护的10000吨级条约型重巡洋舰都要强,最高航速达26节比当时的战列舰要快,使其能避免与之交火。符合德国海军用作近海区域的海岸防御、远洋运输航线破交作战的需求。
    当这些舰首次出现时,对当时的主要海军国家造成了一些冲击,它们看起来是完美的远程海上袭击舰,航速高过几乎任何一艘比它们强大的战列舰,实际上,它们并不象看起来那么强大,由于只有两座主炮炮塔,很难将其火力分散到二个以上的目标;另外,它们比当时的重巡洋舰(装备203毫米炮)稍大一点,但防护又好不了多少。
    "袖珍战列舰"确实对欧洲海军强国产生了影响,尽管没有同类舰只出现,但英、法也花了不少气力去研究对付反袭击舰的战术。之后德国曾考虑建造其改进型,但由于其它原因而中止。第十位胡德号战列巡洋舰 胡德号战列巡洋舰是英国建造的最后一艘战列巡洋舰。曾经被视为是英国皇家海军的骄傲,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她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主力舰。但是她有如希腊神话中的英雄,在经历了一生的不平凡后,遭遇了最后的悲惨结局。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5年英国皇家海军获悉德国在建的马肯森级战列巡洋舰,根据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战时应急计划”,计划1916年开工建造4艘战列巡洋舰。当时新建的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航速达到25节,所以新的战列巡洋舰航速要求超过30节。原来设计方案排水量36000吨,装甲防护与之前英国的战列巡洋舰一样未置于优先考虑的地位。
    胡德号始建于1916年5月31日。同日日德兰海战爆发,由于装甲防护不足,弹药库防火措施不力,导致英国海军因弹药库殉爆损失了三艘战列巡洋舰。在日德兰海战之后,胡德号推迟了开工日期,针对在这次海战反映出来的战列巡洋舰的防护问题,英国海军改进设计方案,增加了防御装甲厚度,例如侧舷主装甲带由8英寸增加到12英寸,强化要害部位的防护,改进弹药库防火设施,装甲总重量(由原设计10100吨增加到13550吨)以及舰体结构重量增加。在舰体两侧水线以下安装凸出的防鱼雷凸出隔舱,保护弹药库及动力舱室,提高了对鱼雷防御能力的同时提供了额外的浮力。胡德号虽然防护水平得到一定加强,但是其水平防御装甲和隔舱间防护仍然存在隐患。胡德号采用英国海军传统的长艏楼船型,动力系统首次采用新型小水管锅炉,效率提高,试航时最高航速达到32节。胡德号的主炮沿用当时英国海军战列舰装备的15英寸口径火炮,4座双联装主炮塔分别位于艏艉呈背负式各两座。采用半封闭式炮塔的副炮位于露天甲板之上的甲板室两侧舷,位置距离水线较高,避免了高速航行时与恶劣海况时海浪的影响。
    1916年9月1日胡德号正式开工建造,其他3艘同型舰也陆续开始建造。随着德国战列巡洋舰建造停滞,1917年3月停建3艘同型舰,只留下建造进度较快胡德号继续建造。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临近结束,建造工作放慢了进度。胡德号于1918年8月下水,于1920年5月5日完工服役。胡德号完工时标准排水量41,200吨,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主力战舰。
    30年代期间胡德号进行了数次局部的改装,拆除两舷副炮,加装高射炮。1929年加装舰载飞机弹射器,1933年撤除。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大规模现代化改装的计划被取消。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1940年法国战败投降后,英国为了防止法国舰队为德国所用,7月3日胡德号作为旗舰率领驻地中海的H舰队炮击并重创阿尔及利亚的米尔斯克比尔军港的法国舰队。1941年5月24日,胡德号与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一起在丹麦海峡追踪拦截德国俾斯麦号战列舰,被德舰炮弹命中,引起后部主炮弹药库发生爆炸,舰体断裂迅速沉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第一位依阿华级战列舰
依阿华级战列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建成的吨位最大的一级战列舰,也是世界上最 ...
playor 发表于 2011-6-1 11:01



    十大舰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晕死了,卡啊,这帖发的一塌糊涂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中国的呢。。。。。。。。。。。。。。
11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回复 13# jasonz


    呵呵,我也是转发的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舟山
期待中国的出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咱们国家的呢?期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回复 16# woshi512520


    会有的,一定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 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中国的一般都是很低调的
轻易不出手
出手必伤人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 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回复 18# 浪子鹰少


    呵呵,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2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西九江
军机不可外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标签|免责声明|龙船社区

GMT+8, 2024-11-16 16:48

Powered by Imarine

Copyright © 2006, 龙船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