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孔子说:“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意思是说:“只阐述不创作,相信并喜爱古代文化,我私下里把自己比作老彭”。这些只是我以前读书摘抄的笔记,也不敢妄自改动,以飨读者。
儒 家
儒家的思想又称儒学。以孔子、孟子为代表人物。由孔子创立。主要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卿,董仲舒,朱熹,王阳明等。比较出名的代表作有《论语》、《孟子》、《荀子》、《周易》等,儒家从创立到现在大约有2500多年历史。
儒家讲的是中庸之道,三纲五常。“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臣、子、妻必须绝对服从君、父、夫,同时,君、父、夫要为臣、子、妻做出表率。“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儒: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儒家倡导天人合一。
1、和而不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2、义利之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3、中和之道: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4、人生在世:立德,立功,立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5、天下情怀: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儒家:思想主旨是仁义,舍生取义,以仁孝治国。是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仁、义、礼、智、信;忠恕、孝悌、廉耻、名节等。崇高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主张德治,仁政,讲究三纲五常,重视伦常关系。
儒家的思想精髓:入世、治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他们的楷模。
儒家的根本:当代把《弟子规》视为儒家的根本。
《弟子规》由清朝康熙年间山西绛州秀才李毓秀所作,他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写而成,对儿童的早期教育可起到重要作用。《弟子规》灌输了儒家文化精髓,是当代乃至今后时期对人进行道德教育的一部好教材。
道 家
道家也称德家。道家是古代最有影响的哲学学派。道家与道教不同的是:道教是一种宗教信仰,而道家是一种哲学思想。
道家的创始人为老子,代表人物主要有老子、庄子等。比较有影响的代表作有《道德经》、《太上感应篇》、《庄子》、《列子》等。创立到现在大约有2600多年历史。
道家讲的是清净无为,修仙修真。
“道”是指天地万物的本质及自然循环的规律,其意义:
第一: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
第二:道是自然而无为。
第三:道是无形而实存。
第四:道具有普遍性,无所不在,无时不存。
道: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道家提倡自然无为,与自然和谐相处。
1、道法自然,无为自化。(自然)
2、宽广包容,厚德载物。(大地)
3、阴柔慈爱,养育万物。(母亲)
4、复归婴儿,保持本真。(婴儿)
5、上善若水,以柔克刚。(水性)
6、虚怀若谷,道冲不盈。(谷神)
7、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大海)
8、大象无形,不皦不昧。(天象)
9、致虚守静,归根复命。(虚空)
10、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德)
道家思想主旨是自然和谐。
道家的思想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
道家的基本政治主张是无为而治,“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即治理国家,一切顺乎自然,对百姓采取不干涉或少干涉的政策,以无为为手段达到无不为的目的。
道家的思想精髓:天人合一,无为而治。顺其自然不强求,不逆天(这里的天,指的就是客观规律,大自然)
道家的根本是《太上感应篇》
《太上感应篇》提倡“积德累功,慈心于物”,强调“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怀幼”。该书认为天上、地上和人体内部都有录人功德罪过,降福祸于人的神和鬼,也充分体现了人对鬼神权威的敬畏。
佛 家
佛家:强调自身修养,讲的是超世。
佛教的教育,是教人深信因果,要得正知正见,超脱轮回,渡己渡人,成就佛果。创始人是悉达多(即释迦牟尼佛)。创立(主要由印度传人)到现在已有2000多年历史。
佛家讲的是众生平等,众生皆可成佛,超脱轮回,成就佛果。
佛家的主要思想就是鼓励人们行善。勿恶,忍耐,戒欲,生灵平等。
佛教的思想就是“自觉”。自觉就是自我觉悟,通过自我觉悟最终达到解脱。
佛家禅语:健康是最大的利益,满足是最好的财产,信赖是最佳的缘分,心安是最大的幸福。
佛:众生平等,慈悲救世。
1、因缘而合:因缘而起,因缘而合。
2、中道圆融:中道正观,不二法门。
3、明心见性:佛性即人性,明心见佛性。
4、平等慈悲:众生平等,慈悲救世。
5、真如本性:自行不如,本来面目。
6、色空不二:色不异空,看破放下。
佛家的思想精髓:无缘大悲,同体大悲。即出世也入世。入世,是为了挽救众生(众生是指一切有情生命);出世,是救一切众生,认识生命宇宙的真谛,脱离苦海,到达彼岸(没有苦难、疾病、战争、贫富差别,不生不死,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佛的境界)
佛教的表现:
第一:信三世。知生有来,死知有所往。
第二:信六道。即信六道轮回之说(即…………………………
please scan below tracking number and subscribe to rea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