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848|回复: 30
收起左侧

专家揭郑和下西洋谜团 确有2万吨巨型宝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0-29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北京

“寿藏铭”解下西洋之谜

  首次出海时间是个谜

  郑和首次下西洋可能是1403年

  1399年,29岁的洪保在靖难之役中成为功臣,被授予内承运库副使一职。在寿藏铭中,洪保引为自豪者唯有奉使西域和西洋二事,它们占据了铭文的最核心内容,这两件大事尤其是下西洋在洪保心目中之地位可见一斑。寿藏铭明确写道,洪保“航海七度西洋”,但具体所载只有两次,一次是永乐元年(1403年),洪保33岁,一次是宣德五年(1430年)。

  “过去学界普遍认为,郑和于永乐三年(1405年)第一次奉命下西洋,而寿藏铭证明永乐元年可能就开始下西洋了。”按照寿藏铭记载,洪保此时还只是使团的副使,那么正使究竟是谁?王志高认为,一种可能是尹庆,另一种可能就是郑和。史料证明早在永乐元年(1403年)郑和曾出使暹罗等国,从《敕封天后志》记载看出,出使暹罗和下西洋是一回事。“考虑到此后下西洋洪保多与郑和同行的记录,我们进而认为寿藏铭所载的这次下西洋的正使太监也有可能就是郑和。”

  宝船到底多大是个谜

  确有2万吨巨型宝船叫大福号

  王志高说,寿藏铭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此次下西洋所涉船号及巨舶体量。明代人亲历者所记,郑和下西洋的大号宝船,“长四十四丈,宽十八丈者六十二”。依据这一尺度,郑和宝船将长达135米,排水量近2万吨,甲板面积约相当于一个足球场大小。可以说郑和的船队是当时海上无可争议的巨无霸。如此庞大的船队显示了明代中国惊世骇俗的造船水平。

  本来有关郑和宝船的大小没有疑问。但因1937年南京发现的静海寺残碑记载,永乐三年(1405年)将领官军乘驾二千料海船,永乐七年(1409年),将领官军乘驾一千五百料海船。因此,少数专家对宝船尺度大小持有疑义,认为600年前的明初不可能有如此巨型的木帆船,或认为大号宝船虽然存在,但只是供明成祖检阅的“摆设”,并没有真正出海。

  但洪保寿藏铭中明确记载,“统领军士,乘大福等号五千料巨舶”,揭示了郑和船队中确有“五千料巨舶”(注:料为古代计量单位,或以一石粮食为一料,或以两端截面方一尺、长七尺的木材为一料),并记载了准确名称“大福号”,这一信息在下西洋研究史上首次见到,可以结束“大号宝船到底有没有”这一学术争论。而且“等”字清楚地告诉我们,五千料巨舶绝不止一艘。

  洪保能够多次获选奉使海外,与他杰出的外交才能以及“外柔内刚,恬静寡欲”的个性有关,他的才干赢得了朝廷的恩赐,很快,一下子从副使升为了正使。耐人寻味的是,江苏太仓刘家港天妃宫和福建长乐南山寺刊立的两块石碑中,仅记载了郑和、王景弘二人标为正使,洪保皆列为副使。而寿藏铭中明确称洪保“充正使使海外”。对此,王志高认为,“寿藏铭从述状、撰文到书丹、刊刻需要经过多人之手,洪保公开在众人眼鼻之下吹嘘,这种可能性应该不大。”

  综合文献和寿藏铭记载,王志高认为,洪保一生至少先后八次出使西洋,其中可以明确的有永乐元年(1403年)、永乐十年(1412年)、永乐十九年(1421年)、宣德五年(1430年)4次,后两次一般认为是随郑和同行,永乐元年(1403年)是否同行暂且存疑,正统六年(1441年)至七年的一次基本可以推定,其他三次奉使情况目前尚无线索。

  王志高还发现,郑和实际上也不止七次下西洋,“今人所习称的郑和七下西洋是根据太仓、长乐的两块记事碑统计。前人已考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正月郑和旧港之行在上述‘七下西洋’之外。如果永乐元年郑和下西洋属实,则郑和下西洋先后有九次之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龙船学院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9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寿藏铭图
Img276714487.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9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江门
过去  为啥 造船那么厉害  没有大航海呢?    悲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9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看过,路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9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安徽合肥
回复 3# woshimol99


    这个是砖家说的。呵呵,木头船再大,面对大海脆弱的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9 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那个时候都是木头船,经不起大风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9 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舟山
国人很内敛,“外柔内刚,恬静寡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9 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郑和宝船之所以可以造的那么大而可以承受那么大的波浪玩具,是因为其木板是三层薄板夹合成的,这种工艺可以增大其W。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30 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路过 对于古人的各种成就都是已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31 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技术再先进,不转化为生产力和社会财富有啥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31 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这些考古的真是砖家!只能去造砖了。
中国历史上的这些记载,只要涉及数字的基本没谱的。学过船体结构的人都知道,135米长的海船,如果用木头来建造,下海肯定散架。因为木头的强度使然。
上面还讲到宝船是5000料的。这倒是一个反过来的说法了。古时一料大约相当于今天的50kg,5000料的宝船大概相当于今天的250T船。
135m长和250T,这正好印证了中国以前史书记载的不靠谱。
民国时期,有个西方历史学家来中国研究,查阅了清代皇史宬里的资料,发现里面不同的档案对同一件事情的记载中数字几乎没有两份是相近的,最多的相差了十几倍。这还是同一个朝代里皇家档案的记录呢。这个历史学家百思不得其解,去请教他的好友,当时的北大教授。老先生告诉他,看中国历史,要看发生了什么事,程度如何是没法弄清楚的。因为中国人记录历史有点像写小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31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舟山
真有这么大?木材的强度够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 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济南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李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 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135米和2万吨,猪拍脑袋都拍不出来,不晓得砖家们是怎么用砖头堆起来的。现在的技术,设计建造个2万吨的钢制船也还要费点力气,让明朝的祖宗用木头造,那不得累得吐血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台州
"民国时期,有个西方历史学家来中国研究,查阅了清代皇史宬里的资料,发现里面不同的档案对同一件事情的记载中数字几乎没有两份是相近的,最多的相差了十几倍。这还是同一个朝代里皇家档案的记录呢。这个历史学家百思不得其解,去请教他的好友,当时的北大教授。老先生告诉他,看中国历史,要看发生了什么事,程度如何是没法弄清楚的。因为中国人记录历史有点像写小说。"
这件事很有趣,能否见告时间地点和当事人姓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 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大船确实有
就是不知道多大
但是镇压下番邦蛮夷足够了
比葡萄牙征东南亚早多了
把人家南亚猴子国王都抓回天朝收审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 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台州
回复 14# blackmclaren


    大致上应该是这样的设计要求吧:单壳单底客货兼用型船舶一条,载重量约20,000吨,采用风帆动力,适合沿海航区,无冰区加强,设艏楼、艉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 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仙人板板的,就算排水量2万吨吧,那时候又没有港拖什么的,如此大个家伙,纯粹靠风帆动力,进港离港怎么搞法?难道靠砖家们站在码头上拉纤吹牛皮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 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台州
这倒不是问题,船队么,大船不靠港,有事派出几条工作船靠岸就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1 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算你狠,不靠港,把船锚拉出来让大家见识见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标签|免责声明|龙船社区

GMT+8, 2024-9-25 23:22

Powered by Imarine

Copyright © 2006, 龙船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