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961|回复: 32
收起左侧

从两家船厂看“企业文化的被破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22 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在网上看消息,有的帖子是关于“船企高薪“抢”人”,人才缺失等等的评论,有船企的HR侃侃而谈,分析原因,采取措施等等。我历来有我自己的观点,我的观点是:“人才出现问题真正原因是企业文化被破环”。
船厂的用人机制,其实也算“企业文化”,一旦传统文化没有了,就有点乱了套了。我所经历的如下:
A船厂的做法:
对中,老同志,基本上斩尽杀绝,原因是:中老同志思想固化,思维已成定式,不符合外国老板的“先进思想”。老同志大部分不伺候了,必须要有新人补充,于是每年成百成百的招聘英语好的大学生,思想倒是活跃了,但被压制的中老同志(暂时留下的)给新大学生领导当科员,呵呵,造船又不是啥高科技的东西(特别再船厂),天天重用英语满嘴跑火车,除了外国老板的欣赏,生产现场一片混乱,浪费惊人,新领导顾此失彼,也干不了多长时间,很快被换下,频繁换主管换领导,对造船生产来说,简直如同儿戏!
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律,造船企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和发展模式,应该是“顺序渐进”,技术干部的提拔,应该也是“顺序渐进”,以老带新,经常长期观察培养,从自己的技术队伍中选拔干部替代高升或跳槽的老干部。这样做的好处是:知根知底,潜规则应用较轻,因为干部都是大家看这成长起来的,总得有个差不多吧。再者,凡是从底层逐步干起的干部,比较容易服众,工作也好干。同时也给新人做了表率,只要努力肯干,总会有提升的。
A船厂的做法,容易造**心惶惶,都没有长远打算,做一天和尚撞以天钟,不捞白不捞,企业肯定好不到哪里去(具体就不说了)。

B船厂的做法:
因为企业“一穷二白”,但造船市场好,企业又要发展,就“高薪聘请"了一批带头人,因为是高薪,带头人当然很能干,因为这钱也不是白拿的。但企业资金毕竟有限,就那么一碗水,给你几个老同志多了,给年轻大学生就肯定少了。人才培养就象足球从娃娃抓起,娃娃要呵护,要培养,随这娃娃的长大,对其要求也增加,企业的付出也应相应增加。让娃娃有盼头,有目标,真正做到爱岗敬业。高薪都给了几个带头人了,娃娃总是吃不饱,娃娃长成少年,肯定是要跑的,少年跑了,就只好再另招娃娃,所以B船厂,三年过去了,六年,九年过去了,还是靠少量“大拿”和一打批娃娃在维持局面,船厂如果总是对年轻人非常苛刻,就永远不能培养起一支过硬的技术队伍。外人毕竟是外人,几个大拿,毕竟靠不住,培养自己的队伍才是正道。

呵呵,看了点关于人才的报道,随便发表点看法,没有时间认真组织,写得较乱,好像不是很切标题,请好事者补充之。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18 +2 收起 理由
海上铁匠 + 18 + 2 原创内容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龙船学院
发表于 2010-9-22 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镇江
很透彻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2 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说的対,但仅止于吐苦水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2 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应该应用于实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2 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回复 1# 老侠客


    烟台的两个典型船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3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舟山
O(∩_∩)O~楼主分析的很透彻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3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威海
目前除了少数几个船厂 基本上都做的不是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3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正为此事郁闷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3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舟山
我也来说说,Z国的俩个典型航运公司:
A公司,是Z国最大的航运公司,号称是Z国的第二海军,依靠自己资格比较老,航运界的好多领导都和这个公司有着联系,可以得到国家的好多政策,像什么造船补贴、特资运输,都由这个公司来承担,这个企业因此得到了很多国家给予的特权,这个企业在国外的办事处的豪华程度甚至可以和Z国的驻外领馆相媲美,事情都有两面性,A公司在得到国家优惠政策的时候也承担了太大的负担,每年国家都会有数不清的专业干部分配到这个公司,差的到船上干政委,享受和船长一样的待遇,还有就是很多TZD也借助这种关系,大量运输自己的货,就是在06年,航运市场最火的时候,A公司好多的货都是不赚钱的,甚至亏本,记得06年A公司的几个子公司,都有船去伊拉克,在那个时候刚刚结束战争,一艘2万吨的散货船,卸货都要一个月,一万多吨的杂货船也需要一个月,而且到处是美国的飞机和大炮,但是,没 办法,都是TZD的货,谁敢不运呀。再有就是A公司很会做广告,给好多大学设置奖学金,建报告厅之类的,骗一些没有经验的学生来到A公司,到了A公司,会发现,用人制度太多弊端,学多人进去就会后悔,工作几年就辞职不干了,记得我们当时毕业有20几个来到A公司的子公司,干了不到5年,剩下也不到5人了,最好笑的是A公司的办事人员都喜欢到船上检查,上来的时候是两手空空,下去的时候就是盆满钵满了,呵呵。
B公司,是Z国航运公司的老二,B公司的前任老总L是A公司以前的副总,由于一直不能扶正,而能力确实强悍,所以来到B公司做老总了。说起B公司就不得不说L,L绝对是一个人才,要是放到国外的航运公司绝对是年薪可以到千万的人,但是在B公司就只能那样了。L号称是z国的集装箱之父,A、B公司的集装箱航线都是L开拓的,绝对是一个成功的CEO。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前,B公司是无论如何也没有办法和A公司相提并论的,但是短短的几年时间B公司的业务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以集装箱品牌最喜人了。但是B公司在朝中无人呀,所以优惠政策没有A公司多,但是给国家的无偿服务也少,所以B公司在航运大发展时期赚的盆满钵满,但是,B公司的工资差异很大,高的高,低的低,所以一些拿着低工资的人就会出来诽谤B公司,所以给B公司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名声不如A公司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3 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娃娃吃不饱  怎么能不跑呢    娃娃现在正式需要钱的时候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3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太精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4 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舟山
对工作阅历的精辟描述,看的很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24 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接上继续)
企业文化被破环,原因是多方面的,造船市场火爆了,发展太快了,人才需求量大增,没法按部就班,但这只是客观原因。
更深层次的原因,受整个社会环境影响,心态普遍浮躁,市场经济下,相当一部分人穷怕了,(比如被房子闹的),很多人等不及了,不愿意踏踏实实从底层做起(踏踏实实五年十年也富不起来),被迫走捷径,但走捷径发财,只能用非正常手段,比如潜规则,比如厚黑学,甚至强取豪夺等。
其实任何事情都有其规律规则,因为打破常规就破环了正常发展的平台,一旦公平竞争的平台没有了,问题就来了。
在不公平的平台上,一部分人捷足先登,连续跳级捞到好处。但毕竟是非正常手段,根基不牢,此方法只要不傻的人很快就会学会,所以他可能很快被更会利用潜规则的后起之秀取代,循环往复。。。(这也是有的船厂频繁换主管或干部的原因之一)。
随便打破常规,是要付出代价的,最后的结果是,谁都付出了高成本,大部分人谁都没有真正捞到好处。
比较典型的,现在某些企业采取所谓绩效工资(分级制度),送礼就能拿到高工资,这是最简捷的获取高工资的办法,但送礼一段时间后,发现送了也是白送。这是因为大家都送了,最后花钱只能买个公平。这,就是公平竞争平台被破坏的恶果,这个恶果,也造成了年轻人的生活会越来越苦,越干越憋屈(原因之一吧)。
过分地、普遍地打破常规,我称之“传统文化”被破坏,最终受害的是企业及员工自身。
(想到哪就随便写点,谁愿意继续补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5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老侠客分析的很透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5 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我也来说说,Z国的俩个典型航运公司:
A公司,是Z国最大的航运公司,号称是Z国的第二海军,依靠自己资格比 ...
guohoufu 发表于 2010-9-23 14:29



    哈哈,这个帖子好!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说的是哪个!对了,有专门航运类网站或者论坛吗?国外国内都行!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6 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MBA案例讨论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6 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呵呵,客观大环境大家都知道就不用说什么了,若是一个企业想干好的话,不管是老企业还是新企业,必须在用人方面狠下功夫。

领导的作用就是“出主意,选干部”;招人的领导更要有“知人之鉴”;公司的奖惩制度及执行一定要赏罚分明!君不见“赏不服人,罚不甘心者叛”;“多许少与者怨”;“行赏吝啬者沮”。多少年轻人都认识到现在的社会刚开始是必须多做少说的,但是有几个领导能注意到上面的几点呢?“赏及无功,罚及无罪”,“任人唯亲”,成天的忽悠“年底你肯定评价好,好好干;以后提拔你之类的”。当然这是领导的一种艺术,我们也不好说什么。

但是这种“术”只能用及一时,过了2~3年谁还会听你的啊,到时候还能服众吗?“夫十人之长,必才过九人”,有几个领导提拔的人扶着这样的条件呢?基本上听话的居多吧,怕自己驾驭不了。结果就是“武大郎开店”,企业的效率越来越低。。。。。。。赶紧越来越差

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6 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回复 1# 老侠客


     B公司的娃娃长成少年后 就会去A公司  A公司的前辈就会去B公司做大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6 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泰州
对A公司来说,政府钱不是那么好赚的,你没看见那个当年的首富史玉柱,就是因为和政府走的近,造政绩工程,结果造成烂尾楼,垮了,这几年才刚刚爬起来,你看他他现在还敢和政府走太近吗?风险和收益成正比。对于B公司现在要做的是改变管理模式,最简单的是引进国外成熟的管理模式,比如精益生产啊,六西格玛啊。这样过不了几年B公司的老总也可以像陈光标同志一样,捐个四五十亿,绝对没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8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关于“文化”,这个词近些年很时髦,似乎不谈论这个玩意就没品位。不过,当看到西门大官人和潘小姐都化身为文化代言人的时候,就应该知道,文化这玩意,没有看上去那么美。

文化因为带了个“文”字,面相看着就比较好,其实这是张画皮。中国人的“男女授受不亲”是文化,日本人的“男女同浴”也是文化。欧洲人养狗当儿子,韩国人养狗喂肚子。所以,文化者,就是一个群体共有的习惯,它本身是个中性词。

既然是群体习惯,那就包含着两层意思。其一,这种习惯是群体的稳定一致惯性;其二,从外部加入这个群体的成员,必然会受到群体习惯的影响。习惯的力量是很强大的,群体习惯的力量更强大,最典型的例子是宗教,伊斯兰的原教旨主义,中世纪的宗教裁判所,其臭名之昭著,让人想想都脊背发凉。

当然,习惯并非不可改变,只不过这个过程绝非如切白菜一般简单。生活在群体之中,如果做出与群体习惯不一致的行为,必然会被视为异端,受到群体的打压。打压的后果,要么是异端屈服被镇压,要么是异端被甩出群体圈子,要么是异端死不低头爆发冲突。前两种情况涉及到的是局部,对群体的影响不大,后面一种情况就难说了,搞不好就是鱼死网破,庙垮僧散。

说到企业文化,这个词现在在中国也很流行,但很多企业对这个玩意的认识存在着一个大误区。我们经常听到“打造企业文化”,“创建企业文化”这样的口号,响亮是响亮,却是跑偏了路子。前面已经说过,文化是群体的习惯,那么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习惯。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对企业而言,企业文化的形成,必然是一个长期磨合的过程,中间会有许多冲突和反复。企业文化的养成有它内在的道理,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包括地理、人文、气候等等。同样是造船,在大连和在广州就不能执行完全一样的作息时间。企业文化是随着企业的发展逐步成型的,它是企业发展的自然产物,试图用外力“打造”“创建”企业文化,好比拎着大锤弹钢琴,到最后音乐没演奏成,钢琴也给砸了。

企业文化的形成,好比熬汤一样。材料在锅里,柴火在外面,如何熬出最好的汤,关键在于材料配比和火候控制,这个规律一定是经过多次的尝试才摸索出来的。一旦形成了稳定的组合,就不可轻易改变。要加以改进,须要以谨慎的态度,逐步摸索,徐图前进。材料乱改,胡乱动火,轻则坏了汤味,重则瓦罐损毁,那就不仅仅是汤不好喝的问题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标签|免责声明|龙船社区

GMT+8, 2024-11-14 10:53

Powered by Imarine

Copyright © 2006, 龙船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