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船重工与中船集团旗下8家上市公司昨天晚上均发公告,表示控股股东正筹划战略性重组,这也意味着“中国神船”真的要来了。 7月1日晚间,中船重工与中船集团旗下8家上市公司中国重工、中国船舶、中国海防、久之洋、中国动力、中国应急、中船防务、中船科技均公告,接控股股东通知: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正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筹划战略性重组,有关方案尚未确定,方案亦需获得相关主管部门批准。
上市公司或按专业板块重新划分
中船工业集团与中船重工俗称南北船,1999年由原船舶工业总公司拆分而成。
北船集团拥有我国最全船舶产业链的业务布局,从军民品设计、配套、建造、到修理与改装,在舰船全寿命周期各环节中均有业务分布。旗下共有上市公司5家、工业企业48家,科研院所28家等。2017年北船集团实现营收3002.92亿元,归母净利润为48.41亿元。
南船集团现有六大业务板块,包括:造修船、海洋工程、动力装备、机电设备、信息与控制、生产性现代服务业。旗下有上市公司3家、工业企业31家,科研院所9家等。2017年,南船集团实现营收2013.86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5.06亿元。
国金证券研报认为,南北船经营上各有侧重,北船偏重船舶设计与配套,南船建造能力相对突出。
北船拥有上市平台公司5家,二级成员单位95家,科研院所29家,员工17万人。自主开发生产了上百种非船舶产品,研制的“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成功下潜7062米,刷新了世界同类作业型载人潜水器下潜深度纪录;承接了三峡升船机、港珠澳大桥等国家一批重点工程,赢得同行业好评。
南船旗下聚集了一批实力雄厚的造修船企业和船舶配套企业,包括江南造船集团、沪东中华造船集团、上海外高桥造船等。同时,公司还拥有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广州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3家船舶研究设计机构,以及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等知名工程咨询、设计、总包单位。目前拥有11个国家级研发中心,9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1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50多个专业实验室,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海军武器装备与军民融合产业科技创新体系。拥有专利13139项、其中发明专利5981项。
北船资产集中了我国船舶系统设计的绝大部分,尤其是军用船舶,在上游设计、中游制造总装、下游核心配套三块产业链中,上游和下游80%-90%在北船;南船的建造能力相对更为突出,拥有新接订单排名全球前十的外高桥造船、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军舰制造厂江南造船。近年来,我国的海军舰艇多由北船设计配套、南船建造总装。
北船已按照“分板块上市”思路打造出三大专业资产整合平台——中国重工(海洋装备总装平台)、中国动力(综合动力平台)、中国海防(海洋信息及船舶电子平台),旗下还拥有中国应急(应急交通装备)、久之洋(光电装备)两大上市公司;南船3家上市公司也按照业务板块进行了整合,中国船舶(船舶总装上市平台),中船防务(船舶动力上市平台),中船科技(高科技资产上市平台)。
时任中船集团所属江南造船集团总工程师胡可一此前向媒体表示,此次造船战略性重组不一定是简单地将企业在原来拆分的基础上再合并,而应该是功能和专业的归并和整合。业内人士分析,待集团层面重组完成后,南北船旗下上市公司也将按照专业板块重新进行业务划分。
南北船合并早在2014年便开始酝酿,但是双方资产体系庞大,进展一直较为缓慢。进入2019年,相关部委的表态使合并有加速落地迹象。
3月29日,中船工业集团(南船)按照业务板块,将江南造船、广船国际、黄埔文冲等造船总装资产置入中国船舶,将沪东重机、中船动力、中船动力研究院、中船三井造船柴油机等船舶动力类资产置入中船防务。
另一方面,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北船)也开始加速推进旗下上市公司中国重工的资本运作,将中船重工(青岛)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注入到上市公司,吸纳新的优质资产,同时,通过破产清算,出清旗下不良资产。
据研究人士指出,南北两船的合并可使双方在研发、制造和配套方面实现资源互补,同时化解造船业存在的产能过剩问题,避免内耗的产生。
而南北船合并后,中国国营造船势力也将形成“中国神船”、中远海运重工、招商局重工的三巨头格局。 |