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799|回复: 43
收起左侧

应届毕业大学生&农民工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0-11-30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上海
我在标题上把这两个称呼放在一起,相信这已经敲开了一个较为敏感的话题,而我,却想对这样一个敏感的话题说几句。
       前些天在新闻频道看到这么一则新闻:据调查,现在应届毕业大学生的起点工资与农民工的工资相差无几,甚至相比还有略低。这一现象造成了人们的担忧,担心这样下去会在人们心中形成“读书无用”的观念,严重阻碍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甚至有人大声疾呼:要求政府出台相关措施,强行限制大学应届毕业生的最低工资水平——以同农民工划清界限。
       当然,上面那段话的最后一句是我加的。而我为这样的现象担忧,但为这样的建议感到可笑。
       国家教育改革这么多年,到如今,仍不以能力定优劣,而以身份学历定高低,似乎仍然不能摆脱一考定终身的制度。
       大家心里都了解,现如今有多少大学应届毕业生毕业就能在工作岗位上创造出成绩,或者说可以完全胜任岗位的工作?当然,我们不能这么强求,同样也会给应届毕业生一段时间加以熟悉与锻炼。但是,作为农民工,他们的工作能力已经能够满足岗位的要求,能够为公司或企业创造出价值。也许你会认为,他们所从事的也仅限于体力劳动,不可同比。但是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同属劳动范围,不应有贫贱之分。
       再往深层次讲,从所受教育程度来看,毕业大学生是经过专业的教育部门培训的,但是农民工也是受过培训的,这个培训机构就是社会,就是工厂,就是车间。电工、焊接工、车间操作员,也许他们不懂得理论知识,但是他们却能熟练的操作这些设备,熟练的利用这些工具创造出产品,创造出效益。这一些,是不是也同样应该作为比较的因素?
       当然,写这些也只为分析这样一种现象,以便我们做出更为客观的评价。
       作为应届毕业大学生,不应以起点工资来定位自己目前的身价,关键是要确定自己从事行业的方向,寻找如何尽快胜任工作岗位的方法,如何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把这些做好,身价自然会达到你理想中的水平。当然这个社会的环境并不如我们想像中的那么美好,直白的讲,是有太多阴暗的一面,但是每个年代的人所面临的环境几乎是一样的,总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不顺。或者,我们应该再次把自己归为大自然循环链中一个极其微小的生物,如何让自己在大的环境中做到适者生存,如何在这个大环境中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才是我们需要考虑的。
      作为国家层面来讲,绝对不能以这种强制性的规定来提升大学生的“价值”,不能以这种趋向社会心理的因素制定政策,达到管理平衡,这是落后的,危险的,终将束缚教育事业乃至国家的发展。大学应届毕业生的起点价值为什么会这么低,应该从教育的源头去改变这个现象,从教育培养要符合社会需求的角度去考虑,改善教育体制,真正做到为国家培养有用的人才!
      个人愚见,仅供参考!

评分

参与人数 1 +2 金币 +6 收起 理由
又可以颓废 + 2 + 6 说的很对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龙船学院
发表于 2010-11-30 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武汉
讲得很好啊 ,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同属劳动范围,不应有贫贱之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30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武汉
大学生未来的成长空间会大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30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上海农民工普遍3000+
比应届大学生拿的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30 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天津
看的不是起点,而是以后的成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30 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首先,如果一个国家,正规的大学本科毕业生,最后在市场的检验下,身价居然不如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工种,确实反应了一些很消极的东西,对社会产生的负面影响会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举我自己身边的例子,我10月有事回家了一趟,我小舅(小舅农村务农的)的儿子读高二,小舅说高中毕业不管考上没考上叫他出去打工,我只能回一句“考上正规的重点本科就继续送吧”,我妈很诧异的看了我一眼,后来回家和我妈说起,我妈感慨了一句“社会变了”。题外话,我妈是37年教龄的老师,以前她是叫人发奋读书,但是现在,她也只能说家庭条件不好的话还是别读了。

其次,国家不公!十几年前的口号就说4%的目标了,十几年过去了,不仅没4%反而越来越低。

再次,教育体制出问题了。与其怪应届毕业生没有相应的能力,倒不如思考下他们为什么没这样的能力?学校和社会给予了他们什么样的教育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30 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武汉
大学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30 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都不容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30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工作都不好找啊!不容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30 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去外高桥的应届毕业生 你说不定就和农民工住在一个屋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30 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看看我们的周围 有多少不是农民工用双手做出来的啊~ 好多大学生不也是他们的子女啊~
农民本来应该有更多的。。。
我敬重他们!
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  用自己的力量为他们创造好的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30 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营口
sign~~~~~·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6 收起 理由
又可以颓废 -6 不要纯粹灌水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30 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在ZF看来教育是产业,老百姓看作是投资。这种模式下,读书就是无用,所以一直在“山寨”i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30 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读书无用,真的。不读书的同龄人,手上有个几十万首付,房子都能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30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陕西西安
哎!哥杯具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30 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很不明白为什么人们总是批评大学生没能力,也不知道这些人倒底希望大学生具备什么样的能力。
一毕业就熟练的操作设备,熟练的利用这些工具创造出产品,创造出效益???这应该是要求专业技校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吧。
我感觉在大学接受的教育是通识教育,在学校里学习的学科是到工作岗位上用上的很少,但是通过这样系统的培训我们掌握的是学习的能力,锻炼出一颗勇敢的心。只有这样在面临新的知识,新的事物才不会畏惧。
再者个人的能力本来就是有差异的,没有无用的人,只是放错了位置。犯不上把刚毕业的大学生和干了N年的熟练工人放在一起比较吧,何况不是每个民工都有机会成为一个熟练的工人的吧!
欢迎大家拍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30 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社会现实就是这也,无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30 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先干农民工的活,有了经验加上专业知识,成为有知识农民工。以后就看你的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30 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我看到这个标题很无语...大学生,为什么会有大学生?有多少人只知道有大学生,确不知道为什么有...一个进入船厂3年的大学生和一个来船厂搞事3年的民工,两个人一比较就知道两者的差距...你如果拿一个在船厂做船10年的民工和一个刚进入船厂的大学生比较,就如同拿高中生和小学生比较...你看看那些民工跟你一样大的,是不是绝大多数的孩子都会打酱油了,而你还可能是个处男,所以两者毫无可比性...民工一个月拿3000拿4000的工资,这种工资你拿得起吗?你能跟民工一样早上6点半就上船,晚上8点半下船?你能跟民工一样什么都愿意干吗?所以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去做民工的工作,也没有哪一个人愿意去做民工的工作,谁不希望工作轻松,来钱又多的工作...大学生从进大学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在开始优胜劣汰,如果始终觉得大学校园还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那大学就基本白上了,只能说现在大学生基数太大,所以才会出现现在许多人对大学生有看法,老一辈的大学生,有几个是混的不好的?...把大学生当民工使唤,这才是这个国家教育的悲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 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泉州
哎!讲的好。但大家都不容易!肯努力肯奋斗就是好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标签|免责声明|龙船社区

GMT+8, 2024-11-15 05:45

Powered by Imarine

Copyright © 2006, 龙船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