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危机十年后,全球船舶融资格局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其中一些长期的潜在趋势仍在继续发挥作用: 全球航运金融市场融资能力下降。
欧洲银行市场份额缩水,信贷投放能力减弱,有些已经退出航运领域。
更为保守的投放条款,提供较低的贷款比率、较短的贷款期限和收缩的投资规模。
日益严格的法规(例如:巴塞尔协议和欧洲央行审计规则)和监管要求。
过去五年间中国船舶租赁市场的发展(资产总规模超过600亿美元)。
船舶融资方式的多元化,诸如出口信贷和其他融资渠道。
航运业仍有大量的融资需求。依据克拉克森研究估算,2018年新造船订单价值约780亿美元,而全球现有船队资产总价值已超过1万亿美元。
在过去的12个月中,本报告2019年春季刊中提及的最新趋势亦有持续性进展: 绿色议程提速,包括签署“波塞冬准则”和关注绿色拆船。
多数大型船舶融资银行主要为“一流公司”提供贷款,之间的竞争导致利差收窄,甚至低于12个月前的水平(150个基点)。
尽管再融资需求旺盛,但大型银行仍鲜有意愿参与其中。这使得其他融资渠道以较高的贷款利差提供资金,并实现了资产规模的增长。
对航运业务的剥离仍在继续,包括出售贷款、资产处置和银行整体转让。
多数的不良贷款发生在海工板块。
随着新会计准则(IFRS-16)的生效,缺乏可用资金和对“绿色”技术进行投资的双重因素共同推动了货主公司参与度的增加。
投资者对航运资本市场依旧没有很大热情。2019年1-8月全球航运板块上市船东公司仅募资58亿美元(同比下降29%)。美国上市的船东公司们的筹资金额降至自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