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4年的447054人到2018年的545877人,中国国际航行海员注册人数逐年增加。与之相反,同期活跃、拥有海上资历的船员占比却从56.9%降至47.3%,其背后是高端海员人才流失与海员职业吸引力的下降。
日前在浙江舟山举办的国际海员服务及产业发展论坛上,如何提升我国海员教育水平及完善培养体系,成了与会专家交流的重点。
随着海员职业认同感的减弱,我国报考航海专业的学生人数也在下降。与此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对航海发展的影响日渐明显。上海海事大学施欣教授现场表示,在这一背景下,国内院校应兼顾科技与人文,加快实现海员教育的高端进阶。
正视市场需求,拥抱智能技术
2009年,韩国现代重工集团开始研发智能船舶,花费6年时间共交付了104艘智能船舶;被称为“渔业之国”的挪威,也于2016年建造了世界上首个自主船舶测试区。
“着眼于可解决船员短缺、降低船员用人成本、减少人为因素风险等优势,近年来许多国家在尝试智能船舶的建设研发。”施欣认为,这诚然会对海员教育造成影响,却更多体现在对教育水准的倒逼上。
在施欣看来,大数据、信息感知等技术将陆续应用于今后的船舶驾驶与管理,船员的部分工作将由机械接管。随着自动半自动驾驶船舶的增加,涉及远程操控等的技术岗位也将产生,唯有具备过硬技术素养的海员才能胜任。
对此,中远海运对外劳务合作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闫晓波也很认同。
他告诉记者,自己在和院校学生交流时,常被问到“无人船即将来临,我们该如何改变学习方式和内容”等问题。“鼓励学生张开双臂,学习、深入了解包括新能源、感知交互等可应用于船舶建造的新兴技术,是解决困惑的最好方式。”
据国际航运商会2015年发布的报告显示,在国际海员劳务市场上,高级船员供应短缺16500人,普通船员过剩则达119000人。预计到2025年,高级船员供应的短缺程度还将加剧。
“由于配套法律的滞后,技术水平以及成本因素等制约,智能船舶的发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闫晓波表示,而在此期间,强化对海员的技术教育,其成效将在未来得到显现。
打造航海文化,提升职业认同
“技术知识直接面向的是已经选择这个海事专业的学生。若想将他们留在‘船上’,以及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单是技术知识还不够。”施欣认为,这需要从人文素养和职业认同感着手。
据统计,不同于我国逐年下降的海事专业报考人数,在欧美地区的发达国家,其海员招生数量总体保持稳定。
“经过几番调研对比,从与国外学生的交流中,我能感受到他们对大海以及海员工作的热爱。”施欣解释道,这固然与文化差异有关,却能在社会层面通过培育航海文化、提升海员薪资等方式予以调节。
大量研究表明,海员服务行业的波动与经济环境的变化也息息相关。
“世界海事组织曾有专家预言,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人们一般就不愿再选择海员职业。”闫晓波直言,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我国2017年人均GDP便达到8836美元。此外,我国船岸工作者收入差距的缩小,也造成船员职业吸引力的下降。
“提升社会对海员的职业认同,需要多方社会力量的多方努力。”施欣介绍道,上海海事大学已经在国内一些中学,建立了航海文化的培育基地,目的是让更多学生在报考大学之前了解、认识这个行业。
“相比空姐、空嫂,在我国,同属交通行业的海员确实有点冷门。”香港FLEET船舶管理公司中国区董事总经理顾剑文表示,当前首先要提高社会对海员职业的认知度,也期待更多相关扶持政策的出台,能改变这一现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