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教育观念的问题。由于受传统文化教育观念的影响,我国各级教育历来重理论、轻实践。工科的显著特点在于其有很强的工程性、技术性、实践性,工科专业忽视实践教学较之其他专业而言其后果更为严重。欧美发达国家不但在工科本专科教育阶段有充分的实践教学环节,而且在这之后还必须接受几乎全部为实践技能训练的继续工程教育。我国现今社会普遍反映工科大学毕业生动手能力不强、实践能力较差,说明了工科专业的实践教学的确存在着较大问题。对此,必须改变轻视实践教学的观念,强化实践教学的地位。
2.校内实训基地被削弱。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工科院校都建有为工科专业实践教学服务的实习工厂等专业实训基地,学生可以就近、就地到这些校内实训基地进行实际操作和专业技能训练。这种院校自有的实践教学基地可以充分发挥教育职能,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工科院校的这种校内实训基地由于受市场经济和资金欠缺的影响,纷纷改为独立经营的企业化实体,并大都与校本部分离,改变了专门为教学服务的宗旨。这种体制性丧失固有实训基地的状况,严重地影响了工科专业的实践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成为近些年工科专业教学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3.校外实践教学效果不佳。到社会上的公司、企业实习是培养合格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实践教学举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工科专业的校外实习颇值得称道。工厂、企业热情接待和安排实习,工人和技术人员均不计报酬的关怀和指导实习,学生可亲自在车间或技术部门参与机器操作和技术实践,不但增长了实践工作能力,也学到了劳动人民的好品质,可谓思想业务双丰收。当今由于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厂家怕干扰生产秩序,影响经济收益,不愿甚至拒绝接待学生实习,致使校外实习只能走马观花,学生得不到相应的专业技能训练。近些年,工科专业校外实习暴露出的问题较为严重,已经引起高校和相关部门的重视。
4.实验教学的弊端仍然存在。工科专业的大部分课程都有相应的实验内容。传统的实验教学主要是开设验证性、重复性、演示性的实验,表现对已有的理论、成果或现象的重复,比如存在着大学物理这门课程还要重复自由落体运动这个实验的现象。实验教学还一直存在着学生“被动参与”这种观念上的弊端。教师事先提供实验指导书,规定了详细的实验步骤和细节,学生只能逐条照此办理。这种重复、被动的实验教学模式,束缚了学生的手脚,在某种程度上窒息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能力,其实验课效果不佳就是必然的了。
5.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环节存在问题。为保证课程的教学质量,工科专业技术基础课、专业课在课堂教学之外一般都应安排相应的课程设计这一实践性教学环节。多年来课程设计一般都随堂进行、纸上谈兵、力度不够,效果不够理想,而相当多的课程仅限于课堂讲授,没有安排相应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是工科专业最重要的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但仍存在较多问题。如选择不与工程实际结合的虚拟设计题目;题目偏小单一,得不到综合性训练;题目重复,多人同题;要求不严,单师(只有校内教师)指导等。
6.实践教学师资薄弱。在高校教师队伍中,承担实验课等实践教学的师资一直不被重视,这已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进程中早已存在,但始终不得解决的老问题。实践教学的师资普遍存在着学历偏低、水平不高、待遇较差的状态。如教师工怍量只计课堂教学,只有课堂教学有授课酬金,等等。由于实践教学的师资长期不被重视,致使实践教学师资队伍不稳,整体素质不高的状况一直得不到根本的转变。
二、工科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探讨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强化工科专业实践教学的地位。
目前“实践才是工程专业的根本”已成为国际高等工程教育界的共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提出了高等工科教育要“回归工程实践”的教育理念。鉴于此,我国的工科教育必须重视实践教学,树立工科专业“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实践是工科专业人才成功之本”的教育理念。为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工科本科专业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应该“平分秋色”,亦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要各占总教学时数之半;而专科层次的工科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的时数则要高于理论教学的时数。必须转变观念,推出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突出实践教学,有利实践能力培养的专业教育计划。
2.建立稳固的校内外实训基地。校内实习工厂等实训基地在实践教学方面有随时性、方便性、显效性的优势。要重新组建专门为实践教学服务的校内实习工厂等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要纳人学校编制,由学校教学部门统一管理,配备高水平“双师型”的实习指导教师。要经常性地向学生开放这些为教学服务的实训基地,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根据自身特长和兴趣到实训基地进行操作和技能训练,允许学生在此从事科技实验、技术革新等创造性活动。校外实践教学更具真实性、实用性。要在社会上选定一些相关的公司、企业建立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鉴于目前公司、企业的市场性经营性质,应改变校外实践教学的方式和内容。其“内低、外高”, “内技能、外技术”的实践教学模式就很有创新性,即工科专业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初步专业技能由校内实训基地解决,在此基础上,再到公司、企业参加技术性比较强的专业实践。比如技术革新、产品设计、方案论证、管理训练、高技术操作等。这一般就不会影响正常的生产秩序,甚至可为公司、企业解决工程技术中的实际问题及创造相应的价值。这样的校外实习就会受到欢迎,并可使校外的实践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实验教学需要改革。实验教学的改革在于抛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向创新性、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教学模式转变;在于充分尊重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允许学生按照教学要求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充分发挥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主要是宏观把握和原则指导,提供良好的实验教学环境。实验室必须经常性的向学生开放,允许学生在课余时间到实验室做些感兴趣的实验、搞些创造性的小发明、小制作的实验等。
4.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改革。近些年某些工科院校提出了工科专业“全科设计”的教学理念,即每门技术基础和专业课程都必须安排相应的课程设计环节。课程设计可以随堂进行,重要的课程要安排1—2个专用课程设计周。课程设计要随时融人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可以根据教学要求自选设计题目,尤其注重到工程实践选择那些与课程相关,大小适中的设计题目。课程设计要防止题目雷同,尽量做到一人一题;防止内容雷同,即在题目相同的情况下,必须保证设计内容的不同。
工科专业的毕业设计一般伴随着毕业实习,时间较长、题目较大、涉及面较广。毕业设计的改革在方式上要与工程实际相结合;在题目上要选择那些综合性、先进性、适度性、实用性的设计题目;在指导上要采用专兼结合的“师工型”指导方式等等。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是指到公司、企业这些工程实际场合进行毕业设计,也指要在生产实际中选择那些真刀真枪的设计题目。毕业设计题目要使学生能受到理论分析、方案论证、设计计算、经济分析、绘制图样等综合性训练;题目的大小要适中,不宜太大太小,可在近一个学期的时间内得以完成;先进性是指毕业设计中要运用先进的设计方法和手段,如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绘图、动画模拟等,同时也指设计方案的先进性和实用性等。毕业设计采用专兼结合的“师工型”指导方式,是指由学校的专业教师与公司、企业中的工程师共同承担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这已被证明是一种较为成熟、有效的好方法。
5.完善以实践技能训练为主的继续工程教育。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方面,我国与欧美某些发达国家存在差异。我国是在本专科教育之后直接走向工作岗位。由于本、专科期间的教学,尤其实践教学上的问题,使之培养的人才实践能力、适应社会能力不强,走上岗位之后需要较长时间的摸索和适应。许多用人单位要求招聘有四五年工作经验的大学毕业生就反映了这个问题。某些欧美发达国家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则是采用“本科教育培养工程师坯、继续工程教育培养成熟工程师”的模式,即大学本科毕业之后,再接受短期的继续工程教育。继续工程教育以实践技能培训为主,经过继续工程教育可立即胜任工程实际工作,很受社会欢迎。我国也已认识到继续工程教育在工科专业人才培养上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某些相应的改革举措。如延长工科本科专业的学制,由四年改为五年,其最后一年主要是以实践技能培训为主的继续工程教育;再如由公司、企业或行业组织举办继续工程教育,大学毕业后首先要接受一年左右的实践技能训练再上岗工作,等等。
6.加强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要配备学历高、能力强的教师承担实验、实习、设计等实践性教学工作。工科教育尤其要注重培养既有理论水平又具工程实践的 “双师型”教师,为此实践教学的教师与课堂教学的教师要定期进行轮换。同时鉴于工科专业的性质,要在公司、企业聘任具有多年工作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主要承担诸如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工作。要改变以往那种不重视实践教学师资的现象,实践教学的教师与课堂教学的教师同等重要,实践教学同样要计人教学工作量,与课堂教学一样给予授课酬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