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造船市场概述 当前的世界造船业,形成了以韩国、日本、中国和欧洲及其他造船国家和地区为主的“新四极”格局。而德国是欧洲最大的造船国家,随着日、韩、中造船业的崛起,以及东欧国家造船企业开始进入国际造船市场,德国造船业在这些国家人工成本低廉等优势面前,逐渐失去了订单,在世界船舶市场的份额也逐渐减少。但其造船技术在世界上仍保持着领先地位,新技术的开发和研究备受亚洲船厂的关注。据CESA(欧盟造船工业协会)统计,2001-2004年德国造船三大指标(见表1),造船完工量2001~2004年基本维持在100万总吨左右,新船订单量2003、2004年增加较快,手持船舶订单创近来新高,达到302.2万总吨。
表1:2001~2004年德国造船指标统计 指标
年份
| 造船完工量 | 新承接船舶订单 | 手持船舶订单 | 艘 | 万总吨 | 艘 | 万总吨 | 艘 | 万总吨 | 2001年
| 53 | 110.7 | 17 | 13.5 | 147 | 270.3 | 2002年
| 68 | 128.3 | 50 | 81.3 | 119 | 193.5 | 2003年
| 62 | 99.8 | 102 | 188.2 | 144 | 258.0 | 2004年
| 61 | 97.7 | 86 | 166.6 | 147 | 302.2 |
资料来源:2003~2005年《船舶工业统计年鉴》、2003-2005年《欧盟造船工业年报》
德国造船依然稳坐欧洲第一、世界第四位的宝座,次于中国,占世界市场份额3.2%~3.9%。由于造船业与世界经济、国际贸易、国际航运市场有着密切关系,就德国造船业而言,自1994年以来,经历了四个典型的发展阶段(见表2)。
表2:德国造船业的四个典型发展阶段 主要发展阶段 | 发展特点 | 第一阶段(1994年~1996年)
| ① 世界经济繁荣、国际航运市场繁忙,促使新船需求量大增,世界造船业进入“繁荣期”;
②德国政府大力发展造船业;
③德国政府和各州政府都为船舶工业企业提供了大量财政补贴。对西部船厂的补贴为9.5%,而对东部船厂的补贴率高达14.9%。造船三大指标(造船完工量、手持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均呈上升趋势,德国造船业一片繁忙的景象。
| 第二阶段(1996年~2O00年)
| ①受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冲击的影响,世界经济迅速走向衰退,国际贸易量骤减,波及国 际航运市场,导致船舶市场需求下降,世界造船业落入“低谷”;
② 德国造船业举步维艰。随着不来梅的VULKAN集团倒闭,导致德国造船业销售额下降7%;在普遍不景气的国际造船市场环境下,德国失去了大量的国内新船订单,手持订单量和完工交付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占世界市场份额同样一路下滑;
③该阶段的后期,德国政府进一步加大了补贴的力度,联手各州政府扶持造船业;同时欧盟1540/98规则要求2000年l2月31日所有欧盟国家都取消船价补贴,作为可以享受船价补贴的最后一年,2000年德国造船各项指标有了明显改善。
| 第三阶段(2O00年~2002年)
| ①亚洲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延续,迎来2001年“9.11”事件,又给世界经济带来了连锁性打击,国际造船业再次进入“严冬”期;
②2000年底欧盟国家船价补贴的取消,以及在与韩国的纠纷中欧盟迟迟无法启动的临时性补贴政策,使得本就受到国际环境影响的德国造船业,又失去了政府的扶持,无疑是雪上加霜,各项造船指标必然纷纷下滑,在世界市场的占有率也进一步缩小。
| 第四阶段(2002年至今)
| ①2002年下半年,世界经济开始复苏和繁荣,特别是2003年、2004年,世界经济高速增长,国际贸易规模扩张,拉动海运物流量大幅增加,牵动国际船舶市场对新船的订购量扩大,国际航运市场和造船业呈现出罕见繁荣景象;
②2003年3月19日。欧盟批准德国对其造船厂提供最高达订单金额6%的补贴,德国传统的集装箱船和滚装船、远洋豪华旅游船和特种船等高技术船舶生产得到了极大地推动,各项造船指标明显改善,造船业进入回暖、复苏期。
③2004年,德国各家船厂获得了海船的订单价值40.5亿欧元、86艘海船的订单;2005年为 65.5亿、157艘,同比分别增加了61.7%和82.6%。
|
资料来源:《船舶物资与市场》2005年4月,德国造船和海洋技术协会(VSM)、上海科技情报研究所搜集整理
表3:德国造船业的基本构成 名称
| 主要部门
| 各部门约占比例
| 各部门占年销售总额比例
| 德国造船业
| 商船建造
| 60% | 60% | 军船建造
| 20% | 25% | 内河船建造与船改装修理
| 12% | 12%~15% | 船用设备等
| 8% |
资料来源:《船舶物资与市场》2005年4月,上海科技情报研究所搜集整理
目前,德国的船厂总数已经由2000年的40家减少到2004年20家左右,从业人数也从2000年的2万5千人多人裁减到2004年约为1万8千人。德国的大部分船厂分布在下萨、汉堡、梅前和不来梅等四个沿海联邦州,主要船厂有:HDW- Nobiskrug GmbH (荷瓦兹德意志造船公司-基尔船厂)、克瓦尔纳&瓦尔诺夫船厂、Meyer Werft GmbH (迈尔船厂)、Blohm + Voss GmbH (博隆+福斯,即“汉堡船厂”)、Nordseewerke GmbH (德国蒂森-北海造船厂)、Wismar (维斯马船厂)、Aker Ostsee,Flensburger Schiffbau-Gesellschaft mbH & Co. KG,Lindenau GmbH等。
表4:德国主要造船企业基础设施 造船企业 | 干船坞(长×宽)米 | 最大设计产品(万载重吨) | HDW 荷瓦兹德意志造船公司(基尔船厂) | 426×88 | 70 | 310×50 | 25 | 克瓦尔纳&瓦尔诺夫船厂 | 320×54 | 20 | 博隆+福斯 (汉堡船厂) | 351×59 | 32 | 160×26 | 0.9 | 维斯马船厂 | 340×67 | 30 |
资料来源:公司门户网、2003年船舶工业统计年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