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6日,国务院印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在适用自由贸易试验区各项开放创新措施的基础上,支持新片区以投资自由、贸易自由、资金自由、运输自由、人员从业自由等为重点,推进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
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航运中心建设研究所副所长赵翠云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这次《方案》在港航运输方面的一个重大突破在于开放力度很大。在原本上海自贸区的开放政策利好上,此次进一步释放出开放信号,令业内很兴奋。
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是上海建设全球卓越城市的五大定位之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在基础设施、海港作业效率等方面都在国际上领先,目前遇到的瓶颈就是如何进一步提升高端航运服务能级。对于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从基础型航运中心转型升级来说,《方案》释放了巨大的积极信号,预计会带来很大的助力。
具体来说,赵翠云认为,《方案》中提到增强中转集拼枢纽功能、引入国际仲裁等方面值得期待。
首先,据《方案》显示,要实施高标准的贸易自由化。在新片区内设立物理围网区域,建立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作为对标国际公认、竞争力最强自由贸易园区的重要载体,在全面实施综合保税区政策的基础上,取消不必要的贸易监管、许可和程序要求,实施更高水平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和制度。对境外抵离物理围网区域的货物,探索实施以安全监管为主、体现更高水平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的监管模式,提高口岸监管服务效率,增强国际中转集拼枢纽功能。
赵翠云表示,尽管过去也提倡中转集拼业务、海关也改善了一些政策,但是长期以来对于拆拼箱的申报要求复杂,中转集拼领域的市场实际不温不火。此次《方案》提出要增强国际中转集拼枢纽功能,预计会带动中转集拼业务的发展,而且伴随着芦潮港海铁联运的业务量得到增长,带动多式联运的发展,从而对上海洋山港业务量的提升也是一个利好消息。
其次,《方案》在开展国际仲裁业务方面实现了较大突破。在《方案》第(四)条规定,要实施公平竞争的投资经营便利。允许境外知名仲裁及争议解决机构经上海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登记并报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备案,在新片区内设立业务机构,就国际商事、海事、投资等领域发生的民商事争议开展仲裁业务,依法支持和保障中外当事人在仲裁前和仲裁中的财产保全、证据保全、行为保全等临时措施的申请和执行。
在《方案》第(十六)条,提出建设高能级全球航运枢纽,提出支持内外资企业和机构开展航运融资、航运保险、航运结算、航材租赁、船舶交易和航运仲裁等服务,探索发展航运指数衍生品业务,提升高端航运服务功能。
赵翠云解释,由于国际贸易中的涉事主体多为不同国别,企业往往按照国际公约采取国际仲裁方式,其中又以采用英美法系仲裁方式为主。如果仲裁政策进一步放开,便于更多国外仲裁机构开到上海,对于国际贸易、运输企业来说,能节约时间精力,也有利于带动本地的国际仲裁领域高端人才的培养。
此外,《方案》支持浦东国际机场建设世界级航空枢纽,建设具有物流、分拣和监管集成功能的航空货站,打造区域性航空总部基地和航空快件国际枢纽中心。推进全面实施国际旅客及其行李通程联运。赵翠云指出,这些措施都有利于增强上海高能级全球航运枢纽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